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途拾叶

2017-05-10李德胜

中华书画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西递款识钤印

□ 李德胜

艺途拾叶

□ 李德胜

李德胜创作过程

李德胜

1963年生,广东中山人。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颐园书画会理事长、澳门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澳门水墨艺术学会理事长。

我的启蒙老师叫潘栋梁,广东南海人,客居中山小榄,诗书画印四全;画风多受缶翁影响,书法金石入画。自认识老师后,得到的熏陶,接触了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作品。通过老师的不断善诱与教诲,这些名家风貌逐渐溶入我的骨子里,成为我品味中国画的标准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领悟到他们的内涵。

“不要学时人,时人都是在传统中来”,这是老师的教诲,所以我时常警惕自己要远离时人甚至老师,向传统经典学习。幸而本人在艺术博物馆工作,每年都有精彩的故宫、上海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藏品在本馆展出,汇集古代名家的精品,精品琳琅,令人大开眼界,我每次都抽时间尽情欣赏及临摹学习一番。通过学习传统、揣摩古人,希望“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在实践中,深深明白“打入传统”并非易事,所以要用“最大的功力”,当然打不打得出来并非“勇气”可以解决。每年看展览的冲动临摹,都是一次深刻的体会,原来才发现每次临摹有不同层次的所得,犹如登山绕路而行,每绕一圈,层次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又不一样,眼界随着而开阔了。

中国画写生,古已有之,所谓“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都是提倡以自然为师,但不是用“写生”这个绘画新名词而已。以前的中国画家写生是很浪漫的,他游一趟回来,能创作一幅“可居可游”的山水画,虽是“离题万里”,却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幽壑之深邃和壮观。

曾经有段日子,传统中国画被喻为“穷途末路”。个人认为,艺术本质无分新与旧,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旧有好的东西,新也有好的东西,在于怎样画,得到那些欣赏群的好评,乃评量雅俗高低参考依据。作为艺术创作者(画家),画好画是自身的本分,又是自己品味感受,要排除干扰努力为之。其实,画家的创作犹如厨师烹调,各有各的厨艺与口味,同时亦各有各的捧场客。传统有它的老滋味,创新有它的新鲜感。当然这是基础层次。继后如何持续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就是:传统的让人感到不厌,创新的使人感觉不怪。传统与创新不能分割,传统发展是创新,创新的根本是传统。

责任编辑:韩少玄

李德胜 镜海遗韵 纸本设色 2016年款识:镜海遗韵。岁次丙申仲春于濠上曲北斋得之。碧波镜水插青莲,玉叶玲珑别有天。南澳埠开通海角,番舸樯动入陲边。东风无力西风渐,耶庙融和道庙全。岁月随潮潮落起,沧桑古韵老遗篇。得之又题诗。钤印:李德胜印(朱) 李氏(朱) 德胜(白)

李德胜 西递写生 纸本水墨 2015年款识: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村内有三条溪水自东向西流而得名。乙未三春,榄溪李得之写生。钤印:德胜写生(白) 畅神(白)

李德胜 太行牧歌 纸本设色 2015年款识:太行牧歌。里沙瑶写生得稿。岁次乙未长夏得之。钤印:得之(白)

猜你喜欢

西递款识钤印
本期拉页
夏昶作品欣赏
西递雨中
担当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西递印象
土观呼图克图驻京期间的贡献探析——从摩利支佛母像款识谈起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水墨名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