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变迁研究文献综述

2017-05-08杜京珊

商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际趋同会计准则

杜京珊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在跨国投资、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等现实利益的直接作用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逐渐成为各国、各地区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共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经历了协调、趋同和等效认可等阶段。本文运用文献检索、规范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从会计准则的形式协调与实际协调、会计准则的趋同这两个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变迁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讨论。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一、引言

在一些国内外经济背景的影响下,财政部于2010年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战略图》,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国内国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是推动我国会计准则见识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文采用在文献检索的方法,分别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对全体文献进行检索,得到统计结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重要文献来源包括《商业会计》32篇、《财会通讯》55篇、《会计之友》(上旬刊)53篇、《西南财经大学》52篇、《会计研究》34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4篇……“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重要文献来源有:《财会通讯》6篇、《会计研究》6篇、《西南财经大学》5篇、《会计之友》(上旬刊)4篇、《财会通讯》(学术版)4篇……由此看来,关于这方面已有不少学术研究成果。这些学术文献的规模度也反映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迁研究文献综述

对上述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除了那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迁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个主要路径。

(一)会计准则的形式协调与实际协调

会计准则的协调与会计报告实务的协调的关系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重要研究领域。VanDeTas(1988)是最早正式提出会计协调概念的研究者,把会计协调分为形式协调和实质协调,并提出了计量会计报告实务协调的指数。会计协调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影响会计协调的因素、协调过程、协调的产出和后果(Rahman等,2002),对会计报告实务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会计监管的协调等,协调过程是公司报告中减少差异,从而使两国或者多国会计实务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

王静和孙美华(2003)通过对比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异同,根据对比点的不同赋值计算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协调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度协调。

会计形式协调是否能够实现实质协调,取决于公司对所选择的会计准则的遵循程度。对准则的遵循程度是单一高质量准则是否能够带来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会计准则的遵守的研究成为国际会计协调的一个重要过程。

总之,会计协调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限制和缩小各国会计实务中的差异,促进各国会计职务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二)会计准则的趋同

王军(2006)认为,趋同是协调的进一步深化,不是简单的等同,趋同是一种互动,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同各区域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趋同需要一个过程。

黄燕飞(2012)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国际协调的深化发展,各国会计准则将逐步从不同走向相同。从目前的发展看,各国和地区会计准则正选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代表了未来国际趋同的目标和方向。各国和地区在向趋同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某些国家和地区选择直接使用或只是对略加修订,有的国家和地区选择改革和影响,并同时修订本国的会计准则,也有的选择继续使用本国的会计准则,但期望根据本国会计准则生成的会计信息与根据生成的会计信息结果相同。由于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我们认为,趋同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三、总结与讨论

在会计准则加速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背景下,研究准则的协调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实质协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从中国公司的报告实务变化来分析形式协调对实质协调的影响,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得出对准则制定和实施更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趋同”策略是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道路上应对当前局势的较优选择,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理性决策。我们应当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政策指引下立足国内实际情况,顺应会计国际趋同大势,深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重要项目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争取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实现会计准则等效,为金融体系改革、经济的开放和稳定、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国内企业 “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维护我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将“中国特色”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得出有本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国化的有实施可能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黄燕飞.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研究[J].財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贾建军.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形式协调与实质协调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磊磊.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4]乔尔塞里格曼,徐雅萍,等译.华尔街的变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财政部会计司.化危机为机遇,以星火成燎原一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的采用情况[J].商业会计,2010,18

[6]高利芳.基于趋同的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准则执行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7]李刚、刘浩、徐华新、孙挣.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一从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角度[J].会计研究,2011,6

[8]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8,10

猜你喜欢

国际趋同会计准则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对于跨国企业的重要影响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