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糊涂是爱,糊涂也是艺术

2017-05-09张用友

速读·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艺术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貌似糊涂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宽容、理解和信任。它是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助推器,日常班级管理的黏合剂,约束能力差、叛逆学生管理的润滑剂,亦是突发事件处理的缓冲器。它是清醒和睿智,是一种教育的至境。

关键词:班级管理;糊涂;爱;艺术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与挑战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所面对的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以前质朴、勤奋、好学、有理想追求的学生,而是在物质生活极度繁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的学生。他们中许多人个性张扬,思想新潮,学习缺少了动力,人生缺少了目标。面对这样一种群体,班主任以前的管理方法“婆婆嘴,勤快腿,鹰隼眼”在多数情况下已经不能凑效了,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引起班主任和学生的对抗,这样班级管理的成效就无从说起了。然而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直在实行着,也一直被认为是合理的,甚至还会得到一些教育管理者的肯定与赞赏。其实这样的班级管理与新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要人性化。班级事务很少有原则性的大事,如果件件明察必将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糊涂”一点,这里的“糊涂”并非真正的糊涂,并非是对学生的放手与骄纵,而是“看似不管”实则“放而未放,松而不松”,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宽容、理解和信任。在班级管理中,糊涂是爱同时亦是艺术。

一、糊涂是爱

班主任对犯了无关紧要的错误的学生不妨糊涂一些,这样他就会认识到班主任对他的宽容与爱,在心底与班主任产生亲切感,从而愿意与班主任交流,这就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了个好头。对时常犯错误的学生不能抱有偏见,要充满热情、爱心与耐心。班主任在心里千万不要认为有过错的就是坏学生,不可救药。学生正处在身体的成长时期,心理的成熟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期,思想还没有完全定型,处事有些盲目性,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并不可避免地犯些错误,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规范和影响下,完全有可能重新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可以适当地糊涂一点,使他体会到班主任老师的宽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理解班主任一颗糊涂的爱心。正是这充满爱的“糊涂”艺术起到“帆扬五分船便安,水注五分器便稳”的教育效果。

二、糊涂在班级管理中是一门艺术

糊涂是讲究时机和限度的,它是一门艺术。

首先,糊涂,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助推器。在建设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批作风正派,有组织活动能力,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骨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有一定威信的集体领导核心。作为班主任,應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教师的品德修养、治学态度、生活作风等人格力量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既要有敬业奉献、廉洁公正、大公无私的高尚操守,又要有善良诚实、宽容谦虚、热忱和蔼、克己自制、勤奋坚毅、朴实乐观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作风严谨,生活检点,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春风化雨式的教育,从而使他们也养成高尚的人格。但班级永远像浩瀚的大海“波澜”不息。班主任站在师生之间重重的“波澜”里要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和勇气。在处理各类问题时,班主任可以糊涂一些,这种充溢着爱、理解、尊重的糊涂是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气氛的助推器。心理专家认为,爱的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兴趣、爱好、信念、追求、毅力、理想等非智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用实验证明:教师教育有方,像慈母般对待学生,95%的人可以成为好学生,而5%是先天不足。由此看来,真挚的爱的巨大力量。因此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使其自觉配合班级的管理工作。

其次,糊涂,日常班级管理的黏合剂。在平时的教育中,经常碰到老师和学生为了一点点小事儿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的尴尬场面,这时候,如果教师能退一步,或许就会海阔天空,风平浪静了。许多事儿用不着和孩子斤斤计较,因为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伴随着错误的:犯一个错误,认识一个错误,改正一个错误,从而走向成熟懂事儿。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要学会“糊涂”,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孩子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儿就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卫生状况很差,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干净后,第二天总有一些学生喜欢往地上扔废纸与垃圾,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的。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再三强调要求大家保持教室的干净。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仍有一些调皮的学生故意往地上乱扔垃圾。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一盯一”的“死盯法”同学间互相监督谁被别人看见乱扔废纸就罚他扫地一周。这样一来学生的时间不是花在学习上而是成天盯着别人是否扔废纸了。更有一些喜欢搞恶作剧的同学还故意悄悄地把废纸扔到别人的座位下有意让别人受到惩罚。看来这种办法只能以失败告终。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故意装糊涂。当我再一次走进教室看到班上的垃圾与废纸时,我既不呵斥也不穷追是谁扔的而是像没事一样在不经意间,自己拾起来扔进垃圾桶,一连几天我都这样做,到了班上看见废纸就捡起来,看到黑板没擦就自己擦,看到桌椅不整齐就排放整齐,不再对他们大呼小叫严厉批评,只当没发生这样的事。班上的一些班干部开始坐不住了,他们见班主任主动以身作则,也都不好意思起来,也开始自觉地捡废纸、垃圾了。慢慢地大多数同学都能看见废纸就捡起来那极少数的“调皮鬼”也被感化了,不好意思再乱垃圾了,卫生状况就这样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糊涂这种班级日常管理黏合剂的作用,再次显示出它的魅力了。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有时对于学生的一些小毛病不要过于较真,因为他们都是孩子。我们应该给他们自我省悟、自我改正的机会,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不妨糊涂一下。

第三,糊涂,约束能力差、叛逆学生管理的润滑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自我约束差和极其叛逆的学生,这类学生班主任对他说教根本就听不进去,有时还会和班主任对着干。对待这样的学生既不能硬来,也不能只盯着缺点。如果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曾遇到许多这样的学生,上课时要么小动作不断,要么讲话,要么偷偷玩手机,很少认真听课或做作业,任凭如何说教都无济于事,反正就是改不了。教育一下最多好一两天,又故伎重演,最后只好采取“严防死守”的措施。上课时只要不遵守纪律,就点名,如还不改就大声指责、呵斥直到罚站。甚至还让班上最安静、成绩又好的学生坐在其周围,以期达到感化的效果。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被感化,还影响了别人。所有的办法都用过了,但没有一点成效。最后静下心来思考对于这样的学生该如何进行教育。是时候换一種教育方法,不能再用“严防死守”了。就想到了糊涂法。当这类学生犯错误时,故意装作没看见,也不去大声制止、呵斥,当然也不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其实仍然在暗暗地关注。久而久之在貌似糊涂的管理模式下,逐渐改变了以往那些不良的习惯。当私下交流时,这类学生往往会说以前老师总是不放过他,就产生了逆反心理,现在这样的管理给了充足的自我改过空间与机会,毛病就自然而然地改掉了。貌似的糊涂在班级管理中展现了很大的威力,它是约束能力差、叛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润滑剂。

最后,糊涂,突发事件处理的缓冲器。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品性、习惯,但尽管如此突发事件还是会常常光顾。面对突发事件班主任必须头脑冷静,要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位教育者,应不失师者的修养、气度,要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如果凡事都追根究底、针锋相对,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僵局。布贝尔说过:“与学生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班主任应以宽广的胸襟,包容学生的缺点。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期,极易为情绪所左右,作为班主任切不可动辄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冲动行为。当我们在“糊涂”中,一如既往地尊重、热爱学生时,学生才会内疚、自责,并将这种自责化为改正错误的力量。

事无巨细,斤斤计较、一律顶真,表面看起来挺精明,殊不知实际上是大愚蠢,往往因小失大。表面上看起来糊涂,啥事也不计较,和善易处,但遇原则问题则毫不含糊,据理力争,有理有利有节,这是大智慧者。班主任的糊涂是对学生的关爱、宽容、理解、平等和信任。它是清醒和睿智,是一种教育的至境。

参考文献:

[1]李智.水至清则无鱼.

http://www.hbczyizhong.cn/Article/dyzx/bzrgz/200708/472.html.

作者简介:

张用友,副教授,江苏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艺术
纸的艺术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