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542”课堂教学模式浅析

2017-05-10范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范琼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才能优化口语交际课堂从而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以此借本文阐述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高效课堂的五个环节、四种途径和两种能力,简称“542”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尽点绵薄之力。

關键词:“542”课堂教学模式 五个环节 四种途径 两种能力

一、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而纵观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教师困惑很多,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实践研究氛围不浓厚,很多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或公开课时都是“绕道而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形式也呈现出两种极端,一是课堂沉闷,参与度低,二是热闹有余,高效不足。如何优化口语交际课堂,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到既盘活课堂,又有的放矢。笔者先从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谈谈自己的见解:

1.制定任务。在制定任务前,首先要“吃透”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口语交际课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明确学段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来制定口语交际训练任务、设计情境,才能整体把握课堂,也才能在课堂热闹之余,有所收效。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制定具体的交际任务又是备好课的关键,只有制定合适的任务,才能提高参与的全体性,培养全体学生。制定任务时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任务的制定,既要源于教材,还要源于生活,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实用性,既要有全面性,还要有趣味性。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话题本身就具有趣味性,教师就可以根据目标,用说游戏、做游戏、评游戏来串联任务,学生会更愿意参与,更乐于表达。

2.创设情境。制定了口语交际的话题任务,接下来就要根据任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交流讨论。口语交际是交际,要交际就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产生亲历感、现场感和具体的对象感,不觉得沉闷,从而想参与,爱参与,全体参与。创设的情境必须立足教学任务,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创设模拟情境,如模拟表演、角色对话等,二是创设真实情境,如现场辩论、游戏活动等。教师要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精心设计交际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口语交际热情。

3.示范引导。口语交际,既是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模仿学习的过程。根据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著名的“范例教学法”,在创设情境后,教师还应该扶着学生走一程,掌握了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表达。小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原动力,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典型示范尤为重要。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学会劝说》口语交际训练时,我创设了两个情境,其中第一个情境,就是教师和学生对话,其目的就是示范引领,引导学生掌握劝说的方法和要点,然后再带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情境,小组合作,交流表达。有了示范引导,学生表达时就会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话可说。

4.多元互动。口语交际课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在创设了交际情境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在具体的环境中多元互动:师与生、生与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采访对方、评议他人等。互动是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特点,多回合、多层次的互动,要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才能有效训练、高效交际。如在进行《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训练时,教师可以设计 “动物会面”、“记者采访”、“戴上动物头饰表演”这些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上台演示、人人参与,多元互动的交际形式,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5.激励评价。激励评价是保护学生交流欲望、激发学生交流兴趣的重要环节。评价既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也可以放在汇报展示后,进行集中评价。评价的形式很多,自评、教师评、学生评、小组评,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交际训练的要求确定,语言、内容、表达都可以是评价内容。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客观性和激励性。特别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语言要丰富,手段要多样。学生评价时,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倾听,再进行有效评价。

二、激趣学习,交际提升

有效的拓展口语交际渠道,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离不开四种途径:

1.小组合作。口语交际训练适宜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面广,合作性强。小组合作的内容很多,模拟表演、情境对话,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合作,更能做到全员参与,扎实高效。

2.学科整合。口语交际是语文学科的五大领域之一,它与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读是说的前提,说是写的基础,朗读、讨论、习作指导等,都可以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3.课外拓展。口语交际是要让学生学会交际,是一种生活的本领,是要将生活引入课堂,又要将课堂延伸到生活。课外可以为学生提供交际实践的广阔平台,教师要为学生寻找话题,安排课外拓展延伸作业,巧妙地将口语交际训练任务渗透到学生课余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4.规范语言。词汇匮乏,语言不够丰富,普通话不够标准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口语交际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敢说、会说、善于说。规范的语言,是说的基本前提,语文教师,要从语言积累抓起,从简洁、恰当运用语言抓起。

三、贴近生活,完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完成五个环节,借助四种途径,培养两种能力。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处事能力、生存发展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因此,教学任务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交际情境的创设,都不能游离于学生,游离于生活,游离于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但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可生,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并不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任务要紧贴生活,结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口语交际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