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

2017-05-08刘慧

关键词:母语语法汉字

刘慧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步骤有三点:一是大力提倡背诵,使学生头脑中有足够的语言信息储备。二是教师要讲清楚语法规律,使学生能够自己辨析语言的正误,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欣赏语言。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写时养成思考的习惯,把握句子真正的意思所在,以便正确理解句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积累语言 辨析语言 思考语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最重要的任务应是引导学生认识母语,掌握母语,进而利用母语获取各种知识。然而对于语言的掌握,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进入一个误区——语文是不必要较真的,语文能力的高低跟后天学习无关,只跟天赋有关,跟灵性有关。甚至不少的语文老师也不明白到底怎样教,往往是老师教得懵懂,学生学得糊涂,三年下来,语文成绩还真是靠了“天赋”。其实探本溯源,语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们熟练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去表达,去交流,去获取各种知识。要达到这一目的,有几点必须做到。

一、大力提倡背诵,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积累

从教多年,在各种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体验了一番之后,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向老祖宗学习一下语文教学。

古代授课方式,分授书、背书、复讲、会讲几步。首先是老师为学生讲解,讲解完之后就是学生背原文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然后再自己复述出来并能够和同学讨论。从最初的三字经,百家姓,到各种经史子集,每个读书人都要背几十万到几百万字。这背诵是真真实实的背诵,是倒背如流的背诵,是随便抽取一句都可作文的背诵,不是我们现在的所谓“了解”即可。那些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名字的文学家,就是从背诵开始,奠定了自己文学大家的成长之路。

现在的孩子们特别反感背诵,有些老师也强调“理解就行”,“大概意思懂了就行”,不必“傻背”。久而久之,学生认定凡是“背”的都是“傻”的。可是现实的教训是:学生大脑中空空如也,连基本的词汇都理解不了,不能说流利的话,不能写通畅的文章;对于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件简单的事情,绕来绕去说不到“点儿”上……许多语文老师常常慨叹现在的中国孩子最不擅长的就是“中国话”。

我觉得让学生掌握語言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从背诵开始。背诵其实就是借鉴,在自己没有能力驾驭语言之前,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用的。把别人的背下来,用一用,时间久了,就能活化出自己的语言来。

二、讲透语法知识,让学生具备自己辨析语言的能力

如果学生不懂语法知识,背诵就真的成了“傻背”。在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老师对语言规律,语法知识的讲解非常重要,这是学生积累背诵的“助推器”兼“加速机”。

如果什么都不讲,只顾低头让孩子们一篇篇做病句练习,练了这句那句不会,今天做了明天又忘,学生只在表面忙碌,收效甚微。

讲透语法知识还有更深一层的作用:各种语言都有相通之处,汉语语法通透了,对学生们的英文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语文老师很有必要认真讲一讲语法。

除了现代汉语,古汉语的语法知识也要讲清。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反感语法,有些专家学者也说“只要了解词意即可,不必讲用法”。其实语法知识就像理科的公理定理一样,讲通透了,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语言。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有一句通用语言——讲是为了不讲。这句话用在语法知识上尤为得当。讲明白语法知识,就是为了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能够解决类似问题。例如,“之”字、“而”字的用法,讲明白了它们常用的词性和用法,学生便会自己分析,运用,不需要老师再一篇篇单独指导。为什么不给学生讲清楚那些通用的规律呢?初中讲明白了,高中甚至大学都受益。学生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读更多的文章,学习更宽更深的知识。语文老师要早早把学习的钥匙交到学生手中。

三、读写字斟句酌,让学生养成思考语言的习惯

对于语言文字的认知,常遇到的毛病有两类:一是写错别字,二是读完句子后不能准确理解句子意思。这两类毛病都源于一个共同的病因——没有养成思考语言的习惯。

我们的学生在认字写字之初,只注重读音和字形,并不了解字义,这就为写错别字埋下了祸根。凡是出现错别字的,都是因为不理解字义。初中阶段学生有了更强的思考能力,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字斟句酌认真思考的习惯。每学一个汉字,都要做到“音形义”三者皆清。书写汉字时,要想清楚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选用哪个字正确。这种认真对待书写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让我们遗憾的是,近年来国人对待自己的语言大多是随随便便的态度,街上随处可见的大小广告牌上错字百出,这就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对母语负责的人。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先从认真书写汉字开始。这也是学生准确地表情达意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除了写字,学生在阅读时也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要从点滴做起。在语文课堂上指导阅读时,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让学生养成“整句阅读”的习惯,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阅读。什么意思呢?许多学生在刚刚入小学时,老师教他们用铅笔“点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句子。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养成了这种阅读习惯,很多句子在他们大脑中是散落的一个个汉字。初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目光停在整个句子甚至一串句子上,而不是停留在一个个汉字上。其次是引导学生迅速提炼句子要点,这是快速理解句子意思的前提。会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在读什么,读懂了什么。

以上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心得。当然,语文课程承载的任务还有很多,诸如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但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任务,而认知的前提就是熟练运用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郑月飞.阅读教学的“联系”观【J】.教育研究,1999(10)

【2】张莉丽.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9(09)

【3】崔秀丰.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05)

猜你喜欢

母语语法汉字
跟踪导练(二)4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参考答案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