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堂“节外生枝”浅探
2017-05-08卢永康
卢永康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尽管教师在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动态生成,让教师始料未及。这种情况在化学课堂上也不少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节外之枝”,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有很多不懂的知识内容,让他们充满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尤其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学生都会发现很多奇特的现象,产生疑问,这时,他们就会提出—个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积极思考的体现,也是学生想要破解的谜团。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的化学知识。
在组织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时,在实验的最后阶段,利用石灰水检测制取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时,大多数学生看到了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这时,有个观察特别细致的学生突然提问:“老师,为什么开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现在又变澄清了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回头仔细观察自己的实验,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心中都有疑问,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把刚刚变澄清的石灰水再加热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最后,教师把这个问题布置为课后探究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下节课再讲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课后都在探究这个问题,并且借助网络、书籍等渠道寻找答案。
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敢于利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学生对立的观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思维习惯,对事物的认知、看法也必然存在着不同。在化学课堂上,常常会遇到学生之间产生观点对立的情况,双方各持己见,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问题,形成学习化学的正确态度和思想观念。
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化学的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化学的用处很大,像人们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很多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也有学生说:“我不这么认为,现在大部分的环境污染都与化学有关,化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严重。而且还有很多化学试剂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本来教师是想让学生知道化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没想到学生却提出了其他的观点。面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化学有害”的说法,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这样评价道:“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化学知识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们学习化学时,也要客观看待。”教师继续说,“面对化学对人类造成的不利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还是要学好化学,才能趋利避害。”通过利用学生对立的观点,灵活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态度和观念。
三、借助化学实验的失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要严格控制条件,否则,很容易导致实验失败。虽然初中化学教材设计的实验都比较成熟,但也难免会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失败,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进而改进实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甲烷的性质》时,教师设计了演示实验,利用CH3COONa+NaOH△Na2CO3+CH4↑这个反应制取甲烷气体。教师按照实验步骤,取出了醋酸钠和碱石灰按照3:2的质量比混合,放在大试管中加热,结果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没有甲烷气体。教师意识到化学实验失败了,但并没有急于重新再做实验,而是利用失败的实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制取出甲烷气体?”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发现需要用“无水醋酸钠”才能制取出甲烷气体。通过分析老师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认为很可能因为醋酸钠放置太久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造成了实验失败。通过引导学生推理,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再让学生参与一起重新设计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
在化学实验中,遇到实验失败时,教师应灵活地转变教学策略,以实验的失败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这些节外生出来的“枝”,恰好成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梯子。抓住这些“节外之枝”,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化学课堂增添一份精彩。
(责编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