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7-05-10侯彦杰吴景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侯彦杰+吴景瑞

摘 要: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新时期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突出,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淡薄;情感丰富活跃,理性思考欠缺;竞争意识强烈,自身认知不足。造成这些思想特点的原因有:市场经济下功利化价值观的错误导向,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足,家庭教育重才轻德的思想影响等。从影响因素出发,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探索符合艺术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0-0091-03

高校艺术类学生是指参加高考并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专业水平术科考试,参加并通过成人高考或相关专业考试,被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全国重点大学,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高校、高职专科学校所录取的学生。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日益丰富,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国内各艺术院校及综合类高校纷纷增招艺术特长生或增设艺术类专业。但在艺术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刀切”的管理体制没有采取关注艺术生个性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近年深受商业化影响的艺术圈功利化价值观、拜金主义泛滥的等道德失范现象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日渐突出,“艺术类学生难管理”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意义 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它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人格心智的健全;各种艺术活动和艺术产品使平凡的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心驰神往。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艺术家的主要来源,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时期,大学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能为培养优秀艺术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新时期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是所有艺术类专业的一个共同目标,很多人把这个目标片面理解为只是服务社会需要,而没有把它视为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才艺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底蕴。高等教育时期是艺术类大学生向职业文艺工作者转型的关键阶段,高校传播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上的多元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艺术类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焦虑。信息化社会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积极影响,同时也会让他们在众多选择面前无所适从。与其他专业未来就业的领域相比,艺术圈的生态环境更容易使人受到名利诱惑,感受大起大落的人生跌宕起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于一个艺术工作者绝不是空谈,而是在艺术领域能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艺术的创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存在偶然性的机遇眷顾。很多伟大的艺术家生前默默无闻,甚至生活窘迫,虽然也出现过并无扎实的艺术功底却一夜之间大红大紫的所谓“巨星”,但快速成名后缺乏持续扎实的艺术功底又迅速被遗忘。优秀的个人道德修养素养会使一名艺术工作者在成功的时候不至得意忘形,嚣张跋扈;在失意的时候不会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在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为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艺术才能提高的同时,培养他们坚持、忍耐的意志,豁达、开朗的性格,奉献、诚信的品质,通过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诱惑和困难面前仍然能够坚守理想和道德;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联系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心灵纽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艺术人才是文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艺术类大学生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始终,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促使艺术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它为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提供了迫切需要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既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还需要优秀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在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时代赋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使命。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自我意识突出,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保持艺术创作的鲜活生命力,需要艺术家拥有自由奔放的思想。由于艺术活动强调个性独立与自由,追求创新,受所学专业影响,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普遍具有鲜明的个性,甚至存在故意渲染自己个性的思想倾向。在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年龄,他们对个性的理解还比较简单甚至肤浅,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把蔑视一切规则、传统和权威的青春叛逆当作富有个性的证明。艺术类学生鲜明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想难以统一,规章制度常被视为对其自由的束缚。因此,艺术类的学生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难以与伙伴沟通,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过分敏感甚至过于苛求,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这种思想状况使他们的行为常常与集体主义原则相背离。

2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淡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下,已不再以一个完整的观念与规范体系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思想活跃的艺术类大学生,更倾向于以时代的价值体系解决当下现实的价值问题,进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其价值取向蕴含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3情感丰富活跃,理性思考欠缺。艺术是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创造还是审美,艺术活动都更多是一种感性实践活动,需要艺术创造者们自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鲜活奔放的想象力。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使艺术生喜欢特立独行、宽松自由,游离在集体之外;借助于音乐、文字、形体、色彩等直观感性形式传达内心的复杂感触。艺术呼唤创新,以与众不同的形式表现个性与时代是实现艺术家自身价值的需要。这种因专业特点产生的感性思维方式使艺术类大学生喜欢按直觉行事,冲动有余,理性不足。一部分人甚至把尊重传统与观念陈腐等同,一味标新立异,置道德规范于不顾,认识上似是而非,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往往走向片面化。

4竞争意识强烈,自身认知不足。在发展空间相对狭窄而且新人辈出的艺术界,从事艺术工作比任何行业都更能理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的残酷。虽然还没有正式跨入艺术圈,但艺术生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理解市场竞争的无情。艺术作品评价的主观性又使他们特别强调机遇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面对激烈竞争的艺术市场,艺术生强调机遇的重要性,善于把握机会。但在竞争的过程中,又盲目自信,高估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过高目标,一旦失败,又不能理性看待竞争中的困难和挫析,不能客观地看到自身综合能力存在的不足。因此,或自卑退缩,或怨天尤人,放弃继续拼搏的努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

1市场经济下功利化价值观的错误导向。社会环境是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最直接的决定因素。然而面对以货币价值作为交换标准的市场经济,艺术家们同样面临着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倾向极大地削弱了艺术家对崇高精神的追求,甘于平淡为艺术献身,清苦的艺术家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成为过去式,甚至有少数从艺人员无视自身尊严和法律道德规则,为了金钱可以不惜人格去换取事业或者享受所需要的资源。大众媒体对于艺术生急功近利的行为起着推波助澜的错误引导作用。不良媒体大肆渲染一些演艺人员如何利用不道德手段追名逐利的行为,夸大迅速上位的超女快男们式的成功,让很多艺术生错误地认为艺术事业是获取名利的捷径,意识不到文化底蕴的积累,高尚情操的培育对艺术水平提升的本质意义,对艺术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忽视精神层面的打造,因此他们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只看中外部的修饰。一些学生们惰性思想严重,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总是想通过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就能名利双收。这些都使艺术类学生忽视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追求。

2一对一专业教育模式导致文化教育不足。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课程采取的都是较为灵活特殊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这样一对一的专业授课方式,对艺术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艺术学生结合专业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运用艺术专业技能技巧。一对一的情况下,专业课的传授就是根据学生本人的专业程度进行的量身订做,教师资源被优化,授课重点也可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这样有的放矢地授课,效率极高。 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对于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成绩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与教师之间这种单独的交流方式和学习形式,使专业教师能够更为准确地发现查找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这种对艺术类学生一对一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教学优势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特殊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培养,而容易忽视艺术类学生群体的共性,使教育者不容易总结艺术类学生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在集体中的时间较少,导致艺术类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与其他人的亲和力不够,在一定领域内社交半径狭小。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我国的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缺乏对教育主体的个性考虑,“大帮哄”现象较为普遍。在绝大多数高校的政治课堂,所用的教材都是一个内容,所传授的理论内容也是同一种样式,传授方式仍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艺术类考生高考专业课上线率高达85%,但文化课考试上线率仅为35%。通过数据可以看到许多艺术类考生因为学习专业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造成学生普遍重专业、轻文化,导致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窄,思辨性相对较差,人文素质不高。高校艺术类学生文化课底子薄的状况,必然会出现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模式和特征。针对艺术类学生存在的专业水平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造成艺术类学生难理解公共理论课的内容,形成“老师道理讲得多、学生理解领悟少、授课形式单一乏味、课堂互动引导启发少”的局面。

4家庭教育重才轻德的思想影响。家庭教育为人一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艺術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生的学习需要家长进行巨大的时间、金钱和人力的投入,有的甚至需要家长放弃工作与事业的发展,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艺术学习的道路上;而且由于在专业学习上占用了大量时间,一旦走上艺考之路,就等于放弃了在其他多种行业选择的可能性,这种专业学习的特殊性使艺术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求得回报的心理远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家长更加强烈和迫切。

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纵观人类历史,真正的艺术大师无不在艺术道路上付出艰苦的努力,急功近利最终会扼杀艺术的生命力。在大众文化勃兴的时代,艺术的商业性被无限夸大,服务于“眼球经济”的文化产品极力扩大对人们的感官刺激,导致为物欲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这类低俗的文艺作品不但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起促进作用,反而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消解了正确的价值观。正视信仰危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工具的作用。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传统媒体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低俗、有害的信息传播,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艺术类人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培育,辅之以必要的奖惩手段,规范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2探索符合艺术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目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除采取多种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外,应该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例如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熟悉艺术领域相关知识甚至有艺术特长的教师,从而与艺术生形成良性互动;在班额上,采取中班授课甚至是小班授课并尽量使艺术生集中在一起,不使其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对涉及艺术生现实需要的部分可以有針对性地进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道德楷模的宣传;或者采取其他的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导他们进入领域,用自己的艺术才能进行宣传,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艺术生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他们用各种艺术形式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使艺术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意识到自身在高校和社会和谐文化构建中的特殊作用,真正激发内在的兴趣。

3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能够提供细腻、真诚的情感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虽然大学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但经济上的依赖和基于亲情的信赖使家庭仍对艺术生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家长不要抱有终于大功告成,孩子进了“保险箱”,教育的责任从此转交给学校的心态,而是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学校,继续发挥家庭所具有的亲和力。积极主动与学校、学生沟通,采取倾听、鼓励、平等对话等积极的方式,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设施,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适时进行家庭教育。学校也应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采取各种方式定期联系艺术生家长,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基本状况。帮助家长摆正心态,提升个人修养,避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林立宏.浅谈大学生的家庭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74—175.

[2]况成泉.论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J].教育探索,2010,(5):227.

[3]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刘芳.论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6):82.

[5]秦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辅导员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类型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联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