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观及生态价值浅议
2017-05-08王丰怡
摘要:基于人生存的实践,儒家对天人间关系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从人类天,从天制人,由此提出“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思想。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作为向历史寻求资源,对儒家天人观的研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儒家之天与儒家之人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关系
天与人及关系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最先遭遇且需做出解释的问题。古希腊以自然之天及人的主体来理解天与人关系,大多数宗教如基督教把天分为仙界与地狱来理解天和在其中的人。而儒家对天与人的独特解释,另辟蹊径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并给予了新的内涵。
一、儒家的自然之天与人格之天
“天”这个概念在周时期就有所记载。周人认为“天”就是最高的神,宇宙的主宰。而儒家对于“天”的解释就可追溯到孔子,他承认主宰之天,发展了周朝的“以德配天”理论。又赞同自然之天,用周朝的自然之天概念显现自己的意志。之后孟子认为天是德行之天,赋予了人善良的本性,当人们了解到自身善良的本性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德时,就会知道仁义礼智之德是天的赋予,乃是天意,养护它们,当然就是事奉天的最好手段。战国末期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以绝对精神来代替。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思维的进步。纵观先贤哲人对“天”的多种理解,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种:自然之天和人格之天。
儒家以已的所感、所行、所做来理解天,即将天类人,从人自身来理解天,这便有了人格之天。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以自己的行动与自然现象类比。认为天虽然不说话,却在自然现象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四时行、百物生讲的都是天的自然物质方面。孔子认为人依赖于天,《序卦传》中写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表示人来源于“天”,人依赖于“天”。当时孔子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从周代开始,君王都会称自己为天子,是受到天认可统治世界的人,从而使得人民接受被统治,巩固了王权。天的至上性并不意味天意不可知。儒家认为,天的至上、权威、神圣只有与之相符的人才能理解领会天的旨意。这种相配、相符在儒家看来就是品德,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可被上天认可。这就是孔圣认为的有德行的人,并由此有了儒家最著名的“仁政”思想。
二、儒家之人:知天命到畏天命
儒家对人的认识,是与天命相关,天命被认为是人的根本及法则。那知天命究竟是何意?知天命无外乎就是了解天,也就是自然界发展。孔子老年时期曾说:“五十而知天命”,为什么是五十岁呢?这里五十岁是虚指,他认为没有丰富的阅历和人世沧桑是难以读懂和揭示天地人之间复杂玄妙的运动规律和扑朔迷离的自然现象。天地万物生生不息都有其规律可循,而推出自然界都是向善而发展。所以人也应该向善发展,从而提出了仁德。知天命也要畏天命。这里的畏天命不是说害怕天,害怕自然,而是说我们对待自然要以一中敬畏的方式。所谓知天命到畏天命就是了解和熟知自然的规律,并且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不可以肆意妄为的破坏自然。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与人生的合一,所谓“体天理立人极”的意义便在于此。
儒家从自然之天进而谈伦理之天,提出以仁入天,通过敬天畏天来知天。认为仁者方可达到天人合一的大成境界。之后孟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意思是,人要随其自然,不以人的好恶来改变自然。孟子认为天命既然内在于人性之中,在人的本性中就形成了善的道德本体。天命不在心性之外,只要尽心尽性便能知天。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章句上》)既然,天所赋予的“性”就是道德的善的本身,尽善便是尽性,尽性便是知天命、体天命。认为天人合一就是性天合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达到一定境界就可以知天。孟子的“天人合一”强调修身养性,当一个人的心性被了解就可以达到与天相通,从而实现“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儒家“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绝佳展现。要与天命相契合,就必须成德,成就道德,德性是通向天命的唯一途径。
三、儒家天人关系:天人合一
天与人共同构成人的生存世界,那人与天的关系如何?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尽管“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最早是道家的庄子提出的,但后被汉儒的董仲舒发展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最终成为儒家天人观的核心观点之一,至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本观念。
汉代的董仲舒在以往儒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他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董仲舒认为天与人有着相同的本源,相似的结构。天与人有着某种感应相互联系。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宋代道学的“天人合一”说都是接着孟子之学讲起的,但对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重大发展:一是把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简单的论断發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学说。二是把孔孟的差等之爱的观点,向着博爱思想的方向推进。张载的《正蒙?乾称》中写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宋代道学家中,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这就是说,人之至善的本性“仁”源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一体”。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分为“天人合德”、“天人感应”以及“天人相分”,由此形成儒家天人关系的系统表述。
“天人合德”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最重要的形式,它是将天比拟为自然界。天是有德行的,人要是想达到天人合一必须有德行。这里的德行指的是生生之德,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要想到一种天人合德的境界必须真爱世间万物,仁者爱人,仁者爱物,仁爱天下。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另一方面“天人同类”说,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万物与人为同类,都是应气而存。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应”说来限制无限的君权,同时也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董仲舒的观点与王权紧密相关,提高了君主的权威,维护了君主的统治,被汉武帝大力提倡。
所谓“天人相分”,亦即认为“天”与“人”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客观运行的规律,但无法互相干涉。荀子早些观点就是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荀子在天论篇中所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大致意思就是说大自然运行变化有其永恒不变的规律,它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舜而消失,用正确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祥,用错误的措施去对待它就遭殃。这里明确写出我们人类对待自然应该尊重其发展规律。大自然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人们不应该去打破这种规律。而一句“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写出了人只有明白了懂得了人与天的关系才能成为境界最高的人。荀子之后又写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天有其规律,地上有大量资源,而人有自己的治理方法,人类只有在了解自然规律之后在可接受范围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自然与人共同发展。对待环境问题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
四、儒家天人观的现代价值
儒家天人观,即对天人间谐和、人对天的遵从、天的客观性等的系统认识,对我们由于人无视自然规律即对天的冒犯所导致环境问题及解决都有所帮助,可以借鉴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现代的科学相结合去思考和探究。
第一,自然有其自己的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如果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只能遭到自然更加残暴的报复。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无论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断枯竭、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影响不断扩大还是森林面积不断减少都是人类“自作孽”的结果。人类中心论的出现更是将人类的地位放在了世界主宰的地位,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将人类推上更高的地方。这些都是过分夸大人的地位忽视了自然本身是有其发展运动的规律的。如果人类继续肆意妄为的改造世界,等待人类的将是灭顶之灾。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应该了解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
第二,人类应该把握适度原则,在一定的范围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董仲舒曾说“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这里指出国家的过失是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灾害的形成从萌芽阶段发展到轻度危害,最后到严重的灾害。指出人们应该及时改正。除去这里的迷信和王权观点,这句话也适用于今天。环境问题就是从萌芽发展起来的,如果刚开始人们就及时改正和预防,就不会变成灾害。而国家之失其实代表的是人们的行为,人们的某些行为导致灾害不断加剧。《中庸》中也曾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把握适度原则方可持续发展。
第三,不要一味的畏天,一味的信奉天;也不要将自己当做主宰,乱杀生灵。应该明白人与自然同等,各尽其职、相互尊重。荀子提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所以人们要“制天命而用之”了解规律并且为人们所用。但又不是以人为主,而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意思就是发展自身同时还要保护万物,使得人与万物和谐。否则就会失去万物,而自取灭亡。孔子曾说“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就是说人类也不可以乱杀别的物种,要相互尊重,共生互存。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如今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借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天人观的思想为指导,再加上现代的科学理论为方法,使得两者有机结合。环境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也孕育着世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应对环境变化,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以对人类共同负责和人类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以改革促创新,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携手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全球化的今天,改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借古今用,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竞男.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08).
[2]朱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攀登(双月刊),2005,(03).
[3]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4).
[4]倪妮.孔子“天人合一”思想探论[J].华中科技大学,2006,(05).
[5]祁松林.“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J].新疆大学,2016,(05).
[6]周立升,颜炳罡等著.儒家文化與当代社会[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聂翀,潘嘉卓注释.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荀子[M].广州出版社,2001.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单位:王丰怡 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