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7-05-10孙美灵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孙美灵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数学教育要改变观念,通过恰当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趣,合理设置疑问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

[关键词]创新精神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加深,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对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本文将根据实际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

一、如何理解创新精神

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不能只局限认为摆脱以前日渐僵化的教育本身中存在的弊端即可,也不能认为完全脱离现实,随意想象离奇的事情就是创新,而应认为每一个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合乎情理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手段,及新观念、新思想等都是创新精神。只要相对自己是新颖的,无论别人是否提出或解决,都可以认为具有创新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1)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长期以来,陈旧的课堂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工作,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里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会有过多的条框来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况下愉快的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2)创设探究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客观条件,使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知发生失衡,从而激起学生的疑惑、惊奇等情感,进而产生积极、探索的愿望,进而改进了学习效果。数学情境可以营造课堂气氛,架起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联系的桥梁,还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和已有知识的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促进数学的再创造。数学情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设。

首先:创设悬念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通过巧妙的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急切知道的迫切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解题时,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创设纠错情境,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只有极大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利用适当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基于思维,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课堂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过难,易使学生产生失败的体验而丧失学习的信心;若难度过小,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若能面对绝大多数学生,将教学的深度、广度设置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就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当问题解决后,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的原动力。

其次:利用数学中的各种美,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还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的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若要让学生感受到美,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展示美。

然后:利用数学史、数学家的趣事,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尤其是课堂上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史、中外数学家故事及数学趣事,可以令他们对所学内容留下具体、深刻的印象。

四、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揭示新规律等思维过程。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一般的数学思维,由于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形象、灵感等作用,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和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而完整把握数与形等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扩大课堂教學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在学习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都可做到动静结合,给学生以真实感、美感。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化教育学理论为指导,纵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里自由,采用多种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个人的力量弘扬学生个性。唯有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