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评课议课

2017-05-10黎藜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

黎藜

评课议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科学有效的评课不仅可以给授课者以反思和启发,更能发挥观课者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评课者的专业发展。要评课,尤其是评好课,需要评课者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评课议课?

一、做好听课记录

做好听课记录这是有效评课议课的前提,也是评好一堂课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课堂观察”和“课后整理”两个行动准备。课堂观察是评课的第一步,要认真观察师生行为,及时做好课堂记录,确保观察和记录与授课者的教学流程同步。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种记录方式一般不可取,因为听者记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种是选择型,根据听课者的需要选择记录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如授课者的优势所在、课堂特色、存在问题等。课后整理主要是指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课时应点评的内容。评课者还可以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做出判断,取舍点评的内容。

二、评价教学思想

评价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和脉络是否清晰;四是看教学思路在课堂运作的实际效果。

三、评价教学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评价教学目标,首先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是否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其次要看教学目标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次看教学目标是否重视开发学生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評价教学内容

评价教学内容,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教学内容,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实践;其次看授课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过易过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再次看教学内容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最后看教学内容是否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激发起学生新的思维兴趣。

五、评价教材处理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还要看教师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点,思路清晰;是否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有效;是否敢于从地域、时空等方面对教材资源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使教材呈现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

六、评价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评价课堂结构,一是看课堂引入是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二是看课堂讲解是否适度实效,是否导多灌少,是否引发学生思趣,是否创设起良好的教学情境;三是看练习讲评是否有针对性和规律性,是否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是看课堂时间分配是否恰当,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充足,教与学的环节是否环环相扣。

七、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评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是否优选活用

教学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教学方法因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评价教学方法首先看教师是否依据课型、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教学方法是否改革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与否,关键看教师是否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八、评价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方式的总称,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相辅相成。评价学习方法,首先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其次看学生是否在真实情景中体验,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再次看学生是否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又能在互动交流中吸收他人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评价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板画娴熟。

(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富有感染力。

(3)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操作:娴熟使用教具,灵活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5)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方法。

(6)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十、评价教学效果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得到发展。

(2)教学情境是否真实,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产生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3)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反馈及互动交流是否畅通、及时、有效。

(4)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紧张又轻松,严谨又愉悦。

评无定法,评课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任何一种课,评者都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学生主体发挥程度和学习的效果。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评课者只有与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能落到了实处。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