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卷草纹的中西方起源
2017-05-10李怡
李怡?
摘 要:卷草纹是中国传统的渗透独特创作思维、别具匠心和祥瑞寓意的纹样,它代表了东方传统的感性的审美理念,它孕育于遥远而神秘的西亚;同时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也能找到它的模糊的影子;在南北朝崭露头角,在敦煌石窟的藻井图案中,它精妙绝伦,美轮美奂,极具装饰性。由此可见,卷草纹的内容和形式在我国甚至是世界的装饰图案史上具有着高度的美学价值和厚重的文化价值。每个时期每个国度的卷草纹,形态万千宗法自然,不仅仅能够看出特定时期的审美特色,也能够发现因客观因素的改变而演生的图纹变化,其次工艺技法的进步,也影响着图形的变化发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述卷草纹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传统纹样;卷草纹;装饰;中西方;起源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61-02
一、卷草纹概述
卷草纹,也叫“卷枝纹”、“卷叶纹”,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佛教美术中最普遍而最有特色的纹样。所谓卷草纹,就是在一条连绵不断的“S”形波浪线上,装饰填充着某一种或多种枝叶、花卉,形成一个图案纹样。
卷草纹是一种以植物作为构成形态的连续纹样,将自然界具体形态以抽象形式作为构图基础,提炼概括出形式自由多样的带状纹样,并能够根据其装饰位置和整体的需求,构成不同的装饰形态。它既独立构成图案纹样有可以与整体图形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结构形式美,其结构形态优美婉转,圆润流畅,富有生机和韵律。
二、卷草纹的西方起源
东西方学者在卷草纹的起源问题上一致认为,卷草纹发源于远古的古埃及文明。阿罗伊斯·里格尔在他的《风格问题》[1]中解释,该纹样最初起源于遥远的古埃及。在古埃及,工匠以莲花和纸莎草为原型,并将其作卷草状的连续用以装饰墙壁,继而在克里特发展为连续的波浪型纹样。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棕榈叶,在希腊则以莨苕叶作为主要的题材,分别产生并融合而形成了卷草纹的原型。日本学者山本忠尚认为[2],蔓草纹起源有三种说法,即古埃及的莲花、睡莲纹;阿西利亚的棕榈纹;希腊的花土当归。这些植物的旋涡纹在公元前六世纪在希腊被统一,变成花和叶子盘根交错、反转往复的花纹,即小棕榈蔓草纹。杉浦康平也认可了这一卷草纹起源观点,在《造型的诞生》中写到:“在这些莲花纹和椰枣纹中融入其他植物花纹,孕育出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花纹。它作为象征充满丰穰力量的装饰的主要表达方式,从地中海世界向东西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莲花纹则从埃及或地中海文化圈传播到西亚,并在这里不断增殖。她变成了类似现代伊斯兰教寺院墙壁上繁茂的、阿拉伯式蔓草花纹。[3]”
前述,起源于古埃及、阿西利亚和希腊的卷草纹传入罗马,再途径西亚,传入印度并被引用到佛教美术中,在南北朝时代随着印度佛教的东渡,经由南、北丝路和海路传入中国。由此可见,卷草纹在未进入我国前就不是一種固定的形式,而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进行着不断地糅合和演变。
三、卷草纹的中方起源
而在中国古代,本土的卷草纹发展脉络也有迹可循,据史料可得我国卷草形式纹样起源有两条脉络:其一是由莲花纹等植物纹样加以“冏”形纹变化发展而来;其二则是由传统的云气纹发展得来,花叶的形状类似小钩叶的小云头纹样式。
佛教东渡前,我国的植物装饰纹样就已经出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以植物纹样作为装饰的陶器,彩陶中出现的植物纹样主要以单片叶子和花瓣为基本形,重复连续排列,形成单纯而秩序的装饰风格。在商周时期的青铜中,多为繁杂众多的神兽动物纹、回纹、乳丁纹等。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过以植物为装饰纹样的铜镜、漆器等,如花叶镜中的叶纹镜,以及云雷纹的花瓣镜、花叶镜。而漆器中的装饰则在继承了青铜器纹样的基础上更为富丽。多采用龙凤兽鱼与花草、几何纹等多种图形相结合,构成刚柔并济的美丽图案。不过这一时期的植物纹样一直是作为主体纹样的装饰或者边饰,较少成为主体纹样。由此可见,在先秦遗留的文物古迹中,花卉及植物纹样可谓凤毛麟角,至今被学者所确定的先秦遗留纹样中属于植物纹样的,仅有莲花纹、茱萸纹等有限的几种。由此可见,我国的植物纹样出现的时间并不晚,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历史长河中也从未消失,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展现出来的前后继承关系不明显。
而在春秋战国之后,随着汉朝开通丝绸之路设立敦煌为郡,就打开了外来西域文化向我国浸透的窗户。其中,在敦煌汉代壁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外来植物纹样就是忍冬纹。但是对比忍冬实物原型,这一纹样并不是对自然界忍冬原型的临摹。这一植物纹样和来自西方的棕榈纹、莨苕纹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提炼了自然界中忍冬的生长姿态和藤蔓形式,从棕榈纹、莨苕纹中受到启发,逐渐演变而来。
而在中国本土第一次出现卷草纹雏形的则是出现在战国漆器上的“冏纹”(如图1)。因图案酷似“冏”字而得名。《雷圭元论图案艺术》一书在“冏”形图案的由来中讲到,冏字的解释是月照窗明。这一装饰纹样和最早出现在中国商代青铜器上的“巴纹”以及日本八幡神的神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冏”形装饰纹样特征就是四个一组,每一个向着自己的中心形成螺旋曲线,同时四个曲线又共享一个圆心。就像一个漩涡一样,运动不息,富有生命力。由此可推测,这种“冏”形装饰纹样为后来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卷草纹的“s”形曲线纹样提供了萌芽的种子。
在杉浦康平的《造型的诞生》中也提到了这一种猜想的可能性,“中国的涡旋、日本的涡旋。以上所见多姿多彩的涡旋变化恐怕正式待到来自西方的植物涡旋传入时,浸透其中,合为一体产生生命力的。继而演变成中国和日本的蔓草涡。”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崇尚一种“气”,这种“气”不能够被人所看见,但是又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云气纹很早就被作为装饰纹样广泛运用在了漆器、织物等物品上。它是由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云雷纹演变而来,汉代是其形态最为丰富和最为生动的时期之一。云气纹是我国渊源流传的代表性纹样,在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的结构日趋复杂、造型逐渐丰厚、形象更加细腻,又被称为云雷纹、卷云纹等。其以线条的舒卷起伏为表现形式,云气纹在使用中,既能分割画面,又能使整个画面相联系、相统一,并能够加强画面的动感与后来的卷草纹如出一辙。
秦代的云气纹,多纤细流畅,以流动性极强的“S”形曲线呈现,在两头和曲线弯曲的地方形成涡旋状卷曲云团的纹样。而在汉代流行的茱萸纹和云气纹相组合,形成流畅的曲线纹样则有着明显的后期卷草纹的雏形。这一以流畅曲线为主的茱萸纹带有浓厚的云气风格,尤其这种随意布满空间的流动线条,是汉代装饰表现手法上表现神仙气质和云气流动的典型手法,在南北朝时期也极为盛行,日本学者酒井敦子在其《南北朝时期的植物云纹样》[5]中所说的“植物云气纹样的流行,是南北朝时期美术史上的一大特征。这一时期新兴的植物云气纹与传统的云气纹样混合发展,促成中国纹样的历史性转变。”对比欧洲中世纪建筑装饰中的卷草纹,两者显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茱萸纹与云气纹相结合的这种纹样表现的主要是东方神韵,尽管形式和题材较为单一,但注重心理意识和观念的表达,表现的对象更为抽象,相比之下,一如西方传统绘画风格的西方卷草纹,注重再现与写实,重视具象表达,美学形式上注重重复、对称。
四、佛教传入后中国卷草纹的变化
随着东汉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与印度、西域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而佛教文化也随着这一条丝路传播到了我国。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乱和纷争之中,处于这种状况下的百姓到上层阶级都需要一个全新的文化标准思想体系来平息精神的不安,佛教文化正式在此良机伺机而入的。而至此,我国自古形成的装饰纹样体系被佛教艺术所侵蚀。以神兽、仙人、云气为主题的纹样,被佛教艺术中的植物纹样所取代,这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第一次受到宗教的催化。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带来了丰富的西域风情和宗教题材。忍冬叶纹从古希腊出发,一路经历了多种文化的浸透传入中国,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而忍冬叶纹的传入令有着深厚线条描绘功力的中国工匠更是可以尽情发挥,将忍冬纹特有的波形卷涡结构,和我国传统的云气纹相结合,创造出形神兼备的唐卷草纹。
在此之后的唐卷草,不再拘泥于西方纹样和佛教艺术中的形式。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卷草纹成为了最常见的纹饰。例如427窟中的莲花忍冬卷草纹边饰,与画面中间莲台表演的乐师相互映衬。这一窟的边饰长达七米,图案呈波浪状,婉转回旋,其间有较大的主莲花,而分枝上又生有小莲花,形态各异,大小有别,生机勃勃。而而忍冬的藤蔓也缠绕其中,衬托主体,形成丰富的层次。
同时,葡萄、石榴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也出现在了卷草纹样中,与宝相团花、集合纹样相结合的装饰形式,这使得卷草纹在唐朝的演变发展逐渐繁复,整个纹样枝叶花纹变化丰富,形成雄浑有力,华美而不艳俗,大方而不纤细的时代特征。唐代卷草纹,高度集中了传统图案和西域纹样中变化与统一的构成原理,均衡的结构形式,条理性的重复等特点,形成造型优美、结构谨严、线条流畅、色彩灿烂的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装饰图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阿罗伊斯·里格尔.风格问题[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日)山本忠尚.唐草紋[J].日本的美术,358.
[3] (日)杉浦康平,杨晶,李建华译.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 (日)酒井敦子.李静杰译.南北朝时期的植物云气纹样[J].敦煌研究,2003(6).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