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2017-05-08张艺蒙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管理原则

张艺蒙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的今天,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明显提升,政府针对特殊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旨在为每一位青少年提供平等、良好的学习环境。随着残疾儿童就学率的上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管理者应及时的进行管理方法创新,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及原则,重点围绕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管理 教育对象特点 原则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一般无二,但是因其教育对象的不同,在日常管理及教学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管理策略调整,从本质上来讲,特殊教育学校与全日制学校的办学宗旨都是教书育人,因而在实践中前者可向后者适当借鉴经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缺陷,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难度相对较大,如何求同存异则需要教学管理者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求证。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本着人本主义、民主性、可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来进行。这里的以人为本既包含了学生也包含教职员工,尊重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机会,只有教师团队时刻保持生生不息的文化吸收,学生才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特殊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利受到尊重和关爱,作为特殊院校的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快乐的成长与学习。同时做好与社会的接洽,创新教学理念及方法,让学生多接触外面的世界,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二、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特殊学校将生活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各位教学老师要充分的体现知识的生活化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生活的学习空间,将生活情境在教学中重现,教会学生基础生活所具备的、常用的和实际的知识技能。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比如,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回家路线、打电话、写名字、说出家庭住址和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并让学生的实际场景中训练,使智障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强化“个性化辅导”。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年龄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智障残疾学生,教师对低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游戏教学,在智力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交流的积极性,对于高年级的智障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讲话训练,突破智障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对于聋哑学生,低年级学生要进行手势语言的学习与游戏活动,高年级学生要学会使用手势语言交流、口语和动作语言的交流,还要学习写字训练,从而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的能力。所有特殊学校的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训练学习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要学习好文化知识,也要做好专业训练。特别是对于脑瘫学生的训练,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加强身体平衡训练和微小动作的训练,提高大脑神经中枢系统的反应能力,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改变难度系数不同的动作,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最优发展。

(三)重视安全及青春期教育。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寄宿,健全的值班制度是保证特殊教育顺利实施,防止校内事件发生的措施。学校为了确保残疾学生的人身安全,各项制度要细化管理,不定期的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加强残疾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教育,针对残疾学生心理问题和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应该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生理缺陷、心理特征和生理发展,进行生理、心理和性伦理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发展。

(四)加强藝术课程的教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是特殊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需要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利用本校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学校开设了十字绣、泥塑、有话、珠艺、插花、编织等教学课程,并将这些作为本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教授课程,精心的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工艺技能,智障学生通过编织训练有助于提高智力,脑瘫学生通过串珠可以提高动作的和谐。近年来,我校学生通过老师的辛勤教导,共完成各类作品30件,其中十字绣6副,珠绣4幅,油画8幅,泥塑12件,而且部分作品作为艺术展品参加各类中小学艺术作品展,活动了奖项。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体育、舞蹈和美术课程,对一些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我校深挖和培养残疾人运动员,进行专门训练,经过培养的3名运动员多次代表学校参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学生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残疾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发展的社会人。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在融入到社会的各项事务中去,由此,他们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孤僻、狂躁的性格,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特殊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也要进行潜能的开发,正确的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开导学生对生活要充分信心和阳光。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残疾学生的拓展性学习与教育,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努力做好事情和加强身体训练等,加强社会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乐观的走向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生活的社会人。

三、结语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需得到高度重视,基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教职工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尊重青少年成长学习共同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特殊院校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积极、阳光、正确的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尽可能的为特殊教育对象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英.谈谈了解残疾人心理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

[2]曹国华.积极探索自主管理促进特教学校发展[J].知识文库,2015,(24).

(作者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管理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