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要“巧”做文章
2017-05-10王兴先
王兴先
(甘肃省天祝县赛什斯教育辅导站拉干小学)
摘 要: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从最基础的识数,加、减、乘、除基本运算法则等学起,面对毫无数学知识储备,头脑空空如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好了,学生爱上爱听爱学,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不好,学生厌烦抵触失去兴趣,从而使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面对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数学这门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师就要从传统的教学思路中寻找探索一条适应小学生接纳数学知识、积极参与数学实践、主动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新旧结合之路,教师要紧抓学生心理以及认知规律,结合认知水平巧抓数学环节,精心组织安排实施数学教学,让学生从感官上体会数学的外在意象,从心理思维碰撞中接纳理解数学知识,说到底,就是教师要巧做文章开展教学,才能让小学生被教师创造的课堂氛围深深吸引,才会主动打开思维之门储备数学知识,这个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接触数学、亲近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绝佳途径,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都将得到培养和锻炼。
一、巧用教具激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和特性,对直观生动的外在形象实物颇有兴趣,对教师一连串抽象的数学知识讲述深感枯燥无趣。因此,从这一特性可以知晓,教师讲授数学知识时,要巧用可观可察、可摸可触的教具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教师可以自制教学用具,根据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师搜集一些制作素材,一方面是为学生学好数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做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如,学习图形,教师提前做好一些颜色鲜明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实物,给学生视觉冲击,从而加深引发兴趣。又如,数学课本上一些数学知识通过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图片放大设计制作图片里面的具体实物,这为学生近距离感受数学知识提供了平台,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当教师恰當适时运用教具时,学生不仅会顺利学到新知识,还能打开记忆库温习旧知识,新旧之间自然衔接,让学生的知识链变得牢固起来。
二、巧用游戏造氛围
在校园中我们看到,哪一个小学生不爱玩耍,好动好奇好玩都是小学生的代言词。一节课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任谁都无法忍受,尤其是神经易兴奋的小学生。有的学生虽然坐得端正未必是听得认真,说不定早已神游天外了。让小学生提起对数学课堂的兴趣,用这种古板的一堂课做到尾的久坐式教学,是无法引起学生更多数学兴趣的,也无法让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的世界,享受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带来的自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具匠心,让学生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游戏是小学生最爱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让学生一一参与进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易感神经,由被动受众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低年级教学识数时,教师讲解完每个数代表的含义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抱团”,教师发号口令 “1”,每位学生可自己抱自己,教师发号口令 “5”,学生与学生数数抱团成5个人,以此类推,学生自己也可以玩这个游戏。学生玩得兴高采烈,同时数字知识早已深入心中。游戏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关键是教师要懂得巧用教材,结合内容巧设游戏,寓教于乐,学生感到数学好学了,也不枯燥了,教师也能通过这些游戏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活泼轻松,无形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起来,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三、巧设疑问提效果
数学教学的巧具匠心不仅体现在直观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课堂氛围上,还在于各个细节中,每一个授课环节的实施都是教师匠心独具的再现,只有贴合教材、贴合学生、贴合课堂的设计才能让数学知识顺利进入学生的脑海中,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自我的感性思维最终过渡到理性思维,变抽象为形象再变形象为抽象,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数学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性的知识概念内化为学生随时可以运用的技能和技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用一条看不见的主线始终牵引学生的思维,通过巧设疑问,让学生顺藤摸瓜后又反刍知识的算理并能自己推理。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冲破了学习过程之中的藩篱,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这是对自我的肯定,也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之下,运用各种方法和能力走上数学知识的探索之路上,为其获得新知注入了巨大能量。唯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才能称得上综合素质的发展,数学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总之,教师教好小学数学就要“巧”做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上做足功夫,学生自然会激情四射,自然会调动思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数学知识中,并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为现实生活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严家丽.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点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2]闫天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