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有效对话

2017-05-08陶飞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初中语文

陶飞

【摘 要】

教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可以通过预习、文本解读、能力拓展、学习反思的过程有效开展对话,便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进行师生、生本、学生和生活以及生生之间对话,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能力。本文侧重于分析有效对话开展的策略,期待给教师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 师生 有效对话 方法分析

对话课堂是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基础之上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语文文本阅读掌握其中的基本内容,然后教师通过对话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产生思想碰撞以及心灵交流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有效开展对话,需要把握学生、语文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发挥自身的对话主角的作用,而教师则做好对话的引导者,通过语文文本载体从生活中寻找对话之源,进而引导初中学生在学习中领悟作者的情感、价值,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做好语文文本的预习工作,为开展对话奠定基础

第一是教师要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要求而认真地分析语文文本,尤其是挖掘出语文教材中隐藏的信息,进而能够在课堂中把相关的信息做好补充,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本文信息的掌握能力,同时也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第二,学生在预习阶段可以通过阅读文本,从文本整体中感知语言和情感,同时把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待教师在课堂引导中解决预习中的问题;第三,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好教学步骤调动学生阅读以及分析文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进对话教学。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充满活力的春天》(作者:高晓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本文,然后结合自己所喜欢的季节而做一篇口头作文,一方面是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头表达情况而把握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以及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即掌握自然景物描寫,而从本文中找出写景的佳句供学生欣赏,提升初中学生感受语文文本魅力的能力。通过学生的预习以及准备的口头作文,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而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而进入课文内容的教学,实现了教师和本文、学生之间的对话,为下一步深入进行多重对话做好铺垫。

二、通过文本解读,促进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有效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对话,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文本的解读,这是语文课堂实施对话教学成功与否的保障。因此,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需要积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良好的对话实施策略,一方面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改变传统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模式,体现出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地扩展文本中的思路,例如通过朗读文本、感悟语文文章中的语言,从而体验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写作特色,促进在语文文本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柳叶儿》(作者:宋学孟)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在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此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在朗读中配上背景音乐,有效营造出学习此文的氛围,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有效对话的机制,然后教师给予有效引导,便于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乐”与“苦中带涩”这一思想内涵,这可以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得学生和生活之间在文本所提供的平台中开展对话,启示学生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作者从柳这一常见植物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跳出人们对柳的固有观念,如人们视柳为报春使者、美的化身等认识,而在作者的心中柳是他的恩人,通过这样的分析,便于教师与本文进行对话,从而有效结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这一双重对话提升了初中学生感受语文文本的能力。

三、根据本文做好知识拓展,在反思中构建对话模式

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的最后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知识拓展,通过反思学习的方式达到升华语文课堂的目的。其中包括对语文文本中四包含的人文性价值挖掘、语文作品的艺术、结构品鉴以及语言欣赏等,从而激起学生之间、学生和本文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对话。

如教师讲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小说单元文章:《孔乙己》(作者:鲁迅),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写照,在文章讲述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文章结构分析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再次和文本进行对话,而教师引导的作用则提升了学生感受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感受《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艺术价值。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完成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发挥出语文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教育价值。

【结 语】

课堂对话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便于课堂中能够有效地开展对话,同时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也带来帮助。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引导学生与语文文本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提升语文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这需要语文教师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地创新模式,从而构建出有效的对话机制,提升初中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江.浅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开放而又充满活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2】丁珍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J】.读与写(上,下旬),2015(12)

【3】施拥军.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5)

【4】蒋红花.点染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初中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