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跆拳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研究*

2017-05-10黄华生邓启烈

运动精品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跆拳道实验组

黄华生 邓启烈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跆拳道最初开始于朝鲜,并且于二十世纪中叶逐渐流行,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并且逐渐受到青年人的青睐,已经在全球广泛的流行了起来。现在全球已经有接近两百个跆拳道会员国家,并且有接近八千万的人群密切接触过跆拳道运动。可以看出当今跆拳道已经是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的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并且还是全球青年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在该体育项目的练习中逐渐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核心力量训练,但在我国打跆拳道的人员的日常练习中,核心力量训练却并没有被正确认识,往往在该体育项目的练习中被忽视。然而该体育项目需要良好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而通过核心力量练习可以提升这些身体素质相关的数据,因此核心力量练习也是进行该体育项目的人提升技术能力和身体各种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对打跆拳道的人的“核心力量训练”来开展分析和总结。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用广西桂林体校跆拳道专业队十六名人员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名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年龄等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n=8)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课题的需要,查阅了近年来关于跆拳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等于其有关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进行了和整理分析。充分了解跆拳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研究状况和最新资料。

1.2.2 实验方案

1.2.2.1 实验时间

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期间按照每星期训练2次,每次训练2小时,共训练32学时。

1.2.2.2 实验地点

广西桂林市体校跆拳道道馆。

1.2.2.3 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验前,首先要对训练者的进行身体协调性、速度力量、肌肉耐力和极限力量上的测试,以便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1)身体协调性:通过站立测试来判断其身体协调性,即让运动员一只脚浮空后,然后实验者喊闭眼后,运动员立马进行闭眼,并且除了单脚触地外不能接触任何物体,同时实验者开始计时。在运动员触地的脚移动或者其他部位接触物体后,记录持续时间,共进行3次选取其中最长时间。(2)速度力量:需一人带上护具进行协助。记录运动员在十秒内右脚连续进行踢脚靶的动作的次数。(3)肌肉耐力:运动员呈正常站立,然后实验者喊开始后,运动员开始进行高抬腿动作,实验者记录运动员一分钟高抬腿所做的次数,共进行2次选取其中最大次数,两次间隔半小时。(4)极限力量:在运动员自身状态最佳的情况下,让运动员进行卧推测试,在进行测试时需注意有人对运动员进行保护避免受伤。(5)在本实验过程当中,每一个运动员均要在一样条件的场地和一样水平的跆拳道教练的基础下来施行力量练习,并且练习的东西、环境和时间均要一致。但是在本实验过程当中,已经分为两组的运动员的力量练习内容却不一样,分别是核心力量练习和传统力量练习,并且力量练习以外的剩下的练习内容保持相同。

1.2.2.4 训练方案

在进行该体育项目的时候,重点是通过下劈、后旋踢、横踢、双飞等相关动作获得优势,相关动作的发挥,均需要下部肢体的力量来进行帮助,并且对身体的平衡性有很高的要求。人和核心力量水平,会直接的影响到身体的稳定性,由此核心力量是发挥跆拳道技能的前提所在。为证实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影响,本文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不同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具体训练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方案

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练习:由于该训练的练习内容的特殊性,因此在核心力量练习实施的时候对练习动作的标准要求非常高,必须得在标准的练习动作的前提下来施行练习。由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以体现,所以训练效果需要用改变训练内容和动作标准这种形式来进行掌握。在训练动作上,一般是由单一到复杂,由缓慢到迅速,这种变化是在训练动作标准前提下进行的。训练动作是按照少量多次来进行的,一共6个动作。

表3 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

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练习:除了练习的东西不一样之外,本组学校的练习负荷、练习方法和另外一组一样。在对照组的8名运动员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6个动作进行训练:(1)俯卧撑;(2)引体向上;(3)仰卧起坐;(4)高抬腿;(5)蛙跳;(6)短距离冲刺。和实验组一样,也同样的分四个阶段来进行训练,所用的训练方法也是这三个,循环训练、分组训练乃至短时的重复训练。

1.2.3 数理统计法

经过EXCEL进行对数据处理和SPSS 19.0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差异P< 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协调性“核心力量训练”

表4 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闭眼独脚支撑结果变化(n=8)

身体协调性是指运动员对自身各个肌肉群和骨骼的掌控下,是否能做到协调一致的能力。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包括下劈、横踢、高抬腿等这些动作,要是没有一定的身体协调性支撑的情况下,比较难以完成。而核心力量训练是人核心部分肌肉群协调合作下的训练,在训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机体的平衡控制水平,随着训练的逐步深入,训练动作向着复杂发展,训练动作要求运动员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和机体的协调能力,这让运动员能极大地锻炼了前庭器官,提高了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而对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或者平常训练中,无论挥拳和踢腿都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使得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下降,所以要求跆拳道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身体协调性。本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前跆拳道运动员闭眼独脚支撑训练的次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实验后跆拳道运动员闭眼独脚支撑训练的次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比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水平。

2.2 速度核心力量训练

表5 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10秒快速前踢结果变化(n=8)

速度力量即为跆拳道运动员于施展各种技术动作时,在保证技术动作力量的同时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速度力量在跆拳道的运动里边,可以说是比较关键的点所在,因为相差几秒的速度时间之中,就很可能的成为突破的点。所以在跆拳道的运动中,常常以10s快速前踢,来把这个速度力量给提升上去。因此,10s快速前踢是跆拳道训练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技术动作,这个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起到一定强化,同时也是反映跆拳道运动员下肢力量、速度的一个指标。本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前跆拳道运动员 10秒快速前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 > 0.05)。但实验后跆拳道运动员 10秒快速前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能够加大了跆拳道运动员的 10秒快速前踢力量速度,对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身体素质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相比之下,虽然对照组也在训练以后,这个 10秒快速前踢有了进步,但是进步的幅度不是很明显。

2.3 肌肉耐力核心力量训练

表6 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连续高抬腿结果变化(n=8)

肌肉耐力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持续性高强度的运动状态下肌肉所能维持较高水平的能力。对于跆拳道运动员而言,肌肉耐力的素质情况。由于跆拳道比赛或者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肌肉运动,因此需要跆拳道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肌肉耐力来适应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肌肉运动,保证在比赛或者训练中能够维持较好的身体状况。跆拳道运动员肌肉耐力可以通过连续高抬腿次数来反映,这个也是跆拳道运动中的技术指标之一。本研究发现,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连续高抬腿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也就是两个组的肌肉耐力水平没有差得很大,然而不同的是,实验后跆拳道运动员实验组连续高抬腿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这样的情况下,所表明的是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可以非常的显著提高跆拳道运动员肌肉耐力。同时也表明采用连续高抬腿方法训练对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具有重要的帮助。对于这样的训练效果,应该要考虑把核心力量的训练,用作是给跆拳道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发展的一个方案。

2.4 极限核心力量训练

表7 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卧推结果变化(n=8)

由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侧重点主要在于人核心部分的骨骼和肌肉群的协调运动中,所以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强度一般比较低,对极限力量的训练并不尽如人意。而极限力量是指运动员在自身最佳状态下肌肉所能发挥出的最大力量,在极限力量发挥的情况下,跆拳道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强的战斗力,在比赛之中极限力量发挥,那么对应的就是高水平赛绩的一个发挥。在查阅文献中了解到,后卧推是测量运动员极限力量的一项重点指标,本研究发现,实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卧推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实验后跆拳道运动员实验组卧推高低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表明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效果并没有传统的力量训练的实验效果好。同时也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方案还要有待进一步改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核心力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各个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都有着很明显的效果,并且和传统力量训练相比较在训练的目的和方向上各有侧重点。

3.1.2 在身体协调性、速度力量以及肌肉耐力方面,经过长时间的核心力量训练后跆拳道运动员均有着明显的提高。而传统力量训练则在这三方面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远远不如核心力量训练。

3.1.3 由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殊性,核心力量训练对极限力量的帮助收效甚微,而传统力量训练的练习强度比核心力量训练更高,因此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相比极限力量的提升更高。

3.1.4 对比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能够起到的作用乐观一些。因此推荐让跆拳道的运动员,在最原始的传统理论训练的时候,增加核心力量训练这一部分内容。

3.2 建议

3.2.1 进行运动员日常核心力量训练

如今很多体育项目训练之中,虽然核心力量用得很多,特别是羽毛球训练、足球训练等诸多训练,但是在跆拳道训练,重视不是很高。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往往都是跆拳道的动作。由此建议,跆拳道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也加入核心训练此部分,当做是日常训练的一个部分。因此需处于跆拳道训练过程时科学地将核心力量训练和以往的传统力量训练相互联系总结,使其能更有效率的提升跆拳道运动员的能力,有助于跆拳道运动员。

3.2.2 核心力量训练不可揠苗助长

核心力量的训练对跆拳道者来说虽然是有好的效果,但是这个效果不是马上的显示出来,而是要慢慢增强,得出训练效果。而且由于核心力量训练是锻炼运动员的核心部分的肌肉群和骨骼,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量积累,训练才能看出效果。因此跆拳道教练需要有耐心的计划和安排一个长远的、持续性的训练方案,切不可急于求成。由此建议,先是在训练的负荷量上,由少到多,比如一开始训练2—3组,后慢慢增加4—6组,再到6—8组。在训练的内容上,也从最初的2—3个的训练内容,慢慢增加到4—5个的训练内容。在身体有了慢慢的适应后,再逐步增加训练的量,这样不仅能够累积力量训练效果,也不至于出现过度训练而带来的损伤情况。

3.2.3 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取长补短

要把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相互总结、取长补短,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完善的训练计划。一方面不能忽视核心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其夸大而导致训练内容的不平衡。由于核心力量训练在跆拳道训练中刚刚发展,所以需要教练多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核心力量训练不仅有专业性的科学合理,也符合实际的训练情况。使其能更有效率的提升跆拳道运动员的能力,有助于跆拳道运动员。

3.2.4 结合跆拳道技巧的核心力量训练

由于每种体育项目,对于运动员相应部位力量的需求全然不一样。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其运动本身也有自己的技巧,所以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结合跆拳道的特性进行灵活训练。比如,在进行核心力量同时,配合跆拳道的下劈、踢飞技巧。

3.2.5 制定多元化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

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是多元化的情况下,所能够得到的效果也就好了很多,训练者不至于因为训练的单调,而缺乏训练热情。所以,建议进行全面的跆拳道的核心力量训练。正如此次训练方案的设计中,除了常用的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还应该配以一些蛙跳、瑞士球相关动作训练。

[1] 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9):97.

[2]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19-1121+1131

[3]Bill Foran,袁守龙,刘爱杰译.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85.

[4]刘爱杰,李少丹.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4-6.

[5]肖和伟,陈建兴,谢明秋,等.核心力量训练在男子标枪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3-45.

[6]《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35.

[7]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5):105-109.

[8]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9]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19—29.

[10]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09-511.

[11]李海肖.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训练跆拳道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跆拳道奶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嘻哈跆拳道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践探讨
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