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解析

2017-05-09刘莉平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教学

刘莉平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初中美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感知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美术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固有的教学手段,利用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本应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功能,但这一功能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往往被技能教学掩盖。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26-02

一、初中美术课堂融入情感教育工作的意义

初中美术的情感教育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是通过美术课堂,将思想、道德等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美术技巧,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同时,在情感教育不断渗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面对社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美好的体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情感教育和美术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快速成长,成为一名心理素质、行为素质均较好的社会劳动者。

二、情感教育对初中美术的影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1)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了情感的参与,学生就会产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他们对于美的向往以及对于幸福的追求就会油然而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观也会随之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对于人生的认识更为端正,以优良的心理素质来面对以后的人生。(2)对于教师来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走入教室,站在讲台上时,就会感到肩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每个教师都想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搜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情感素材,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3)情感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将情感教育普及下去,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也会逐渐适应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重大贡献的人,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添砖献瓦。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解析

1.提升老师的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此,在美术教育中,一定要保证老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都应该具有较高的水平。所以,在美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做到爱岗敬业,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学习,进而实现自身美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此,才有能力做好教学任务,这也是老师保证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榜样的重要举措。美术课堂是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美的影响,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强化自身的审美观。

2.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让老师和学生在观念上达成一致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初中老师仍然保留著传统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是在不断进步的,所以老师应该跟随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如此,才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能力。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观念上保证老师与学生达成一致,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其次,还应该通过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也对情感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还应该注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如此以来,师生之间才会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共鸣,进而使得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更加透彻。

3.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和谐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创作,学生可以采取独立的思考方式,从而培养情感感知能力。良好的创作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绘画环境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对环境进行观察和体悟的过程中,产生创作的灵感。可以为绘画课设置专门的教室,美术教师应当亲自负责教室的内部装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室中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作画,学生可以保持放松的心态,集中注意力,培养自身的感知能力。

4.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品时,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要表扬学生的踊跃表现,详细解析学生的作品并给予合理的评价。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对于美术的分析、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对学生创作给予公正的评价,也会促进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总之,美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如果美术离开了生活和自然,就会缺乏感情色彩。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情感素材,将情感进行融合,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各种素材,使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创立具体的教学平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情感教育理念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左相琴.论情感智力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52.

[2]朱新明.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10.

[3]王敏.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138.

[4]卞小雯.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略谈[J].才智,2013,(07):177.

[5]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9):78.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