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08刘瑞华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微课实验

刘瑞华

摘要:微课是指以微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精彩教学环节。本文主要描述作者通过微课教学实践总结微课建设及微课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微课 实验 有效

一、利用“微课”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背景

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小、重点突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完整的微课除了微视频还应该包涵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

(一)微课需要的平台搭建

首先学校里要对老师进行微课录制的宣传和培训。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微课使用的宣传和教育,使其能自主点击学习交流。最后学校网站上要有微课的点击平台,并且每个微课提供交流的空间。

(二)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

结合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实验教学呈现出情景化、操作化考法。我们往往只注重实验的理论练习而忽略了实验过程性和操作性。微课视频的出现使得实验的展示可以反复呈现,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关注操作过程。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利用微课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越性

1.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课堂演示实验具有不可控性,实验会有失败的概率。所以在课前方便控制环境的空间,进行演示实验的微视频录制。老师还可以通过编辑软件对实验过程的的要点和易错点进行圈出并提示。这样的话即使课堂实验失败,我们还是可以通過微课来进行真实弥补,并且展开失败原因讨论。并且微课的可控性,使得我们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局部放大,避免的传统演示实验只有前排同学看清楚的弱点。

2.提供学生自主复习实验的环境:无论是传统的演示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着情景化的。原来我们只能在脑海里保留这些过程。但是微课使得实验教学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讲演示实验过程进行录制,甚至对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录制,编辑过得微视频长久保留了但是得情景,高一的实验过程我们高三还可以拿过来进行自主研究,即节省了时间,也是对当时实验的再次审视。

3.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实验个性化学习:高考要求的十几个实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老师流水化的讲解进行很多遍,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无效的学习。微课的学习就显得很有效。老师可以对这十几个实验的教学难点或细节进行微课的录制并制成体系,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点击。在交流空间提出自己的问题,促进老师改进或录制新需要的微课。这样就能满足学生对不同实验的个性化学习。

4.学习无处不在,便捷式沟通促进实验改进,提升老师的实验能力:社会进步趋势不可阻挡,手提电脑、手机的终端的普遍化,使得我们的实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点击更加方便了,通过评论可以跟老师进行互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备课组老师或者网络上的同行随时随地的点击,观摩,思考。在评论中写出注意点,改进点,甚至讨论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极大的提高了老师的实验能力,对教学起到了良性循环。

5.提升校间的交流:如:部分学校没有传感器的实验设备,可以借他校的仪器进行微课的录制,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情景得以保留。自己身边老师做的实验比起网络视频对学生来说更有真实感。如果能在平台上学习别人的实验微课,对于老师来说是互学见长,良性循环。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的开发

1.内容规划与开发:教研组首先做好实验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在组内进行分配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对于分配到的微课,要通过打磨精心录制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我们通常将微课进行系列化整理,称为微系列。

我们组的规划(部分):

2.平台建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微课平台,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进行微课录制,让自己班的学生进行点击学习。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基于自己学校 “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教研新模式形成。

三、利用微课提升高中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反思

(一)提升老师的认识和能力

开始学习录制微课时,很多老师会觉得很麻烦而不情愿。所以在培训时就要把微课对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提升做全面的分析。微课的开发的软件有ppT录制方式和视频录像的方式,要给与老师充分的案例进行观摩体会。我校将微课录制程序进行了截屏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出现一段时间没有录制,老师的录制技能下降的问题。所以应该常态化尝试。

(二)进一步建设学校的微平台

教研组要对自己组的微课进行研讨,才能上传,学生认可的微课才能真正助力实验有效教学。如果能够搭建校际微平台更能促进微课质量的提升。学校的微课评比、学生的点击率、学生的好评率成就好微课。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微课实验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