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016-03-24籍雅元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必要性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中心,首先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其次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与更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资本的流通、跨国公司数量的增多、各国贸易往来的频繁等,促使各国的会计准则同国际准则相趋同,以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正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助于提高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分析

(一)跨国公司经营的需要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会计准则,使得跨国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进行信息汇总时,所获得的信息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无法进行比较,从而影响母公司的战略决策。如果各国采取一致的标准进行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既增强了子母公司之间的联系,又促进母公司做出战略的调整与巩固,使得全球资源实现更有效配置。

(二)外贸活动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常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原因在于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的会计成本计算。假使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那么在面对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时,所出具的成本数据就有了说服力,从而保证我国外贸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国际组织的推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督促各组织、各机构的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中国作为成员国之一,理应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步伐。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基础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都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资源配置,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市场化水平低,市场经济基础薄弱。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坚实的市场经济基础是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动力。在我国这种环境下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修订我国的会计准则,某些规定必定会形同虚设,几乎起不到作用;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尤其是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毕竟国有企业的会计环境与市场经济的会计环境存在差距,因此,我国应该谨慎地对待趋同这一问题,当前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必定产生很大的阻力。

(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必定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作为支撑,才能促使趋同的进行。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差很大,在这样的法律环境里进行趋同,会计准则的改革将没有法律依据的保护。

(三)社会意识差

我国对会计准则的认识较为浅薄,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准则的真正意义。首先,我国会计准则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人们只能依靠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在思想、习惯上对会计准则进行被动的接受;而西方国家则是在法律条款内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其次,会计体系不完善。我国缺乏一个完善的会计体系作为指导,特别是在财务会计方面没有统一的概念、标准,甚至会出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造成混乱。最后,执行机制不健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包括制定会计的标准国际化,也包括执行机制的国际化,只有有效地执行,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由于会计改革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影响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四)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为大专学历;而面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对会计人员又会提出新的要求。鉴于这两个基本情况,要求我国必须加快会计人员的培训步伐,以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

三、解决对策

(一)充分考虑国情,循序渐进

我国的市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国有企业的会计环境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国际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认清我国的国情、我国的会计环境;然后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汲取国际会计准则的优点,慢慢地将这些优点应用到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完善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

(二)完善法律法规、会计概念框架

依照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加强会计、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等方面的法律建设。只有不断规范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规范会计准则的制定等,才能形成坚实的市场经济基础,才能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

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该完善会计概念框架。完善的会计概念框架为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提供正确的指导依据,保证会计准则之间的连贯性。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否承担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会计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终身学习、创新的意识。会计人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对已经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单位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最后,完善考核制度。将考核与工资、绩效挂钩,一方面督促他们紧跟时代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形成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队伍变强大。

四、小结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顺应了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在基本原则、内容框架、计量要素等方面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然而,在趋同过程中也有问题的存在,如市场经济基础薄弱、法律法规不完善、会计内容框架不明确、会计人员素质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中奇.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

[2]武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籍雅元(1993-),女,满族,河北承德人,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会计1班,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