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2017-05-08贺宇姣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创新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骨干力量。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要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模式,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科学化管理。本文主要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以及改进的措施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创新

目前,高校管理要以人为本,不断的改进发展模式,做到科学化管理学生,学生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能否做好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和高校的发展。作为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式下工作的需要。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

(一)环境和机制的不适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传播者,它拥有多重的身份,想要实现这些角色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和灵活的机制。现在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教师或者兼职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工作条件较差,工资相对较低,在加之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繁琐,耗费时间多,投入精力大。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工作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很灵活,辅导员仅仅充当的是管理者的话,就会失去工作的真谛,只要学生不出事,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旦学生出事,之前工作做的再好,也是白搭。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二)工作过于表面化

高校的各个工作到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工作上,高校的辅导员就是领导下达工作的传播者,他们可以直接面对学生,向学生们传达学院指示。可想而知,辅导员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既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还要传达命令,根本无暇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加之,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得不到提升,无法从根本上去讲懂、讲透学生们心中的疑问,使得工作流于表面,显得很被动。

(三)工作渗透力不强

现在很多的大学都是兼职辅导员,管理工作量大,一个辅导员可能要管理上百名学生,工作停留在初级层面上,事无巨细,但是和学生有关的活动,辅导员都要亲临现场。在管理的模式上,采用的也是“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主要抓学生干部的工作,让他们去带领学生学习,下达通知。让最好的学生管最差的学生,中间的那部分学生就无暇顾及,从而导致工作缺乏渗透力。

二、创新辅导员工作的措施

(一)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进行准确的定位,抓住政治思想教育者这条主线,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引导。辅导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这方面开展日常工作。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只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辅导员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与职业规划师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要充分的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高度。如果辅导员的工作脱离思想政治这条主线,就会使工作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因此,必须要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明确定位,工作始终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加强科学化的管理。

(二)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沟通

高校辅导员要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关系和爱护。用真诚来打动学生,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做到正确的对待,给予宽容和开导,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此同时,辅导员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因势利导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纪律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辅导员要采取办法重新塑造学生的信心,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教育主要是以考试成绩和德育分数来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学生们很少得到老师的赞同和肯定,学习积极性不高,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所以学校必须要重塑学生们的心理,帮助他们设计美好的未来,抛去失败的阴影,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内容单一、僵化、脱离实际。主要的形式还是说教,突出的都是政治性,与现实的反差太大,只有纯理论的教育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们日常最关心的问题下手。比如就业问题、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指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班级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们的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精神,让他们把班级看做事自己的家。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制定有关的班级规定,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实现自我教育。其次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争选学生干部,为学生服务,让他们独立的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辅导员要组织班级经常召开活动,比如演讲、讨论会等等。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是无孔不入的,如果掌握不当,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现在有许多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逃课去上网,所以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比如在学校的网站上设立班级专区,专门展示班级同学的文学作品等等,还可以设立聊天的专区和意见专区,方便学生们之间的交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的管理是新时期一项重大的任务。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管理中当属重中之重。在对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过程中,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贯彻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思想道德管理和纪律管理,激發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设立阶段性的目标。实现管理的创新、发展、绿色、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唐洁.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史仁民.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蒋月锋.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作者简介:贺宇姣,单位:西安医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创新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