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017-05-10黄忠良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物理培养

黄忠良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正确地指导学生科学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广大初中物理老师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明确表述为“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既是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课程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何谓“科学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与科学工作者相类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困难和乐趣,领悟科学的方法和思想。

二、如何培養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出师生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有力的推动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求知欲望,进而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我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证明发声物体在振动,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学生的热情很高,想出了多种方法并且借助手边的器材进行展示,教师准备的器材很快也成了学生的抢手货,在学生的展示活动过程中,我就了解了每个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所掌握情况。然后我就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创设问题隋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通过精心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情境中,高度关注物理问题,积极的开动脑筋,主动地投入问题的学习,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例如惯性这节课我共设计了四个实验:①惯性球;②小车运木块(起动和刹车);③用钢尺打击叠在一起的彩色木环;④将钢笔套倒扣在纸条上迅速抽取纸条.本节课贯穿“猜想一实验一分析一归纳一交流”这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看谁猜得对?尽量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3.加强知识概括,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切科学概念都是抽象的成果。所以物理课有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掌握抽象和概括的方法,领悟和总结物理规律,发展探究能力。中学物理课中最常遇到的抽象类型主要有:分析概括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把物质、运动的某种性质隔离出来等。如学习动能、势能的时候,列举飞行的子弹、流动的河水、举高的重锤、压缩的弹簧等等都能做功,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形成功能、热能的概念,就是抽象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再如学习电阻、加速度、电场强度等概念时,是引导学生把物质、运动的某种性质隔离出来,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性质的物理量。在中学物理中可以使学生认识的理想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物体本身理想化或者把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另一种是理想实验。由于这些理想化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所以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它们的本质、必要性和局限性。

4.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例如:在讲授“大气压”时,可以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盖住并倒放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没有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位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到有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在扬声器上放几个用彩色做的小球,扬声器不发声时,彩色球不跳动,扬声器发声时,小彩球就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是由物质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演示,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初中物理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探讨科学探究实施的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物理培养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