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作为职业类院校选修课程的历史回顾

2017-05-10郭书娟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选修课职业教育英语

郭书娟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其它学科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国际交流时必不可少的课程。但初期的英语课程作用和重要性均体现出一定的疲软态势,导致很多学校尤其是职业类学校对英语课程的安排和考核较为松散,教学资源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教育历史上外语课程的安排进行考察,希望可以提示出一些课程思路。

关键词:英语;选修课;职业教育

十九世纪以前的传统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但到了十九世纪初,这种传统课程遭受了诸多非议,因此当时的许多教育专家开始研究探索一种新的课程体系。1810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Friedrich·Humboldt)创办柏林大学,德国由此成为最早实行选修制度的国家,却并没有给选修制度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十九世纪中期,选修制思想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1869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美国教育家埃利奥特(CharlesWilliamEliot)开始在大学声势浩大地推行选修课制度。在上任一开始,他就宣称要以选修制改造哈佛大学。随后在任的四十多年里,他逐步实现了自己的计划。由于选修制的出现符合当时美国发展的现状,它在哈佛的地位被确定之后,也逐渐地得到美国其他大学的认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绝大部分高校或多或少地实施了选修制。选修制是一种同学分制相联系的教学管理制度。选修制下的课程可分为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类,每一类课程均规定一定的学分,凡修满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这种制度有很强的适应性,符合教学发展规律,所以,英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仿效美国采取了这种制度。中学开设选修课程始于1893年,由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经过的充分的调查研究,开始正式倡导。因此,教育界一般认为美国的埃利奥特是选修制度的最早创立者。选修制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席卷欧美大中学校,逐渐普及,发展完善。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满足学生自身选择需要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选修课开设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必修课相比,选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视野、培养技能、发展个性,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作为必修课的有益补充。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小学设选修课,占33.3%;在亚、非、欧、美等各洲的60个国家中,初中开设选修课的占45%,高中设选修课的占73.3%。在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选修课分为必须选修课和自有选修课两种形式。以美国为例,自有选修课占30%,必须选修课占20%。日本一向比较重视必修课,但近年来也开始增设选修课。初中一年级选修课最多占到13%的比例,初中二年级约20%,初中三年级约26%,选修课总计可占到整个初中阶段课时的20%。选修课课时的上限也从以往每学年35课时调整到70课时。在俄罗斯,选修课比重在11%的基础上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选修课开设的方式多样化,有的是由学校设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也有的是学生提出要求,学校配备相应教材、师资、设备、场地等为其开设选修课。在以上各国中,选修课的设置类型多种多样,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以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在美国,各学校每个年级都有部分选修学科。每当有好的领域或最新热点被老师们发现时,他们就研究、开发与之相关的新教材新课程。他们在寻求一种有效并能与现代科学发展和生活保持同步的课程。美国学校课程的设置因州、因地、因校而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修课,即学术性的课。例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另一类是选修课,即应用技能方面的课。例如:艺术、电脑等等。学校实行学分制,并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个性化和指导性的学习计划。学生可按“升学”和“就业”两种意愿总体安排选课计划。如果学生愿意继续升学,那么辅导员就会指导你多选些学术性的课程。反之,如果学生希望高中毕业之后进就业,那么辅导员就会指导你多选些实用技术课程。

在英国,学校开设多种外语课供学生选修,如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等;德国的学校也开设多种外语课程,如英语、俄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出不同语种的外语选修课程。日本将课程设置为英语一、英语二和口语一、口语二以及阅读与写作课程。其中“英语一”和“口语一”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而“英语二”和“口语二”为选修课程,阅读与写作也为选修课程。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世界各国对包括中等職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实施了大范围的改革和调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国情及具体课程改革实践情况下,选修课制度因其较强的适应性,成为各国教学改革中的主流思路和基本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选修课程的开设都十分重视。综观各国课程的设置情况,多数初中以上的学校课程设置采用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方式。学校根据本校学情特点,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纳入学分制。中等职业学校更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给予学生更多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等选择选修课程,既可以巩固、加深较为薄弱的必修课知识,也可以拓宽视野、进行全新的学习实践活动。设置比例关系合理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等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选修课职业教育英语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