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汉语的趣味性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2017-05-10张桂珍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张桂珍

【摘要】古汉语的学习研究向来冷僻,教师怕教、学生怕学是普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把选文的讲解、释词句与古代人的生活场景、文史知识联系起来,讲出新意,以零碎的片段串连活色生香的文化背景,用趣味性、知识性激发求知欲,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知识趣味;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一般按选文和通论两大部分编排,选文的内容涉及面极广,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有所反映;通论则突出一个“通”字,包括语音(音韵律法)、文字、词汇、语法以及文史知识,古书注解,字辞典籍等等,是古代社会语言现象的缩影,学习研究向来艰涩冷僻,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如何在当今科技热外语香电脑横行的背景下,使具有跨世纪思想而古汉语知识贫缺的年轻人会安心学习古汉语知识,这是无法避开的难题。在搜集资料的教学准备过程中,有幸得到了成功者的启示: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一部《论语别裁》征服了台湾、香港及大陆的读者,这本书是他给学生上《论语》的讲稿,他把两千多年前的人及事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孤清沉寂的古人古事在他的演绎下活生生地呈现在听众(或读者)面前,一本古书被讲得热闹非凡;易中天的《品三国》虽然已过去许多年,至今仍给读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主持人和嘉宾的精彩点评下早就跳脱出考查背诵功夫的俗套,掀起了古诗文的学习热潮。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古代汉语教学不一定枯燥乏味,“之乎者也”也可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关键在于教者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求知特点确立现代的古汉语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一读二讲三背诵。在学生想学、乐学的基础上不知不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掌握古汉语知识。

一、紧扣课程特点,激发求知欲望,传播传统文化

古语曰:勤学之不如好学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在教学上,激发兴趣是引导学习的最佳渠道。古汉语里满纸的“之乎者也”,不要说通论的语法知识枯燥乏味,就是选文讲解也讲究咬文嚼字,要求字字落实,以解释词句为主。怎样才能既紧扣课程特点又带出新意,引发学习兴趣呢?

(一)以点滴折射出智慧之光,以一个字,一个词带出一串文化知识

言简义丰是古汉语突出的特点之一,往往一个字就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选文《欲学不畏暮年》中的两句对话是“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秉烛乎?”意思是“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既然天色晚了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结合通论内容“汉字的形体结构”我分析了“暮”字。“暮”的古字为“莫”,甲骨文写作“”,像夕阳没入草丛中,表示傍晚时段,是个会意字。上面两句话中的“暮”字形同而义异,前者指“暮年,年老”,用的是引申义;后者是指“日暮,天色晚”,取其本义。同段中的“烛”非指蜡烛,而是“火把”,为什么呢?因为东汉才有蜡烛,而文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对话中,师旷故意曲解平公意思,以便把“欲学”问题的讨论引进一步。故事人物之一的师旷,“师”是职务即乐师,“旷”是其名字。古代乐师一般由盲人充当,旷是很有名的乐师,据史载,为使自己专心学乐,旷刺瞎了自己的两眼。另一篇选文《竖谷阳献酒》开头一段有这样一句:“酣战而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这句子的语法结构相当复杂,且包含了很丰富的古汉语知识。逗号前是一个复句,用连词“而”连接,前分句“酣战”前省略了主语“晋楚之师”,后分句的主语“司马子反”属重迭复指,“司马”是“子反”的官職,春秋至战国时期司马掌管军用车马和军斌,是掌管军事的重要官员,在今天应该是部长级人物。逗号后的句子主语“其友”与“竖谷阳”也是重迭复指,“友”通“右”,即“车右”。按古制,车右又称骖乘,春秋时代的车制,一般每辆兵车乘三人,尊者居中,骖乘居右;骖乘由有勇力的人担当,要执干戈御敌,以保卫尊者,或车受阻下来推车,在后面的选文《齐晋鞌之战》中有描述……这样的讲授,学生感到有趣,在课堂上既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的知识体系,又轻松地传播了文史知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以后的学习。

(二)深入剖析选文内容所蕴含的哲理,适当地实施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除了要突出工具课的性质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即思想教育,古汉语虽然是语言基础课,也应遵循这一教学原则。如何挖掘选文内容蕴含的思想,把知识学习与思想认识联系起来,从而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呢?在领学生学习选文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句,分析其含义时结合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准则来讲。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粹部分,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只要联系得当,是可以收到效果的。首篇是“薛谭学讴”,首句“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讲授时恰逢开学之初,部分学生的心还在“放假”,有的回到教室是为了打探虚实,晃一下就不见人。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脱口而出:“此乃薛谭者也,未穷师之技,自谓己了得,开溜!”因切情切景,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紧接着是《纪昌学射》,文中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在讲解时特意强调其思想意义:它启示人们学习任何科学知识和技能,必须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学习古汉语优需耐心和恒心,须一个字一个词去掌握,去积累,更应具有纪昌学射的精神。反观当今社会一切都偏求速度,三五天拿一个证书,十天半月“掌握”一门技术,此种做法真乃舍本逐末,务实的精神何处寻?合情合理的分析学员也深表同意。这两篇选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易,寓意深远。选文内容难以理解且寓意抽象、晦涩的要算庄子名篇《逍遥游》的选段《北冥有鱼》了。由于文章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向幻想世界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教学时需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中关于毁与誉有这样一句名言:“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意为:即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也不更受到鼓励,全社会的人都来为难他也不更感到沮丧。鼓吹虚无主义,认为善恶、荣辱都是没有区别的,宣扬“至人无己”,消除物我对立,对此我们应予以否定。但是,联系到当今社会上不少人有了一点成绩后站在荣誉的光环里就再也出不来了,又有某些人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这些人倒需要一点庄子道家的“逍遥”精神。通过释词句,挖内涵,既紧遵教学要求,准确理解原文,又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把古文今学,古为今用的意义自然地传送给学生,在教学中贯彻了古汉语的工具性特点,又传播了文史知识,宣扬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二、准确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特征一般是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由个别到整体,而知识的外在表现则是散乱、无序的。教师应为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关系,深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归还本位,即子曰:一以贯之: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联系,把孤立的人或事连接起来组成历史画面,激发民族自豪感

古汉语教材的编排一般是以时间为序,选编春秋战国直至宋元明代二千多年间的名篇或选段。为方便学习也为了遵循知识系统性,这些选文或按出处或分文体划归各单元。从表面上看,每篇选文都是独立的,选文间的事相隔时段也较长。如何把它们贯穿起来,把散乱、零碎的片断连接成井然有序的知识体系呢?以朱家振主编的《古代汉语》①为例,出自《左传》的选文共有五篇,以时间为序依次是:《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这几篇选文虽为独立篇章,但人物及事件都是有紧密联系的,故分析时有意识地把他们或它们(即人或事)摆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即历史空间里),使其构成一个人物(事件)关系网。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在春秋初期小霸于诸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郑文公为其后人,因在晋文公重耳逃亡至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晋文公回国执政后率晋秦之师重重包围郑国(这就是《烛之武退秦师》开头的情节)。同篇中的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春秋著名霸主,且两人有姻亲关系,《史记》载:因“重耳至秦,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至今仍用“秦晋之好”喻姻亲关系,且穆公对文公又有大恩,在文中也有记述。《晋灵公不君》中的晋灵公为晋文公之孙。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在《齐桓公伐楚》这篇选文中有关于他的描写,《齐晋鞌之战》中的齐顷公是他的孙子。在这些选文小短篇中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战国时期风云际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无论是齐伐楚、晋秦攻郑、齐晋之战,还是各国内部的矛盾争斗,结果只有一个:国强则称雄,国弱即被削。

一篇篇选文的讲解,加上适当的背景补充,有意思的串联,使单独的一场场战斗,孤立的一个个历史人物被连接起来,再现了中国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的壮观场面。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通篇释词通句的沉闷乏味,把分析重点词、语法结构与故事内容联系起来,使一个个孤单的字符变成了有生命的、活蹦乱跳的鲜活的形象,吸引着求知者去追寻,去探究。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自然引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之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

(二)于释词通句间挖掘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古代汉语则反映了古代汉民族运用语言表现生活,展示社会方方面面的能力。翻开古书,许多有关古代风俗人情,典章制度,文化伦理等的记载就会映入读者眼帘。而现代人这些方面的知识是非常贫乏的,他们大都简单地以今释古,或者在遇到这类字词时干脆视而不见,加上注释有限,资料奇缺,给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本教材涉及的如衣食住行、礼制宗法、职官等都有,下面择取其中几处略作说明:

如选文《黄冈竹楼记》作者描写自己“公退之暇”的风雅闲适生活时这样描述:“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待其酒力醒,茶烟歇……”前面写其穿戴,突出飘逸的特点(当然平民百姓是无法讲究的)。看书、弹琴都喜焚香这是古代风雅之人的习惯,整段无论穿戴、动作的描寫都反映了时人追求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这在古代是许多文人雅士所标榜的生活方式。其中“茶烟歇”句是指“煮茶的烟火熄了”,“烟”非指当代人抽烟的烟。因为古代人无论喝酒还是饮茶都要先煮热再喝,称为“暖酒(茶)”,此习俗在章回小说《水浒传》中有不少描写。关于礼制和宗法的描写,在选文中也可找到。如《齐桓公伐楚》、《齐桓晋文之事》中都提到祭祀的礼节。《齐桓公伐楚》有一句“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意为:你们应当向周天子进贡的成捆的菁茅没有贡纳,周王的祭礼用品供应不上,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学生看了参考译文仍是不解,这是因为不了解祭祀的古制,古代祭祀的礼节称为吉礼,为五礼(吉、凶、军、宾、嘉)之首,非常隆重。祭时备三牲(牛、羊、猪),这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记载:牵牛衅钟。衅是上古的一种祭礼,杀牲以血涂钟鼓,祭品需用菁茅垫底,称为“藉”,菁茅又以楚地出产的为最佳,列为贡品。这样一解说,学生就明白了。再如《郑伯克段于鄢》中,史官为何称郑庄公为郑伯呢?一说是:“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②,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周天子分封诸侯爵位时,有公、侯、伯、子、男爵五等,郑庄公承袭父位封为伯爵,史官为忠实于历史,称其为“郑伯”。学生了解了这些,其后教材相续出现的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楚子(楚成王)、齐侯(齐桓公)等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有关古代典章制度,官职、科举等等的记述,也可在其他文章遇到,因纷繁复杂,限于篇幅,不再赘言。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古籍之多浩如烟海,古汉语知识内容博大精深,如何将工具性与思想性、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思想,这将是语文教学者永恒探索的课题。最后,引王佑杰老师的话作结:“不要教得太满,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主要靠教得精深,教得有味,以讲出教材的深涵知识和表达的功力去诱导启发学生”。

注释

①朱家振.古代汉语[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②朱东润选注. 左传选.郑庄小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1.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裘汉康.大学语文研究论文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5]朱家振. 古代汉语[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