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7-05-10杨宣旺
杨宣旺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杨宣旺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让学生三年内学会一个体育项目、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并终身享用”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与实施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高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
0 前 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宗旨是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1]。在这一精神导向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让学生三年内学会一个体育项目、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并终身享用”的体育课程观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经过4 年多的实践和完善,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建构出以课堂体育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成果受到《温州商报》的深入报道。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践及其效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近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现状等方面的论文、资料,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发放给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4级的在校学生580份,回收有效问卷 538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71%;其中男生358 份,女生 180 份。
1.2.3 专家访谈法。在获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体育中心主任及一线体育教师就体育课教学现状、课程设置以及今后的改革设想进行访谈,获得指导性研究意见。
1.2.4 数理统计法。对获取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比较,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是依据体育的本质、体育教育的功能及社会对培养人的整体要求形成的,是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2]。《纲要》的宗旨是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依据《纲要》中“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和当前体育课改革的需要,确立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最终目的。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及评价体系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及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给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弥补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拓宽学习途径。
2.2 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目标
为贯彻落实《纲要》及本院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针对学生课后锻炼兴趣不高和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在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新模式。该模式将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把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综合的体育教学模式。使本院体育工作能围绕培养目标有序地进行。具体目标如下:
2.2.1 知识目标。掌握现代高职体育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综合能力。
2.2.2 能力目标。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特长和保健方法,熟悉运动规则与裁判方法,能组织基层比赛,具备多项体育项目的赏析能力,具备一定的耐力、力量、速度等素质,为从事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2.3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强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高尚的团队精神,为将来就业提供良好的身心素质条件。
2.3 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整体设计思路: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生体育”的教育观念为基础,以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为出发点,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体育社团开展的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并根据我院学生体育与健康水平的基本情况,第一学期开设《体育与健康》基础课程,第二、三、四学期在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的基础上开设《体育与健康》选项课程,针对一、二年级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程(体育保健课学生要凭医院证明申请)。此外,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师资开设运动项目特长班和兴趣班(面向大一至大三的全体学生开设的体育公选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可以使学生形成“基础+专长”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体育基础课按原教学班级上课,保留管理的优势;体育选项课则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及师资等实际情况,采取分模块菜单式选课办法,在第一期末学生在固定的模块里自行选择选项课程,在组织形式上打破班级的界限,不同班级的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编班;体育公选课选派专项突出的教师进行教学和辅导。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要求修完四学期的体育课程、通过三学年的体质测试和完成规定量的课外体育活动,必须获得规定的3个学分。这样就形成了相对比较优化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衔接,全面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好地达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体育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情况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构建了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结构。具体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
2.4 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
2.4.1 体育运动队建设“精尖化”。学校运动队涵盖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游泳、舞龙舞狮、龙舟等多个项目,采用优势竞技项目带动,常年坚持训练。近年来,运动队在全国、省、市赛场上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田径队、篮球队、羽毛球队、游泳队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多枚金牌。在体育运动队建设方面,不断加强体育运动队管理,制定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队管理制度,规范运动队管理,提高运动队训练质量,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运动队经费及设施设备投入;近年来,多名教练担任省、市体育赛事的裁判工作,提高了教练员和裁判员水平。竞技项目以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辐射群众性体育活动,带动了一大批同学走进操场,坚持每天锻炼1h。
2.4.2 体育社团活动“普及化”。注重发挥体育社团优势,向学生推广普及全民健身理念。体育类社团是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具有覆盖范围广、参与程度高、传承效果好的特点,培养了一批体育特长生和体育骨干。目前学校拥有十余个学生体育社团,体育教师投身于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为社团提供场地和技术指导等服务。舞龙社团、武术社团、跆拳道、温州南拳社曾多次获得校内外奖励和媒体关注,已逐步成为品牌体育社团,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2.4.3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多元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创新性、开放性、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以点带面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下系指导各体育兴趣小组,制定学院系列赛事和“阳光体育”活动计划,指导各系兴趣小组承办相关赛事,鼓励学生通过自觉体育活动和参加全校的体育赛事活动,切实提高身体素质,整合全校师生的力量营造阳光体育新环境。
2.5 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及考核内容的需要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整体评价体系见(图2)。该评价体系中考核内容的选择既考虑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又兼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在评价学生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状况、体育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表现的比重,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在考核方法上强调从发展的视角,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进步,将学生体育基础与提高的幅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从而起到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具体考核项目及分值见(表2)。
图2 课程整体评价体系
表2 课程考核评分表
说明:由于个别体育项目的特殊性(基础课、保健课等),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分值比重可根据该项目的要求自行制定
2.5.1 考核结果。
2.5.1.1 学生成绩每学期进行综合评价,实行百分制,每学期成绩及格(≥60分)的学生获得该学期必修的0.5学分,成绩不及格(<60分)的学生参加学院安排的正常补考,补考成绩及格(≥60分)的学生获得该学期必修的0.5学分,补考成绩不及格(<60分)的学生应重修该期的体育课。
2.5.1.2 每学期缺课三分之一及以上(含事、病假)的学生均应重修该期的体育课,考试过程中替考、代考的学生一经发现,取消参加本学期体育考试的资格,不得参加学院安排的正常补考,两者均应重修该期的体育课。
2.5.1.3 学院各体育运动队的队员,学期初完成注册,可以不参加该学期的体育课学习,完成教练安排的学期训练内容,教练员根据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和训练效果给该运动打分,分数作为学生本学期的体育成绩,成绩及格获得相应的学分。
2.5.1.4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体质测试,成绩及格获得学分0.5学分(体育保健生凭医院证明免测)。
2.5.1.5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学分0.5学分,获取学分(0.5学分)的途径如(表3)所示。
表3 课外体育活动学分获取途径
备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竞赛0.5学分,同一赛事获取学分取最高分,不累加,不同赛事获取学分可以累加
2.6 实践效果
2.6.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通过近年来实践和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及对体育课的满意度都有极大的提高。
2.6.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各体育兴趣小组业余活动丰富多彩,将更多的学生“引”出宿舍、“导”离电脑、“请”进操场;体育社团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特长和培育体育骨干;学院各体育运动队管理规范,训练科学,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6.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院系列体育赛事和“阳光体育”活动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觉体育活动和参加全校的体育赛事活动,切实提高身体素质,整合全院师生的力量营造阳光体育新环境。
2.6.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近两年我院体质抽测合格率分别排在省高职院校第四名、第五名,连续两年合格率温州高校第一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须以《纲要》为宗旨,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在确定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课程构成要素进行优化设计。
3.1.2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但任何一种体育课程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3.2 建议
3.2.1 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需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有序发展,应加强体育运动队、体育社团、兴趣小组的建设,应积极培育一批体育骨干从而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2.2 高职院校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需要建立课外网络课堂。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接受能力也是快慢不一。因此,可以开设网络课程,拓展体育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堂将上课时没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这种形式既可以确保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又可以避免课堂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和基础差的“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
[2] 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73-77.
[3] 赵桂生,索艳军,陈其林,等.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1):22-24.
[4] 任聪.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123-124.
[5] 李鸿斌.青海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92-97.
[6] 庞照允.“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25(2):115-117.
[7] 张勤.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04-107.
[8] 尹念龙.“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行为的阶段性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4):119-123.
[9] 李桂英,钟玉琳.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初探[J].体育科技,2015(27):25-27.
Practice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Model of “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Integrated”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YANG Xuan-wang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 325006,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e Outline of Teaching Guidance for the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o cultivate a complete human purpose,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 sport in three years, master a sports skill, fall in love with a sport and enjoy life”. Taking “health first” and “lifelong spor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from the guiding ideology,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ass” integration mode of PE curriculum course content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prov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model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exercis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students, enrich th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cultural life.
higher vocational sports;“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2017-03-01
杨宣旺(1979-),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004-3624(2017)03-0075-06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