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中职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7-05-08王科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摘要: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中职艺术类专业也要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科技以及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优秀艺术专业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的作用以及发挥其作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 艺术类 创新 校园文化 人才培养

创新不但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使得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无法充分地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各个职业学校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中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一、精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綜合能力

为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艺术类专业人才,那么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中职艺术类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实践性、艺术性以及科技性相互融合交叉的学科,如此一来也就会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状况下,职业学校就必须要不断地完善与修订课程体系,要使其能够始终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一核心,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以及健全。不仅要设置完善的主干课程,同时还要编排许多包含VCR制作以及影视广告等综合制作类型以及项目作业类型的课程,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可以灵活地借助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认真负责地完成相关的作业。而且还要将个人的作品通过课堂这一平台展示给其他同学,然后再由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互评与点评。如此一来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而且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其综合素养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及完善,这也有效地加强了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在中职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教学内容,而且也要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真实的案例,从而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景。这样可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教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对专业课课程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要积极地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等,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三、引导学生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借助于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努力设计出更加完善的艺术作品。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只有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后,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这主要是由于创造思维是在学生从事重复简单工作,并且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再大胆地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以及设计习惯,对现有的理念进行质疑与批判,从而形成更加科学、新思维理念,进而从设计层面出发制定出科学的新方案,实现创新与改革;其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敢于创新,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职业学校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效提升其思维效率,还能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新的作品。

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能够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中职艺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那么职业学校就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彻底地改变传统粗放式办学的理念,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招生规模,进而全面提升生源的质量水平。另外,职业学校要积极地培养与聘请实践型以及创新型的教师,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最为前沿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发展动态,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与专业技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网络德育。另外,职业学校要积极地引导教师能够进行社会与企业中参与实践。使其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提升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有效带动了艺术类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职业学校也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的重要价值,更加科学地培养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优秀艺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冬梅,范春树,郭伟光.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法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电子测试,2016,(16).

[2]童敏花.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的开发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4,(11X).

[3]袁勇.推行“三合一体”培养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2015,(17).

[4]赵巾帼,任长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1).

[5]钱冬梅,范春树,郭伟光.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法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电子测试,2016,(16).

(作者简介:王科,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职称:中级实验师。)

猜你喜欢

艺术类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