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税收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2017-05-10董启华
董启华
摘 要:高职院校的税收是一门关于税收的理论、管理以及制度等相关方面的课程。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税收部门的征收管理业务也在不断的加强,这使得社会对税收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税收教学的现状以及具体的改革路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我国高职院校 税收教学 改革路径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是一门比较普遍的专业,该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一些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建设以及管理一线的会计人才。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对税收方面的法律在不断的完善,提升了征收管理的力度,这使得企业对会计涉税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需要能够认识到当前税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对课程进行积极的改革,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收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合理性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数量最多的专业。但是在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各个院校开设的税收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税收课程包括税务会计、纳税筹划、税法等内容,但是8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只开设了其中的一门课程,而且多数都只开设了税法一门课程,而与工作联系最紧密的税务会计以及税收筹划的相关内容却很少有学校开设[1]。同时各个高职院校在税收教学学时设置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校税务教学设置仅有40学时左右,而有的学校在税务教学学时设置上达到140学时左右。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在税收课程的设置上不统一,比较混淆,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不足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为主,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就业优势,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工作和发展。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的作用和地位。目前高职院校中税收实践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设备以及场地短缺等问题严重,使得多数高职院校在实践课程的开设中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是一些高职院校认识到了税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开设中也是以模拟的方式为主,或者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来完成,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少,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没有实践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技能锻炼,使得在毕业后无法快速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
二、高职会计税收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育的主要载体,为了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会计人员必须要具有会计工作的全面技能。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最终多数都会选择在中小企业中就职,而大部分中小企业会计部门一般都只配备会计和出纳两个人,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税务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够胜任将来的工作[2]。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企业会计人员可能要面临的工作内容来组织和设置教学内容。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筹划的目的,以核算为基础进行纳税申报。包括与税务有关的会计核算;按期纳税申报的相关纳税事项处理以及为了更好保障纳税人利益的纳税筹划等。而这几项工作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科目为税法、税务会计以及纳税筹划三个课程的内容。在税法的相关内容中主要是对我国税收法律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应该纳税的税种,缴税方式等内容。税务会计课程主要是对会计准则的详细实施的细化,使学生明确在日常的相关涉税交易中如何处理会计问题。纳税筹划则主要是对纳税筹划的原理、方式以及技巧等进行讲述,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情况下,通过哪些活动能够达到规避或减税的目的,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而且这三门课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基于此,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中这三门课程是必须要开始的课程,同时在课程的开设中为了保证其联系性,需要同时开设,而且最好由一位教师进行讲授,这样不但能够使课程的开设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同一位教师的讲授,能够使课程的规划更加合理,将三门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解决税收方面的综合能力。
2.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能够使学生实现与一线工作的零距离接触,进而使学生更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加强对自身知识的完善,可以通过自学的途径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完善自身在法学、会计学、经济学以及财务管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需要实时的关注税收相关方面政策以及法律的变化,不断的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及时的更新和拓展。此外,高职院校也需要为教师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派遣教师到企業参与税务实践工作,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注重税收模拟实验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和实训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和实训经费的投入。建立仿真纳税申报大厅和实验室,并配置相仿的软硬件设施。在模拟的操作中为学生设置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发票认证以及政策咨询等相关方面的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这些涉税业务的办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同时高校还需要建立起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涉税业务中,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以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随着我国法制化社会的建设,对纳税管理的要求更高,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中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涉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课程内容、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来提升学生的涉税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松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1):220-220.
[2]卢艳.高职院校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279-279,280.
[3]刘英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企业导报,2014,(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