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聪明零食”聪明吃

2017-05-10

孩子 2017年5期
关键词:正餐糖果零食

零食和正餐最大的区别在于,吃零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在两餐之间补充一些营养和热量,让宝宝不至于太饿。

我们这种80、90后妈妈对零食的感情应该很复杂,因为小时候常听自己的父母说,吃零食不好,吃了零食,就吃不下饭了。所以在我们被灌输的养育理念中,“零食”和“吃饭”是对立的。

有了孩子以后,常带她参加早教班活动,老师有时会专门给孩子们一个snack break, 故事讲到一半吃些小点心,做做手工再回家吃饭。为此,我特地去向儿医请教:宝宝应该吃零食吗?会不会影响正餐?

一日三餐并不科学

儿医和我解释说,宝宝的胃很小,所以每次进食量有限,吃一顿饭无法坚持四五个小时都不饿。因此,一日只吃三餐,对孩子而言并不科学。

相反,在两顿饭之间,给宝寶吃少量零食,有效补充营养,避免宝宝太饿,这样才是更平衡合理的饮食安排。

零食添加和辅食添加一样

和辅食的规律一样,早期零食添加也是一个用固体食物慢慢取代液体食物的过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可以每减少一些奶量,就增加一点固体食物,到最后固体零食和液体零食同时增加。

吃不下饭怎么办

零食和正餐最大的区别在于,吃零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在两餐之间补充一些营养和热量,让宝宝不至于太饿。因此零食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并且在正餐之前一小时内不要吃零食。

另外,在零食的选择方面,不要选高糖、高热量的种类(比如炸薯条、糖果、糕点),这类零食本身营养密度低,还很容易造成饱腹感。

“聪明零食”有哪些

很多家长视零食为洪水猛兽,因为他们眼中零食的定义是这样的:

但其实,优质健康的零食可以是这样的:

儿医给我科普了“聪明零食”的概念——

首先,它们的营养密度很高,不会造成强烈饱腹感。

其次,它们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好处多。比如谷物麦片含多种微量元素,优质奶酪中有丰富的DHA,坚果酱和花生酱中含有优质的omega-3脂肪酸。

美国儿医协会(AAP)建议宝宝添加辅食后,只要没有过敏症状,就可以尝试坚果泥或坚果酱(为防窒息,3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整个的坚果)。

这些“聪明零食”中的营养物质,都能给宝宝一个更强的大脑,每天吃一点,就能不知不觉给宝宝的大脑补充很多能量。

根据儿医的建议,我经常给苏宝准备的小零食包括:无糖酸奶/奶酪条、新鲜切块的水果、水果奶昔、全麦小饼干、葡萄干、蔓越莓干、煮熟的毛豆、新鲜蔬菜条配坚果泥……

苏宝有段时间不太喜欢吃蔬菜类零食,我就把它们切成心形、圆形,每天配上不同的蘸料(比如牛油果泥、鹰嘴豆泥、花生酱),换换口味,宝宝又感兴趣了。

现在我和苏宝外出的时候,还常常会准备双份零食:我的和她的。玩累了,就和她一起分享,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吃糖到底该不该

苏宝两岁以前,我对她的饮食管理比较严,家里基本上不会买糖果类的零食,她根本没有见过糖。直到去年万圣节的时候,苏宝才在讨糖游戏中要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颗糖。

那是一个草莓味的棒棒糖。她尝了一口以后,脸上露出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让我终生难忘。这个棒棒糖让苏宝快乐了一整天,没吃完的部分,被她小心翼翼放在杯子里,第二天继续吃。

这件事给我的影响很深。我意识到,任何事情走极端都不好。如果吃一颗糖能让宝宝更快乐,有何不可呢?所以现在苏宝的零食,虽然还是以健康零食为主,但偶尔参加聚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我也不会制止。因为我不想让她觉得“吃糖”是很特殊、很高级、被禁止的一件事;一味限制,反而可能让孩子对糖果产生强烈欲望。

孩子会长大,吃什么喝什么,家长不可能管一辈子;但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从小潜移默化地培养。吃饱很简单,吃好却有一些学问;美国儿医的这些建议,有助于把握6岁前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养育更聪明的宝宝。

猜你喜欢

正餐糖果零食
零食知识知多少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雨季里的糖果湖
零食不能乱吃!
印度人不爱正餐好零食
承诺,不过是甜品
承诺,不过是甜品
零食,也要悠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