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探讨
2017-05-08赵尚涛
赵尚涛
摘 要: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进行探讨,首先分析课堂导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为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导入进行设计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导入方法可以为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也就要求教师运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对课堂导入进行科学设计,为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一、课堂导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是由教师来主宰与决定的,学生只能被动学习与接受知识,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这种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综合语文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阻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其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与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来实现。在有效的课堂导入下,教师能够迅速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有助于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具有針对性。可见,虽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只占据了较短的时间,但是其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必须要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引起重视。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课堂导入的策略
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每堂课开头的设计,即导入环节,学生是否会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是否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与课堂导入环节有着密切联系。
1.设计简单明了的课堂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散漫,当教师进入课堂开始教学时,学生这种散漫的状态一时之间还难以转变过来,如果教师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则后面的教学工作难以取得成效,还导致教学时间与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课堂导入,用幽默的语言或者使用影像资料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转变过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模糊拖拉的课堂导入方法,确保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2.明确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制订一个合适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讲明本次课堂的具体教学目标,并将此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强教学的连续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作为课堂导入,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新内容的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更好地整理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思想脉络,而且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
4.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的可视化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中,课本中一些抽象笼统的内容都可以用直观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良好条件。比如,讲解古诗词的时候,由于文言文比较隐晦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这也是引起很多学生对诗词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诗词中所描写的场景用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所看所听来理解诗词内容,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开一个好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课堂导入的设计引起重视,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确保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能来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且又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课堂导入,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导入环节将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本内容上,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整个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佳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8).
[2]张光明.语文教学中人文主义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0(5).
[3]郑光华.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处理[J].语文学刊,2010(14).
[4]贺可红,杨芳.初中语文课改下的基础知识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