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半成品·替代品
——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三部曲
2017-05-09沈月香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董浜幼儿园
文/沈月香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董浜幼儿园
成品·半成品·替代品
——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三部曲
文/沈月香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董浜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认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一般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游戏材料,正是这样的几把钥匙,鼓励着幼儿独立自主地去探究,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得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活动区中,材料的投放成为影响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提供体现不同年龄段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能让幼儿自发地通过游戏获得发展,更是促进游戏发展的驱动力。
一、精致成品玩具,促进幼儿游戏行为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而他们的游戏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模仿和摆弄阶段,尚不会利用废旧材料来自制玩具。因此,精致的成品玩具以其鲜艳的颜色、精致的造型、悦耳的声响等深深吸引着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首先,精致成品玩具可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开设了新的游戏区域——城乡公交228。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老师自制了一个形象非常逼真的方向盘。游戏开始了,扮演小司机的君君一下就握住方向盘开车了。他的举动马上吸引来很多男孩子,纷纷抢着学开车。大家不断对司机说着:“我要去方塔东街!”“我要去虞山公园!”“我要去尚湖!”游戏开展得既热闹又井然有序。记得我以前也曾经让幼儿以一个圆形呼啦圈代替方向盘,结果他们有的把它套在身上玩套圈游戏,有的把它放在地上玩滚圈游戏,并没有真正将之想象成小汽车的方向盘,但这次投放的一个形象逼真的方向盘却很好地激发了幼儿扮演小司机的兴趣。可见,越是形象的材料越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适合小年龄幼儿的游戏需求。另外,我们在娃娃家用洗衣机的外包装纸盒、彩色即贴纸、把手等制作了逼真的衣柜,用塑料水龙头及包着白色亮光纸的饼干盒制成的组合式洗手池等,孩子们非常喜欢,经常能看到他们在这里洗菜、洗手,玩得不亦乐乎。而理发店中,小巧逼真的梳子、剪刀、推子等理发用具,毛巾、洗发膏等洗涤用具,理发师用的小围裙、顾客用的小围兜等角色服饰,都能充分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其次,玩具的分阶段投放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应该提供更多的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形象化玩具,但一下子呈现过多的材料又容易让幼儿注意力分散,不利于游戏的深入,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分阶段投放各种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只提供娃娃、衣服、食物等物品,那么相应地,幼儿的游戏就只能停留在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情节上,等新鲜感一走,孩子们就会无所事事地摆弄那几样玩具。这时,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材料,来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于是我在游戏前引导孩子们讨论:家中买来的菜会放在哪里储藏?凭着孩子们对现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新想法:“老师,我们家买回来的菜都放在冰箱里。“我们家的冰箱里也一直有好多的东西,还有蛋糕、水果呢。”“我们家也有冰箱,可是这里的娃娃家里没有”……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一只精致的仿真冰箱在娃娃家安家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丰富的材料能很大程度地满足孩子们对游戏的需要。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和孩子们讨论娃娃家中需要添置什么新家具:电磁炉、豆浆机、调味盒、吸尘器、拖把、冰箱里的事物等,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材料收集,大家把家中的闲置不用的瓶瓶罐罐洗洗干净带来了,生活中原本不起眼的自然物也带来了,既丰富了我们的游戏材料,更深化了孩子们的游戏内容。可以说,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戏行为的多样性。
皮亚杰曾经提出理论:“幼儿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对幼儿来说是打开他们智慧大门的钥匙,材料的投放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逐步地丰富和及时地更新决定着游戏的开展是否能满足幼儿的种种需求,是否给幼儿带来真正的收获。
二、投放半成品材料,发展自主探索组合
一段时间后,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已由简单的跟随模仿发展到主动积极地参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对游戏材料单纯的摆弄,此时正是增加半成品材料的最佳契机。为此,我们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供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以适应幼儿不断提高的游戏水平的需要。
1.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的材料。
陶行知曾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孩子”。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积极地动手,游戏区的材料提供也由原来精致的成品玩具改成各种可供操作的半成品玩具,孩子们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例如小吃店中经常能看到的关东煮,已经熟悉游戏材料和规则的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按顾客要求出售一串串食品这种简单机械的操作活动,此时给他们提供各式肉丸、豆干、鹌鹑蛋、竹签等,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根据顾客的需要自制一串串小点心,就能充分激发出幼儿的探索性。而小吃店中的各式小点心也只提供少量成品,却有很多颜色各异的橡皮泥、彩色纸、海绵片、细竹签等材料,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各式点心。他们在两片海绵之间夹上各色彩纸做成汉堡包,用橡皮泥搓成小圆球插在细竹签上做成各种关东煮的食材,在卷成筒状的纸条外包上红色塑料纸充当火腿肠……这些都是充分具有操作性的材料,因为在制作各种点心时,幼儿要不断地思考如何制作点心的各个部分,汉堡的次序怎么安排,如何让各种点心更美观,以吸引小顾客的眼光等问题,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就不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2.根据游戏发展,随时调整游戏材料。
大家都知道,新材料投放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此时,教师就要注意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例如:随着秋季的到来,我们的开展了主题“伞的世界”,孩子们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伞状植物,有了这样一个前期经验,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你们去过菜场吗?菜场中除了和我们游戏区一样的蔬菜外,还有什么?大家最统一的意见:菜场里有许多像一把把小伞的菌茹类食品,大家开始有了在菜场增加出售菌茹的想法。但新鲜的菌茹时间长了容易腐烂,画出来的菌茹又是平面图形,失去了菌茹的立体感,然后大家又开始商量寻找既不会烂掉又能与真实菌菇有相同质感的替代物。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都认为用我们平时制作投掷球的报纸来制作菌茹,而且能根据涂上的不同颜色和团纸球的大小来做成各种不同的菌茹。于是,废旧报纸,颜料,还有扎紧纸球的线团也加入了菜市场的后台。咋一看,还真的很像,菜场的生意也由此好转了起来。同时,我们还在游戏中投入了电子券,可以让幼儿进行“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孩子游戏的兴致更高了。
可见,在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提供材料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鼓励幼儿熟悉材料,引发游戏行为是游戏初期的目的;鼓励幼儿探索,深入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中期的思路;后期则鼓励幼儿主动设想并努力实现之。
三、设置材料自选区,实现多元教育价值
著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实践证明,幼儿动手实践机会和创造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成人提供的玩具和材料制约着幼儿创造和创新素质的发展。为使幼儿真正成为材料的主人,同时满足孩子们日益发展的游戏需要,我们建立了材料自选区,将原先要分类投放到几个区角的材料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内供幼儿自由选择。实践证明,创设材料自选区,有助于幼儿打破区角界限,创新材料玩法。
例如:有一次孩子们吃完水果后剩下的柚子皮,我觉得扔掉太可惜,一时又想不出可以放在哪个游戏区域,就把它们进行烘干消毒处理后放在了自选材料区。没想到一到游戏时间,大家就发现了材料区的这些新成员,有的孩子将已经处理好的柚子皮拿到理发店,戴在头上当烫发工具;有的孩子将五彩泡沫球插到柚子皮上,卖起了“冰糖葫芦”;有的孩子用网袋把柚子皮装起来,在水果店中出售……受孩子们的启发,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动手,将原来普普通通的柚子皮,做成了精致的烫发头罩、形象逼真的冰糖葫芦……材料区的设置,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养成了主动寻找替代物,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在设置材料自选区时,我们从方便整理和取用出发,将材料分类摆放。我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5L的空油瓶,剪去上半部分,做成一个个材料桶,里面摆放不同的物品,如彩纸箱、碎布箱、塑料制品箱、纸制品箱等。一目了然的摆放方式既方便幼儿拿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又能让幼儿创造性地综合利用各种材料,还有利于幼儿自己整理,增强自理能力。
在游戏材料自选区的整个设置过程中,我们重视了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过程的体验价值,更重视了游戏材料与不同孩子的多元碰撞,使孩子们在不同玩法的自由探索中获得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游戏区就是为了教育而主动创设的,经过教育价值筛选和重构的游戏空间,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努力从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出发,为孩子们创设自由开放的游戏区域,更重视了材料提供的年龄特点,从成品、半成品到替代品,不同的游戏材料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需要,有效地推动了幼儿游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