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

2017-05-10姚瑞容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学生

姚瑞容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势态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的优势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很多学生也在接触着信息技术课程,丰富了其学习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生;动手能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慢慢的兴起,发展,繁荣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学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从孩子抓起,培养孩子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以及获取更多信息的学习能力,于是,信息技术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课堂上,通常都是教师占领主动地位,给学生不断地灌输知识;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教师和书本传达的信息。这样长久以来,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学生主体参与,占领主动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非常重要。因此,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信息技术课程走进初中课堂也比较晚。虽然学生对于新的学习课程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兴趣很浓重,但是因为很多教师也处于学习阶段,掌握的技术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学生快乐,教师辛苦的教学现象特别严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计算机课的专业化知识兴趣不高。初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很喜欢上计算机课,特别是自己动手操作课。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课上,抓紧一切时间以“玩”、“乐”为主,比如网络小游戏,QQ聊天等等。

(2)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还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都没能掌握,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也不能完成。同时由于教师所教授的教材上的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此都没有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便出现偏差。

(3)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掌握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思想对该课程的影响很大。

面对以上提到的这三种现象,信息技術课堂的教学效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质量也没能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动手能力是首要的。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找到相应的策略优化教学呢?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初中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高,求知欲也很旺盛,然而,学生对所学习的课程不感兴趣,抓不住重点,首当其冲应该自我检讨的就是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教学课堂的策划者,在进行每一堂课之前,我们应该对所教内容进行详细的备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用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述。比如,我们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动手操作,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学习兴趣就会大幅度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策略,并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跨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科目就增加了很多,学习压力随之加大,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最终学生选择把学习重心和精力过多的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

很多学生面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觉得不好玩、听不懂、不会用,或者干脆置之不理。上机操作时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动手能力极差,不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导致教学效果极差,一节课上下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听得累,并没有收获很多知识。在他们的脑海里,缺乏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通过每一堂课的教授,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对它感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以每堂课结束布置学习任务给同学们,让他们或采取小组合作,或在家长帮助下完成,逐渐引起他们最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最后,教师应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与家长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信息技术课程走进校园开始,社会就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偏见。即使现在的家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他们认识并承认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他们看来,似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一个初中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初中生只需要学好书本知识,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这个阶段无需掌握。

除此之外,当这门课程与其他的中考科目相比,家长还是更加重视那些参加升学考试的分值较高的科目,传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不参加考试的科目便不需要下工夫去学习,甚至觉得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在浪费时间。也有的家长会这样想,初中生学习的科目已经很多了,参加考试的科目也很多,能帮孩子减负就减负,对于这种“并没有实际作用”的科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把花费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的时间用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科目才是“王道”。

家长和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思想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用过开家长会等方式,找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掌握好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家长们走出传统观念,正确的认知信息技术,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排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去帮助他们的孩子学习,这样,教学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实际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等方面着手,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初中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作用和重要价值。通过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能力,利用每节课的时间,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从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学生
学生写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