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
2017-05-09谢聪奎
谢聪奎
【摘要】在高中教育改革中,教育体制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格外关注。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较大,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迫切的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而“多题一解”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解题技巧,这些技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在本文中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学价值以及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高中数学教学 价值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96-01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一贯应用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实际教学中,充分的应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技巧,能够提升学生解题效率,提升学习质量。而这两种教学思路,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并且与传统的教学技巧相比,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价值。因此,对于该种学习技巧的实践探究,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方面意义重大。
一、“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教学价值
“一题多解”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教学内容上都对学生的解题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顾名思义,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倡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解题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想与“一题多解”的思想相似,也就是说一道题可以在不同的思考方式下有不同的解题方式,而最终的答案不会受到解题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该种解题思路下,能够发散思路,探寻不同的解题方式。有人认为每一道習题解答时间有限,应用多种思路去解题浪费时间,然而学生在进行多向思考时,能够实现不同领域知识衔接,不仅实现了对知识的复习,还拓宽了思维。所以该种教学思路无论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养成,还是对教学发展而言,其积极意义都比较明显[1]。
“多题一解”实际上是针对习题形式而言,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环节中,并不是题与题之间毫无关系,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需要学生通过个人理解将相同的知识进行归类。学生需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从多种习题表述中看到这些习题的共性。在挖掘到习题之间的共性之后,进行解题时可以通过一个思路将多个问题解决,达到“一箭多雕”。从“多题一解”教学技巧本质上分析,是一种归一化、归类总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化繁为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多种题型以及同类型知识的鉴别能力[2]。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实践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思路,需要通过变换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解决方式的应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数学解题能力。
1.基于情境创设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一题多解”的理解
“一题多解”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思维发散等、知识联系能力等考察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明确实现一题多解,可以应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一题多解[3]。一题多解实现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个理解,如在进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不透,为了引导学生实现该方面知识的理解,将概念作为一个习题,通过多种角度的解释使得学生理解其概念含义:
解释一:一个人呼吸困难,急需住院输氧。这其中“病人能否治愈”与“输送氧气”之间便存在着关系。
解释二:某班级为了布置教室,设计海报,在海报中需要6名学生的生活照。当班长向学生进行征集后,有10名学生上交了照片。在该命题中,“10张照片”与“出海报够不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经过以上的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明白,一种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且从这些生活化的解释中能够理解抽象概念的实际含义。
2.渗透“多题一解”思想
高中数学知识在形式上多为复杂多变,学生很容易在习题形式上失去方向,产生紧张心理。多题一解思路能够以全局性质出发,重视分析和改造问题整体结构,关注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找到局部与之整体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多题一解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分析清楚不同形式知识的共性,提升数学解题效率。如,在进行椭圆方程学习时,教师在实际课程中引入数形结合方式,将相似题目进行变换,引导学生学会问题总结:
变式1:在某一平面内,到两定点FA、FB的距离之差绝对值为常数C,并且等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点的轨迹为:
变式2:在某一平面内,到两定点FA、FB的距离之差绝对值为常数C,并且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点的轨迹为:
变式3:在某一平面内,到两定点FA、FB的距离之差绝对值为常数C,那么点的轨迹为:
变式4:在某一平面内,到两定点FA、FB的距离之差为常数C,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点的轨迹为:
从以上四个问题的形式上分析,其问题如出一辙,但是题目上也有一定的变换,那么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时,可以采取多题一解的思路,通过一个问题的解答上找寻其他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解题环节中不仅能够提升解题效率,还能够让学生了解相似描述下的题目差别。应用该种解题方式,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4]。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一题多解”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教学内容上都对学生的解题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多题一解”针对习题形式,引导学生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密切,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理解将相同的知识进行归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思路,需要通过变换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解决方式的应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海玲.“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5:19.
[2]杨建国.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价值研究及实践分析[J].时代教育,2016,14:154.
[3]张春莲.“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4,08:46.
[4]张利燕.“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好家长,2015,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