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探析

2017-05-10蔡进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高中政治有效策略

蔡进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比较新颖的,并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论述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实践;有效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然而,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跟学生的生活相脱离,所以不能够使得教学效率提高,较难实现教学的目的,从而就较难体现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价值。注重实际生活和教学之间的联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探析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一、初探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含义

所谓“生活化课堂教学”,其本质含义就是指在高中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且依据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将政治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高中政治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源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政治性的教学因素,因而在生活中探索政治教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将政治教育思想最终服务于平日的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政治教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分析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日常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入一些具有生活化的事例进行教材讲解的教学方式,这些事例往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而来,经过教师的加工运用到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政治教学也更加灵活自由,使政治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源于生活实践的真理”。

2.“现实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

“现实生活学生化”相较于“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基于实际生活来提出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强调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生活中比较关注的事情以及活动,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学生关注关心的事件来进行政治知识的讲解,在政治课堂中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学生课下的现实生活,也包括课内的现实生活。

3.“可能生活学生化”的课堂教学

陶行知对“教育生活”的解释是“在生活中赋予教育意义,让教育为生活而存在,以生活向前向上为发展目标”,因而“可能生活学生化”就是指政治课堂教学是基于实际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而体现未来可能生存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来源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但是又超越学生现实生活。

三、生活化政治课堂的实施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

现在一些老师还是专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将其所知道的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自认为他们所讲到的内容学生就都能够理解,殊不知兴趣才是学习的前提,对于政治这一枯燥乏味的学科,老师单一的讲解必定会让学生反感,最后导致一无所获。但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植入就能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让所学内容融人实际生活中去,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生活化教学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习政治课“政党制度”时,政党制度就是具体规定的相应条文,不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其具体的事例讲起来也会显得很枯燥乏味,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编排一些相关的情景剧,在剧中体会其中的奥秘,自己的理解外加老师的指点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

2.丰富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的植入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政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时,单单凭借书本上的内容必定不能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资料,把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每一时期的具体故事中列举出来,这种丰富式教学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创新教学模式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讲究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加地吸引人的眼球,这就类似于明星的炒作一样,增加知名度,提高关注度。在课堂上老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生活化的方式不能过于单一,有针对性并且有代表性的融人,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他们比较关注的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吸引他们。政治内容比较联系实际,而且各个时期都有联系,因此也能更好地融人生活。

4.回归社会生活实践

实践和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活水。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注重社会实践和教学的相互统一,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应用和巩固自身所学习到的政治知识。为此,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撰写小论文、实地参观、模拟生活的情境表演、社会调查,以及研究性的学习等新式寻找实际生活当中的活水,倡导启发学生切实地走出校园和教学课堂,走向社会和家庭,以使学生跟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启发他们通过自身在教学课堂上学习到的政治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但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培养了学有所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得学生所学习的政治知识得以巩固。比如,教师在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实施社会调查的方式:首先要求学生对本地区的失业和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不能够再就业的原因,且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进行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还需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地方的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意见。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問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得学生巩固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策略等的内容。如此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到社会和生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和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关注社会和生活的责任意识,这也表明了政治学科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使得学生明确了政治学科的最终归宿就是参与社会实践。

高中政治生活倾学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与生活相联系。教师要翻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学生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体会政治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高中政治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