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2017-05-09孙仕燕
孙仕燕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在语文方面,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当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如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各方面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尤其是自主学习上,其自主性较差。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可塑性强,因此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就具有必要性。另外,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小学生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其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一)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动力。在应试教育模式的主导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内容缺乏创新,因而课堂较为枯燥,使得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因此,由于兴趣的缺乏,使得学校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导致使其难以养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贪玩,在学习方面精力难以集中,大多学生不愿意去学习。另外,还有很学生在课堂不认真听讲,喜欢玩玩具。这些情况都使得学生在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也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增强教学的新颖性。另外,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激情。教师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适当地布置任务,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书目,使其通过自学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增强其自身的自豪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结论
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得更多地知识,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初始阶段,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进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更应该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蒙成,朱苏.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J].江蘇教育研究,2011(19).
[2]潘爱.学会自我监控进行自主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