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悲”境,一文“悲”情

2017-05-10李新明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乳母项脊轩归有光

【摘要】散文阅读要探求语言,由语言入手去分析其情感。但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蕴含情思的人、事、物境。了解作者是读懂作品的关键。归有光一生“悲”境,正蕴造了他的 “悲”情一文——《项脊轩志》。

【关键词】“悲”境;蕴造;“悲”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晋人陆机《文赋》中说:“言寡情而鲜爱,辞浮飘而不归。”可见“情”在文章中的作用。而作为纯文学文体的散文,“情”则更是贯串散文创作全过程的动力,使散文获得生命感。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直选入高中语文选读课本,遗憾的是编者总把一段我认为是关键的文字删除了,据说是议论的内容不足取,但我则认为这一段是读懂《项脊轩志》的突破口,因为它和盘托出归有光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感慨。请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言二人之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因此,愚以为,他的“附记”,就该有:读书终于成功,现在要一鸣惊人;只可惜,因我的“读书久不效”,而“三个女性”(祖母、母亲、妻子)早已作古。悲伤的人生之境,演绎出了一篇刻骨铭心的悲伤之极的至情之文。

一、一生“悲”境

震川先生:自幼苦读,8岁丧母,9岁能文,20岁通“五经”“三 史”,但仕途多舛,35岁才中举人,后连考8次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做起了读书讲学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60岁这才有机会接受“象笏”,才能高歌了。

一生郁郁皆是“读书”惹的祸,都是“科举”结的果。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因此,《项脊轩志》在收入中学教材时才有删节。其实何必硬要它无半点尘渣呢?也许保留那“蜀清寡妇”和“诸葛孔明”文章之情还更真吧!因为,从中我们更容易找到了“余泣,母亦泣”之由。

有人说:“散文就是剖露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心灵文字”什么地方来?人生之中来。一生悲境的归有光,催生了郁郁寡欢、咏叹一生不得志的泣血之作——《项脊轩志》。

二、一文“悲”情

清人沈德潜说“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创作散文要抓住承载情感的事物,而阅读散文则抓住写进作品中熔铸了作者真实情感的那些直观的画面、场景、人物、细节、氛围、过程。

(一)人“境”

归有光《项脊轩志》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人物图景:

第一图:居于中屋的少妇,隔壁的乳母和乳母怀中的婴儿。婴儿“呱呱而泣”惊动了少妇,她起身来到隔壁门前,“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乳母“从板外相互应答”。母亲关爱婴儿的真情跃然纸上。

第二图:一个“束发读书轩中”的少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祖母。祖母到轩中,手抚少年头,声音颤颤,“吾儿,久不见吾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离开门,边走边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过了一会儿,又拿来一条笏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疼爱孙子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图:一对小夫妻。娇妻“时至轩中”,或询问古事,或倚桌读书;有时“归宁”,回来时转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丈夫勤奋苦读,妻子倾心贤惠,夫妻恩爱之情栩栩如生。

这三个安静温柔的女性,作者写的是她们的语言和神情,透露出一种素淡、平静、和谐的氛围,而女性如丝的韧性和内心的热烈表露无遗。

散文中的“人境”更多的是片断的,但归有光围绕怀念“三世变迁”自我感伤这一中心,早已写得淋漓尽致了。

(二)物“境”

“项脊轩”是归有光自我排谴,自我感慨之悲情的承载。而“景物”之境则有三种不同情状:

1.有“我”之景:表现为直抒胸臆。如:(1)“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2)“语未毕,余泣,妪亦泣。”(3)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是一个年纪不大,但经历“三世变迁”的人的“悲”“泣”“长号”。祖母爱孙子、母亲探问幼儿、妻子侍读之真情的流露。

2.无“我”之景:则表现为托物寄情,靠某一事物寄托情怀。如:小院风景图——“……而庭阶寂寂,小鸟多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在这里日影、月光、兰桂、微风,动和静,有声和无声融为一体,给人以柔和、和谐、愉悦的美感。

3.“物”“我”两忘之景:那则是早已把“我、物”置之度外,而引领读者于所要表达的“意”(情思)的回味之中去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在人不在,夫妻思念恩爱,可现在茕茕孑立。已往之盼望我读书早日成才,而今果已有点成就,则不见了伊人。

散文阅读要探求语言,由语言入手去分析其情感。但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蕴含情思的人、事、物境。正是这些情境撩拨我们的心灵深处,勾动我们的情思,但要真正了解、真正读懂,不了解作者是無论如何不可能读懂作品的。归有光一生“悲”境,正蕴造了他的“悲”情一文——《项脊轩志》。

作者简介:李新明,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解读。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乳母项脊轩归有光
宋代乳母高度职业化与生子不举问题史证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日本古代天皇家乳母参政与皇权的关系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哺乳妈妈腹泻 可以用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