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三点”凸显课堂有效教学
2017-05-09陆利峰
陆利峰
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音乐”为宗旨的,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往往只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学中往往只是硬性地灌输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繁琐的理论知识,让孩子们去枯燥乏味地练唱歌谱,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很准确地演唱歌曲,不会出现走音跑调的现象了,从而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久而久之却往往会导致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厌恶甚至是畏惧,特别是对练唱歌谱部分有的甚至是到了“谈谱色变”的程度,识谱教学往往成了音乐教师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对识谱的畏惧心理,继而再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的特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引导学生积极认、听、唱、记进行有效的识谱教学。
一、加强游戏教学,弱化“厌烦点”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增强教学内容的游戏性,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音乐符号变为生动的游戏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特征,又体现了愉快教学,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谱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消除了畏惧心理。
低年级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如游戏:“我最爱的小动物”,在教学中,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小动物卡片上,把这些“小动物”放在“动物园”里,游戏开始后,让学生从“动物园”一一取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唱出卡片上的音符,若能准确说出或唱出,就将卡片作为礼物赠予。
在进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与节奏教学中,可以设计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爷爷走路慢吞吞用二分音符表示,爸爸大步走路用四分音符表示,娃娃跑步走用八分音符表示,这样人物的形象一下与音符的时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有助于学生记忆。
中、高年级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可进行听辨单音、乐句的练习。曾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老师设计了“小青蛙找荷叶”这么一个游戏:请几位学生戴上小青蛙的头饰,边听音乐边模仿青蛙跳,当跳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了什么音,就把“小青蛙”放到相对应的音符的荷叶上,全部完成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然后再配上节奏连起来唱一唱,这样学生很容易唱较长的曲谱旋律了,效果十分理想。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游戏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例:三年级歌曲《小朋友的家》的教学中,我首先是让学生听辨1,3,和高音ⅰ的音高,再将学生的听音和模唱设计成一个“听音摘水果”的小游戏。将这几个音符设计成了音乐果,先请学生认一认,唱一唱,再请学生听辨,请学生上台试着摘一摘水果。摘完所有的音乐果后再请学生按照这个顺序跟老师接唱,最后是按采摘的顺序放进火车,连贯地唱一唱,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把整个歌谱完整地唱出来了,教学效果也更理想。
二、强化听覺训练,把握“基准点”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高音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曲谱,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老师就可以开始播放今天要学的歌曲音乐,让学生先有个无意识的印象,但这种欣赏老师却是有意指导的,是要为下一步学歌曲作好铺垫的,而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老师可以再安排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室时听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后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也有了一定的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但一遍一遍地听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每次都要提出不同要求,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唱歌谱,这样每一位学生都会感觉很容易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节奏和音准。
又例如在学唱一些简短的歌曲时,在学唱之前,可先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的旋律为单位排列在一起,让学生听每组旋律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最后再演唱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巧用“倒置”模式,解决“重难点”
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先唱歌曲再唱谱的“倒置”教学模式,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置于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解的音乐意境与艺术形象中,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歌曲旋律非常好听,学生往往在初次欣赏后就产生一种迫切想唱的欲望。这时就抓住学生兴趣萌芽的时机,进行先唱歌再唱谱的“倒置”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来学习曲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也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
例如:在学唱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时,由于旋律很熟,歌谱却太难,所以就可以直接用听唱法、模唱法等形式解决难点,在反复熟悉旋律后再学唱歌谱,学生明显感觉到识谱难度降低,信心随之增强。另外,在学生练唱歌谱时教师可以不要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做不同要求,并时刻注意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多唱一句歌谱的进步也给他们鼓励、表扬,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对练唱歌谱有压力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识谱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灵活多变地教学手方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主动走进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在音乐的海洋中去学习,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