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双师”型教学模式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

2017-05-10杨博张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杨博+张蕊

摘 要:利用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交叉优势,论证“一课双师”型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实现新闻专业学生在一定量的学时内,完成基本对外传播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一课双师”;新闻专业英语;传播能力养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0-0141-03

引言

英语词汇中所包含的专业术语多与其日常概念意义有所不同,故能将英语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是新时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必然要求。以新闻学为例,作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宣传机构,新闻媒介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新闻英语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真正起到的作用可谓微乎其微。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同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一重要批复,意味着过去偏安一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走上了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的道路。这一举措除了在客观层面上,给塞上江南提供了更高更广的发展空间外,更是中国面向开放的内陆區的一次深度改革,以宁夏为试验点的西北地区,极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战略发展的新方向。规划指出,在2020年,要完成中阿地区的全面合作平台的搭建。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将是宁夏代表中国深入阿拉伯国家的最好时机(见“中国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官网)。2011年9月,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一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银川举办,时至今日已举办五届。这场国际性的盛会,为中阿经贸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论坛期间,不少国内外投资商、生产商、知名企业均参会参展。面对如此盛会,媒体报道的身影自是不能缺少。然而,就笔者三次参会的亲历而言,现场媒体报道多为央视与其他省级媒体,作为自治区内的新闻报道,内容较少,其根本原因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从业人员的外语沟通力不足,他们甚至将涉外采访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说,在这场实战的考察中,暴露出自治区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尴尬。这种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国家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加快新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真正发挥新闻媒介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现状分析

新闻专业英语是我国高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传播国际化的时代发展趋势而为新闻专业专门设计的一门课程。与多如牛毛的新闻学理论研究成果对比来看,“新闻专业英语”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谓零星可数。近两年来,该方面的专业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期刊文章,多以“问题分析”与“教学法”两类成果为主。对于新闻专业英语不受重视的事实,学术界基本形成共识,有学者从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陈旧对这一问题进行释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为使新闻专业学生掌握新闻英语报道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新闻英语应用技能,全国80%的新闻专业都开设新闻英语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直接把它作为选修课或是考查课,每周两节课时,而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尽相同。这样偏于不受重视的课程安排,对于教师来说,难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有效讲解新闻英语报道、写作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出于学习英语的“恐惧症”,再加上课程本身属于不受重视的选修课,多数学生对于新闻英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以“新闻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相关资料,结果显示“0检索”。因此,新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对新闻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不够

多数高校没有将新闻专业英语当作主干课程,而是作为选修课程或考察课程开设,对专业性知识讲授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对新闻专业英语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从主观上认为,新闻专业英语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对自身未来的从业来讲毫无用武之地。

2对新闻专业英语课程界定不清

关于新闻专业英语课程,多数学校有不同的课程名称,如“新闻英语”“新闻学专业英语”“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文章阅读”“英语新闻”等[1]。课程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就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

3新闻专业英语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新闻专业英语的教师队伍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绝大多数新闻专业英语教师其背景完全是英语语言文学,没有任何新闻传播学背景,缺乏实训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偏重英语句法、英语语法的解释以及新闻英语单词的记忆,直接导致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成为针对英语新闻材料的“翻译课”或“阅读课”。第二类,是新闻学专业教师,这些教师虽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新闻学理论与知识,但多数教师英语能力有限,最终导致学生新闻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变成了“纸上谈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背离了新闻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4考核方式过于陈旧、单一

新闻专业英语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但大多数高校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仍旧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无法真正考察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与学生新闻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融入课堂教学,考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集中背诵老师给定的重点新闻英语词汇、句型就可轻松应付考试,由此可见,现行考试的方式使得考试目的形同虚设。

5教材建设亟待加强

比较常见的新闻学专业英语教材(人大、复旦出版社)是通过大量的外文报刊选段的方式,进行教材编著,很少有教材涉及新闻专业英语特点的介绍与讲解、练习,无法实现新闻专业英语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技能型”发展目标。由此可推断,新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鉴于此,笔者尝试将专业应用英语视域与新闻学专业视觉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目的,进行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提出“一课双师”型教学模式,为新闻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打开思路。通过控制实验的方法,控制性地运用至一定范围内的班级实践,直接将理论研究投入新华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即新闻专业英语课的教学实践中,并尝试与中阿经贸论坛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意义上做到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成果,并以实践成果检验该理论提出的可行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专业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

2研究方法

本项目中,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论证利用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交叉优势,通过“一课双师”型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实现新闻专业学生在一定量的学时内,完成基本对外传播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未来几年内,作为内陆型经济开放试验区的特殊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对外传播的需求。

其内容主要是针对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新闻专业学生,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课程实验。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授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过程测评、学科能力论证以及跨学科培养的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实验性教学尝试,并进行数据监控。

具体的研究步骤为:第一步,找准“新闻专业英语教学”的定位,通过对学科外延的界定,理清理论改革思路;第二步,在界定范围内,进行目标群体新华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专业英语能力测评,进行基础数据的摸底分析;第三步,形成控制实验的基础方案,即提出“一课双师”型的教学模式,利用新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实践能力与英语教师在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上的双重优势,架构一个“同备课,分行课”的“一课双师”型教学模式,拟搭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模式;第四步,投入目标样本,进行控制实验,记录数据并及时回馈;第五步,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调整、修订方案,全程数据记录;第六步,分析控制实验数据,形成最终成果,即适用于独立院校学生,在当前西部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各應用型专业英语教学方案。

三、结果与讨论

当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涉外新闻实践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兼有较高的新闻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英语功底的人才却相对缺乏。对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能拥有精湛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在未来就业中势必是一种优势。但在本科学习阶段,大一、大二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缺乏针对性及专业性,加之新闻专业英语在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方面有其自身特点,所以仅通过大学英语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专业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进行涉外报道、采访等工作的需求。

因此,围绕“英语学习的继续与提高”这一出发点,通过巩固和强化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英语交际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对新闻专业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既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新闻学理论,还要求掌握新闻写作、听说技能,两者不可偏废。这一特殊性继而决定了本项目的基本研究内容,即:学生的“新闻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从性质上讲,这属于交叉性学科,因此,作为基础理论的“新闻学”与作为应用工具的“应用英语能力”,两者缺一不可,需要平衡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完整性、拓展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如此看来,我们可将“新闻学专业英语”界定为:一门“以英语为唯一的语言载体,涵盖英语新闻的采、写、编、译、评、摄等业务技能、新闻史论方面的常见术语及前沿思潮的专业知识体系”,为的是“培养新闻思维模式下特定的英语语言和英语思维模式下的新闻学知识”[2],最终达到令学生能够不受语言局限地进行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一课双师,是指同一课程或教学项目(单元)由两位老师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学科理论背景和研究专长,在同一教学地点和时间单位内面向同一授课对象,按分工合作原则有目的性地进行互动式组合教学活动的情境。

就目前学术界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来看,此类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形式有:(1)“说相声”式,即一人主讲,另一人负责辅助、补充;(2)平分秋色式,即双人都参与教学,通过师师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3)“主持嘉宾”式,即一人推动整个教学内容的进展,另一人负责细节内容的讲解及回答“场内”学生的提问,其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3]。以上方式,多为同堂课上,多位教师的角色身份研究。

本项目中所讨论的“一课双师”,是指在实施一门课程教学中,由两名教师,即新闻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根据各自领域的专长,以实现学科整体目标为目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由两位专业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分别担任学科教学的不同任务,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简言之,即两个教师共同完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任务。

在项目实践环节中,通过前期摸底测试,以学生大学入学基本英语能力水平为标准,以应用性能力为主体目标,对实验样本进行能力摸底并记录数据(第一年采用笔试,第二、三年采用面试,能力目标测评不变)。模拟测试显示:仅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达到合格水平,特别是面试结果,基本没有一个样本,可以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有的样本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鉴于此,在改革教学中,教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与“协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参与课程教学互动的主动性。针对新闻英语的自身特点、难点,新闻学专业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将新闻专业理论和知识的讲解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共同行课。而依据项目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完成了专业实务理论与应用英语交互式教学以后(共16学时教学,英语应用技能方面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块),在学期末,采用应用能力考察的形式,以小组模拟涉外采访的方式,进行结课考察。通过三年的教学考评数据回馈,我们发现,实验样本中,75%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基本的日常交流用语,掌握新闻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完成外语采访任务;剩余25%的学生中,除极个别学生无法运用英语表达外,其余样本数据表明:经过特定方法的训练,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基本具备涉外采访的能力。

结束语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通新闻业务,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闻专业英语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针对新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强化学生新闻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具备独立完成涉外采访的能力,使新闻媒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课双师”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新闻专业学生在一定量的学时内,完成基本对外传播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未来几年内,作为内陆型经济开放试验区的特殊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对外传播的需求。“一课双师”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以及其在新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成功实践,说明该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人才技术、技能培养模型,适用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可在其他应用型专业英语教学中得到普及与推广,为推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单晓颖.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传媒教育,2008,(8):80—81.

[2]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2—80.

[3]刘会娜.双师教学在公安院校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68—269.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advantage of combining journalism with English,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whether th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eaching pattern ca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enhance journalism majors' English proficiency in foreign interviews in a certain number of class hours.

Key words:“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Journalistic English;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