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扶贫山东省临沂市、菏泽市金融扶贫工作侧记
2017-05-10王晓霞谭路
王晓霞+谭路
精准扶贫,是人、财、物、力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精准滴灌,如何让作为相对弱势群体的贫困人口也能获得市场化的融资服务?如何使金融力量“爱富不嫌贫”,在脱贫攻坚时代派上大用场?山东省贫困人口最多的临沂、菏泽两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金融扶贫春水荡漾、活力倍增。
临沂:精准滴灌 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在沂南县岸堤镇合兴村,有一位人人称道的孝子——牛俊祥,他的老母亲于2012年查出结肠癌晚期,牛俊祥为母亲手术加上后期化疗支出了5万余元,直到现在,孝顺的牛俊祥每月仍要拿出近千元为母亲进行术后维持,这使他的日子十分艰难。2016年,他的生活迎来了阳光,经过评级授信,他无抵押无担保就获得了扶贫信贷资金4万元,发展养猪50头,年收益2万元,一举改变了困境。
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村位于蒙山深处,全村13户人家,贫困户占一半。2013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在该村拍摄《蒙阴煎饼》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该村贫困户刘宗安申请贷款5万元办起了农家乐,节假日游客天天爆满,年收入几万元,一举摘掉了“穷帽子”。他说,“过去也想搞,但手里没有钱,现在政府给贷款,不用担保还贴息,这点账一年就能还上,过去他们喊俺刘老穷,现在都叫俺刘老板。”
金融扶贫改变了牛俊祥、刘宗安等贫困户的人生,这些案例,只是临沂市开展金融扶贫的缩影。
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市贫困人口数量为44.2万人,任务非常繁重。2016年,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扶贫试点,本着“政府作为、责任共担、风险可控”的原则,引进政策性担保,一方面政府的风险可控,另一方面金融部门的风险可控,以少量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推动产业脱贫。
金融扶贫要开展,搞好评级授信是前提。临沂市设立了“721”信用评级指标,以诚信情况确定贫困户的信用等级,诚信情况占70%,家庭收入占20%,其它情况占10%,发给《贷款证》,贫困户凭证和村、镇的证明,就可以到信用社贷到允许额度的资金。及时还款的,还可申请增信。
与此同时,临沂市实行风险共担,着力打破风险困局。去年,临沂市引入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实行担保公司、政府和承贷金融机构风险共担的模式。县两级风险补偿金达到了1.31亿元,两级贴息资金达到0.57亿元,按照贷款放大10-15倍的标准,发放贷款至少15亿元。主要推出了两种信贷方式:一种是“富民农户贷”,直接针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愿望的贫困户,额度一般在5万元以下;另一种是“富民生产贷”,针对有意愿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各类经营主体,额度一般在300-500万元。对富民生产贷执行2%的担保费率,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其他担保公司)、财政和承贷金融机构按5:4:1(6:3:1)的比例支付代偿;对富民农户贷按照担保、政府和金融机构6:3:1比例或政府与金融机构9:1比例支付代偿,把银行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不仅如此,临沂市还实行财政贴息。对“富民农户贷”到期还本还息的,财政全额贴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各类经营主体给予3%的年贴息。这种以“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貸款贴息、风险补偿、评级授信”为主要特点的扶贫信贷,解决了农户困难,也解决了银行之忧,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截至2016年底,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20.19亿元,已有4.74万名贫困群众受益,占全省的52%;“富民农户贷”7267人贷款2.66亿元;“富民生产贷”涉及经营主体485个贷款17.54亿元,按照每承贷5万元带动一人脱贫的要求,直接带动40167人脱贫增收。
金融扶贫信贷资金的精准投放,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同时取得了带动脱贫的明显成效。山东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是蒙阴县一家从事果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向县农商行申请发放富民生产贷300万元,并积极履行扶贫责任,采取多种方式吸纳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增收。一是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20多人到厂务工就业;二是扶持贫困户发展黄桃产业,为63户贫困户免费发放桃苗15000株,价值6万多元;三是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签订“订单协议”,纳入公司生产基地,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部兜底收购。富民生产贷,成为蒙阴县多项产业的源源活水。
蒙阴县在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富民集体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贷、小额创业担保贷、小微企业扶贫贴息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增信”贷、富民发展贷、扶贫互助资金等多款差异化信贷产品以及种养植保险、健康类保险两类保险产品。针对农户种养殖风险高、抗风险能力弱特点,蒙阴县还为贫困户贷款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种养殖保险等商业保险,目前已为325户贫困户借款人统一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金额1625万元,有效防范和降低了贫困农户借款人还贷的风险,提高了承贷银行对贫困农户放款的积极性。
被誉为“中国长毛兔之乡”的蒙阴县,长毛兔、肉兔存栏量700万只,是中国第一养兔大县。本刊记者在蒙阴县采访期间,一位养长毛兔五六年的合作社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听说县农商行正在为全县的养兔户开发一种新产品,兔子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死亡可获理赔。当然,县农业部门也会加强养殖技术培训。他对这个新产品很是期待,因为这将促进全县长毛兔养殖的大发展。他养兔几年来,养殖中的死亡率控制和规模扩大这两个让他最烦恼的问题,将很快得到改善。
记者随即向县农商行了解得知,目前他们正准备实行保险抵押融资,即由养殖企业或农户购买兔养殖保险,然后以保单为抵押向银行融资。目前,县扶贫办、县农商行、保险公司与益达兔业和金麦尔兔业等龙头企业之间已经形成初步合作协议。
金融扶贫的不断创新,政府、保险业、担保业的共同发力,改变了金融机构以往“嫌贫爱富”的运作模式,把金融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急需金融支持的农村。在帮助农村地肥水美、农民富裕、企业兴旺中,金融机构也将在共生模式下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菏泽:分类扶持 农户企业各如其愿
牡丹素来寓意高贵富裕,而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却因地处偏僻,资源匮乏,经济水平一直位于全省倒数。作为山东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菏泽多项金融扶贫举措成绩斐然,形成了“脱贫攻坚,金融先行”的良好格局。
为解决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资金需求,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在全省人民银行系统率先设立金融扶贫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金协办),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精准识别对接机制,构建“乡镇初选、联合甄别、统计推介、分类扶持”的金融精准识别对接程序,及“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动态调整、全面覆盖”的金融对接原则,并在全省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融资需求对接百日攻坚活动,为不同县区量身打造金融扶贫方案。
经由菏泽市金协办的指导促成,成武县支行与县扶贫办联合举办了“成武县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对接会”,与30个经营主体达成合作协议,协议金额4100万元,与260户贫困户达成了合作协议,协议金额1300万。鄄城县组织举办了“示范镇精准扶贫银企对接会”,相关银行则与支持意向企業分头签订了资金对接协议书,达成了近7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框架,直接带动219户贫困户就业。
有了强有力的制度和“大后方”作支撑,菏泽市扶贫办组织全市银行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精心打造了一批以“1+N+M”“银行+电商+贫困户”等为代表的金融扶贫模式,设计了“富民生产贷”“富民农户贷”等实用性强、办理门槛低、项目收益期短的金融产品,为贫困户脱贫提供融资服务。
“1+N+M”模式是指通过“1”家银行为“N”个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服务,鼓励引导“N”个企业吸纳“M”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16年以来,菏泽郓城县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扶持政策,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投身扶贫事业,鼓励引导创业企业向贫困村布局,吸纳部分年龄偏大、有一定劳动能力、无一技之长的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脱贫。
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碱店村民谭江卫,多方筹措14万元,回乡开办了蓝雨汽车座垫加工厂,凭着过硬质量和良好口碑,生意日渐红火,却苦于资金有限,不能扩大生产。县领导了解后,安排县扶贫办、镇政府和县农商行找到谭江卫,宣传国家扶持政策,鼓励他在座垫厂设立“扶贫就业岗”,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并帮助他申请到了5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
目前,通过集中生产和分散加工相结合,谭江卫不仅实现了企业扩大生产,而且还吸纳了碱店村及周边10余个村60多名贫困群众在厂或在家务工,短短几个月就带动了20多户贫困户脱贫。
碱店村77岁高龄的贫困户郭玉莲和老伴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如今她借助“1+N+M”模式的政策,就近在村里的蓝雨汽车座垫加工厂手工编织汽车座垫,不仅能照料老伴、料理家事,一个月下来还有1200多元的收入。如今座垫厂像郭大妈这样65岁以上的贫困户就有七八个,每人每天编织座垫的加工费能拿到40多元,年轻、体力好的贫困户最高能挣到110多元。
一家银行的贷款帮助了以谭江卫座垫厂为代表的“N”个小企业,继而带动“M”个以郭玉莲为代表的贫困户,“1+N+M”模式的“杠杆作用”应用于脱贫攻坚,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撬动了更多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无缝衔接。
另一方面,针对有发展产业愿望和能力,但苦于缺乏资金的贫困户,菏泽市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农户贷”两款金融扶贫精品,想贫困户之所想,尽力为贫困户脱贫保驾护航,并能够有效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意识。
互利共赢是当初设计、实行“富民生产贷”、“富民农户贷”的出发点和宗旨。一方面,当下企业申请商业贷款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贫困户由于受到年龄或身体状况、家有病人或孩子等限制,无法外出务工,“富民生产贷”的适时出现,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节省了部分利息支出,促进了企业发展;又能吸收周边贫困户就业打工,有效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已对定陶区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金硕农业合作、 巨野县恒丰果蔬、单县盛源香业等600多家各类经营主体发放了“富民生产贷”。
菏泽市单县郭村镇吴三庙村素有手工做香的传统。吴三庙村委会与盛源香厂合作,发挥香厂自身优势,建设盛源香业扶贫就业点,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制香,每天工资在70元以上;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则被安排包装卫生香,每天也能挣到30-50元,熟练工每天可收入60-70元。卫生香包装用工量大,且简单易学,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家也能做,非常适合贫困人员就业。2016年6月,村支书吴玉东想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走上致富脱贫之路,但因资金周转紧张,迟迟未能实现。他想到了“富民生产贷”,通过乡镇递交了“富民生产贷”申请审批表。对于能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盛源香业,县扶贫办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协调银行为其发放了4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用于扩大规模。目前,盛源香业已吸纳21名贫困人员到扶贫就业点包装卫生香,年收入可达8000-20000元,实现了贫困人员就业增收。不仅如此,该项扶贫产业还能辐射周边十几个村庄,带动周边38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惠及贫困户100多户,为该镇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更能惠泽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当属“富民农户贷”。凡是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都有资格申请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全额贴息的“富民农户贷”。为了进一步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菏泽市出台一系列便民(贫困户)政策,将申请手续简化成五步,即贫困户完成申请——所在村初审——所在乡审核——所在县复查——银行审定后,即可放贷。2016年以来,菏泽市组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贷款59.24亿元,其中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17.21亿元,直接支持贫困户13083人;针对扶贫生产经营主体累计发放42.03亿元,帮扶贫困人口6154户、17315人。
此外,菏泽市还陆续推出了“电商贷”“福万家家庭贷”“双保惠农贷”“信保扶贫贷”“林权质押”“水面经营权质押”等8个精准扶贫信贷产品,助力脱贫攻坚。这一系列政策恰如菏泽此时花团锦簇的牡丹争相吐艳,为菏泽脱贫奔小康带来沁人芬芳。
金融扶贫的不断创新、精准助力,正如一池春水,滋养着齐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