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尝试
2017-05-08李广军
李广军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培养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中学外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普遍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少数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只重应试效果,忽略学法指导,以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为方法。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这种学生(这种方法教出的学生)不会自学,不会进行自学和书面表达,不会举一反三,只会机械记忆,怎么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呢?比如有的初一年级学生背单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把him写成了bim,把you写成了gou。究其因,是语音与单词脱节。
“授之以鱼,饱食一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我进行“尝试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以大循环(即从初一年级起始班送到中招结束)效果最为显著。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既能发展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有效举措。但在初一年级起始阶段,隐效优于显效,所以往往被只重跟前暂时的应试效果的人们所忽视。
我的作法是:注重语音教学,让“小马”自己“过河”。语音教学贯穿初中阶段始终。初一年级阶段,狠抓语音的基本训练。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则以后,就用“尝试”方法自己去拼读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词汇。其汉语意思由学生自己去表里查找,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发现了困惑,教师再讲解,组织视、听、说、表演等。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成功之处和错误所在,学生就会有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也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难。”学生先学而知不足,就会注意力集中;再次尝试,听老师指导,就会有重点地学,学得快,记得牢。教师后教,吸收了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实践精讲多练,从而培养了学生能力。
初一年级经过一年尝试,到初二年级就会自己识记单词。久尝久试,自己就会借助字典学会阅读理解,看一些同步水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创造一些小表演等,从而提高英语素质,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成才信心。“小马”自己“过河”,感受到“深浅”,认识得深刻,掌握得牢固。这样,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有些教师认为“学语音,远水不解近渴”,好象与记单词无联系,成为负担,却强调学生一个个字母地死记单词。这样做,学生暂时背会了一些单词,应试效果较好,却得不到“工具”,缺少了“能力”。随着教材中语言由简到繁、词汇由少增多,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困难,以致丧失信心。
实践英语尝试教学法,要在语音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读准字母是入门阶段发音标准的关键。我把字母连同字母的读音音标板书出来,只要求学生看准字母发音包含的音素,便于学生发音准确,而不求书写音标。然后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字母发音练习和字母书写练习。写准字母对音标、单词、句子的书写都很有益。因此我首先要求学习字母读音要准确,书写要规范。
其次,对语音分类归纳,强化训练。然后不断纠正错误,直至达到发音标准。
第三,利用课文安排的读音规则,让学生牢记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通过拼读练习,使学生逐渐掌握元音和辅音的读法和写法,达到认得出、读得对、会拼写的目的。
第四,让学生自制音标卡片。通过自己动手,印象深刻。在自制过程中,学生读写结合,从而达到了牢固记忆的目的。
第五,集中突破、分散巩固,力争早过语音关。
集中突破,是进行“尝试法”的基础,分散巩固,是尝试的过程和结果。入门阶段以语音教学为重点突破语音关。然后每教一课都先让学生拼读拼写,不让语音和词汇脱节,培养学生见单词注音标、见音标拼写单词的习惯。符合拼读规则的,学生逐渐掌握,具备认读和拼写能力;不符合拼读规则的,再特殊记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另外,要学法指导要坚持以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为主线。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的人学习方法也一定得当、灵活、高效;反之,则是呆板、低效、事倍功半。因此,学法指导应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启发学生在学习和思考问题时,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从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去探索,去创新。比如,学习课文时,不少的学生仅局限于课文本身,跳不出语言点和语法的条条框框,把课文学死了。如果教师注意引导,要求学生进行整体理解,把课文的学习做为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媒介,再根据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灵活、变通和独创的三个特点,对学生进行训练,就会使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怎样找准思考的起点和组织思考的层次,以及如何归纳思考的结果,进而在表达和交际上下功夫。这样,课文学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学生经过三年尝试(从初一到初三),探索出一条自学英语的路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英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不斷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石门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