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

2017-05-09施洋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问题与对策

施洋

摘 要:民生新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单向传播局面,进一步地贴近了群众生活,扩大了新闻传播的报道领域,使新闻报道脱离往日的狭窄性,并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这也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生成与发展的机遇,但是如何使电视民生新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以及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化;问题与对策

一、民生新闻概况

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国内学者各有不同的表述,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和专业知识,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和社区居民为主要传播对象,以广播电视频道覆盖的城市为主要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经济为主要新闻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主要是把“民生、民情、民意”作为主要关注焦点,报道的是老百姓身边的麻烦事、稀罕事、烦心事等,通过栏目记者的现场调查、采访、取证等方式,经过后期制作,而在广播电视报道出来的一种新闻电视栏目。

二、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困难

(1)超大体量所产生的尴尬。之前,很多电视媒体过分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关注度,也为了追求市场效应,许多民生新闻栏目以凶杀、暴力、抢劫、灾难等社会负面题材扩大影响和关注,然而这些题材的新闻不会每天都有。现在,为了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号召,大量减少广告,民生新闻更是超大体量,作为新闻媒体又该怎么办?每天报道哪家水管爆裂,哪家煤气漏气,哪家被盗等等,即便是这些,每天又有多少呢?这么大的篇幅栏目,为了补充题材空缺,总不至于报道哪家吃了什么奇怪的饭之类的吧?那样的话,就成了人们的笑话,估计也会增加关注度,不过是负面的。究其原因,出现这个尴尬现象的原因是媒体竞争压力大、栏目记者为了生存其职位竞争压力也大所致。

(2)有求必应的尴尬。我国很多省台民生新闻栏目,其定位是民生新闻首先要做到是“硬”,即新闻事实要“硬”,再就是记者在对待难处理、难采访、难曝光问题时,要采取“硬”的态度,就是硬曝光的办法。我们知道,媒体记者如果想硬曝光的话,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危险,鉴于此,该电视台想了很多办法。不乏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联手的办法,比如说跟当地的一些政府的热线联手,12369、12315等,都是他们联合的热线。等等跟他们联合。说到底就是,栏目记者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成了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新闻“110”了,有求必应,有应必果,这个果也是对百姓负责人的结果,纵观媒体此举,我们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更为妥善和科学的方法。

(3)节目自身发展缺陷。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和考证,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自身发展有诸多缺陷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新闻内容过于琐碎,把焦点过分地放在了家長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上。二是民生新闻过度庸俗化和娱乐化。电视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娱乐心理,有的时候在编排新闻类栏目是可以体现幽默和娱乐化,使难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和“市井新闻”,上了新闻类栏目报道,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电视栏目的品质和层次,最关键的是体现不出自己新闻类栏目的特点,极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三是节目内容和形式偏于单一。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是栏目策划创新陷入僵局,好像遇到了瓶颈似的,显得没有创意和新鲜劲,总觉得无力与贫乏。四是过分重视收视率。很多电视台过分追求收视率,要求栏目在制作时必须赢得大家的眼球,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且其收视率和员工的薪水挂钩,这样一来,很多记者和编辑就会想出大量的应对办法,难免会出现报道不实和偏颇现象,这样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4)电视栏目人才队伍不专业。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法宝,真正的企业竞争现在就是人才的竞争,拼的就是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谁占据优势谁就会胜出。目前,我国电视新闻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并不客观,尤其是一些地方新闻媒体,在这一方面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是人才的泛滥和不专业,很多是年轻应届毕业生,还有甚者是非本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积累,把他们推到关键位置,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报道出来的新闻质量和层次可想而知。

三、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1)政策支持与监督。民生新闻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要得益于党和政府打造合理的温暖的宣传环境。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民生类电视栏目,不论从资金扶持还是政策倾斜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在我国现在大力提倡改善民生的环境下,相信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的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2)品牌打造策略。品牌战略是每个新闻媒体必抓的环节,电视新闻媒体更是不能例外,为了获得生存空间,为了取得较好的收视率,建议民生新闻类栏目在发展的同时,注重打造一个或多个品牌栏目,使其成为该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和标志性节目,这样一来,不仅充实了自己,而且对整个电视台的发展带动也是不可估量的。

(3)人才战略。人才的竞争是当前各大新闻媒体的主要竞争形式,电视新闻媒体也不例外,笔者建议民生新闻类栏目增加专业人才、高学历人才的招聘,对一些经验足、学历高、专业性强的人才可以不惜重金进行“挖掘”、招揽于自己麾下,这对于自己栏目的发展对整个电视台的发展都是相当有帮助的。

(4)差异化策略:特色产品受欢迎。民生新闻栏目红火的同时,民生新闻大战也愈演愈烈,各电视台为了生存或获得好的收视率而采取种种不同的策略。做观众喜欢的特色产品,以特色产品来赢得市场就是其中一招。一是方言说新闻,强调地域特色;二是增加电视评论,满足受众消费心理;三是编排上要不拘一格。总之,还有很多发展策略如技术策略、协作战略等,由于篇幅关系在这不一一列举。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况,继而介绍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困难,重点探寻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理论参考,也希望为我国相关科研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尹艺桦.我国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

[2]林娟.湘粤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比较研究[D]. 广州大学 2013

[3]余诗毅.武汉地区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研究[D]. 湖北大学 2013

[4]王珂.以交往行为理论透视电视民生新闻[D]. 西北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问题与对策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