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几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5-09张慧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张慧

摘 要: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外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知识作为语言的内涵,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小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路、说定义定理、说公式法则、说算理方法等内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空间与几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来;而语言能力又影响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空间几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和氛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帮助学生掌握说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关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以旧论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几何知识的显著特点是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和认知策略,对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把要探讨、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有效地转化。不但借鉴前面图形的计算方法,还要借鉴前面研究图形的一些学习策略。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都贯穿了这一学习策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方格纸上,通过数方格发现两个图形一样大,同时通过“重叠比”的方式,很容易地发现“多一个小三角形”和“少一个小三角形”的现象,指导学生进行拼剪,直观呈现转化过程,最后通过议一议的方式探讨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两种图形的联系,二是怎样用这个联系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第十册确定位置时,先让学生回忆、交流第二册中“找座位”时是怎样确定第几组第几排的,再引导学生用“列”和“行”来表示位置,进而组织学生探讨数对的表示方法。这样“以旧论新”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事半功倍的功效,对于发展学生数学语言思维和交流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与语言交流相结合

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让学生用语言把做的过程表达出来,学生不但经历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与语言交流相结合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的一大显著特点。通过操作为语言思维提供表象支持,通过语言交流加深对空间与图形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如教学“角的度量”时,通过做活动角,让学生总结出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是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通过把两个三角板上的直角拼起来组成一个平角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得出平角的度数和平角与直角的关系;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时,通过三角形的2次平移,要让学生清楚、准确地表述操作过程,在理解平移方法时,还要体会两次平移的逻辑顺序,用“先……再……”这些关联词准确地表述按先后顺序平移的方法,达到“言行一致”的目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交流的逻辑性。

三、问题探索与交流相结合,“在做中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材中许多重要的结论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这就为学生留下思考与探索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对问题的自主探索与讨论交流的機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去发现、总结、交流这些结论或方法。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过平面上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等结论,教科书中都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安排了相应的课堂练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去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这些结论。又如,在第十二册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中把侧面积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应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剪一剪的方法,可将圆柱的侧面积转化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通过观察、思考、探讨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数学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的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主动探索、积累数学活动与交流的经验。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实现“在做中说”数学而发展数学语言交流能力。

四、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但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理解空间与图形知识。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合作学习的内容,能保证学生全面地合作、讨论、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与要求,创设能够引起合作与交流需要的情境,以激励学生主动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要安排足够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时间,以保证学生的合作、讨论、交流落到实处;三是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与自主探索与交流有机结合,通过合作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索、更深入地交流。例如教学“谁画的更大”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本上量出三个角的大小,交流量的结果,逐一说出每个角的度数,并指出谁画的角大。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还有其他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吗?进而判断哪个小朋友说的对。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刚才的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时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边画的越长角就越大吗?”“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并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发现的规律。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有机结合去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也让学生懂得大家合作与交流更容易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在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