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2017-05-08潘孝俊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风腐败党员干部

潘孝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反腐败的阶段性胜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既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又要重视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一是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现代传媒迅速发展,使社会信息量大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单位同社会上其他单位一样;干部职工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因此我们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诱惑与反诱惑的考验,毕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为有效的防止腐败,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建立健全长效教育机制。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反腐意识,提高反腐能力。从我局近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看,我们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了是对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和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1)定期开展作风教育活动,对党员的党风、黨性、党纪进行教育。近来按照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踏石留印》《利剑出鞘》《把纪律挺在前面》《拍蝇惩贪》《天网追逃》《标本兼治》一部部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了党心民心,使广大干部深受教育。同时,我局严格遵照执行党中央关于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全面加强了全局系统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整顿建设,弘扬正气、抵制邪气,切实改正了干部职工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效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重点是查找自己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的根源,提出改进作风的努力方向,领导班子亲自召开作风建设专题讨论会,畅谈认识、启示和感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领导班子成员在作风建设上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4)一是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进行防范教育。

通过有声势、有力度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教育的党风廉政教育,党员干部增强了党性,提高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从而达到学习风气有转变、服务理念有增强、工作创新有突破。

二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防治腐败,制度是保证。制度防腐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好的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比如,通过转变经济管理方式,公开办事规则、办事程序、办事人员和办事期限,就可以使以权谋私的人想为而“不能为”;建立强有力的事前监督和事后惩罚机制,就可以使想腐败的人望而生畏而“不敢为”;建立完善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体系,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境界,就可以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做到“不愿为”。近年来,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制定实施的《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工作方案》、《行政效能监督工作方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意见》、《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根据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特点,我们将着手准备建立一些新制度,从而形威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有效地遏制腐败的发生。

三是必须加强内部监督。防治腐败,监督是关键。我们的权力来自于群众,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是应有的觉悟。拒绝监督就是犯错误的开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应把监督看成党的一面镜子,看成是对自已的爱护,主动接受监督。应紧紧抓住监督的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把提高全社会的监督意识和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形成“人人接受监督,人人监督他人”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提高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时刻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其次,增强党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识,特别是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自觉接受监督时,也要大胆行使党和人民赋予自已的监督权力,自觉地支持和参与监督工作,形成有利于监督的社会氛围。当前,要围绕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要求,在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要着力探索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推动各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

近年来在局党组安排部署下,局党组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精神,努力做到办事公道正派,坚持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集体研究决定,杜绝了个人说了算,有效的防止了问题的发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应针对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反腐倡廉工作重点,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

四是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们应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作为事关全局大事来抓。重点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领导干部既要廉洁自律,做好表率,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要管住班子带好队伍,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对那些领导不力,甚至不抓不管,导致严重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治理,甚致出现重大腐败问题的单位个人要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本着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既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又要重视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腐败的发生。

(作者系安徽金寨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作风腐败党员干部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党员干部要姓“党”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