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序》传本与《圣教序》集字勘校解说

2017-05-08胡焰智

书法赏评 2017年2期
关键词:张本圣教序兰亭序

■ 胡焰智

《兰亭序》传本与《圣教序》集字勘校解说

■ 胡焰智

唐人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中有六十六字为《兰亭序》集字。在《兰亭序》传世帖本中,明人陈鉴藏本、张金界奴本、定武本是近真程度最高的三种帖本。三种帖本各具特色。陈鉴本与《圣教序》集字契合度极高,留存有众多细节特征,部分细节特征在《圣教序》碑中得到印证,是留存祖本原始细节最多的帖本。该帖单行保留了祖本字的间距位置原貌,但行与行之间的相对位置摆放随意,笔画有扭动过甚、妄生圭角之弊。张金界奴本整体保留了祖本字、行间距位置原貌,单字与《圣教序》集字重叠性较好,但笔画重拙,细节丢失较多,存在描补现象。定武本与《圣教序》集字多数笔画位置能对应,但字形与笔画差异较大,存在摹刻缺陷。我在《〈兰亭序〉帖本与 〈集王圣教序〉勘校》中曾将多种《兰亭序》帖本与《圣教序》集字进行叠影比较,限于篇幅没有展开细节。本文选择其中近真程度最高的三种帖本与《圣教序》集字作详细勘校解说,提供确定为集字的依据,剖析各本的优劣得失。

《圣教序》共集取《兰亭序》六十六字,依《兰亭序》顺序为 “在会群咸集崇领茂林左右引流虽亦幽是天朗风观宇品类足可仰怀或讬形外趣舍殊静不然知将至随迁仰迹之况不哉揽昔由契文齐为后亦时异兴怀致者亦斯”。

第一行 “在”字

此字各本笔画位置基本契合。“土”部竖画偏左,末横右端稍长,陈本、张本与集字一致。陈本笔画委婉生动,首尾时有扭曲,集字笔画劲直,此乃摹本与刻本常见差异。

第二行 “会”字

陈本有误笔,但与集字笔画位置高度契合。 “田”部中横偏下,中竖下面出头,“日”部稍扁并位置偏左,陈本与集字一致,它本有所不及。陈本误笔似为摹拓讹误,其实很可能源于祖本。集字 “田”部中横贯通,下横右端伸出,与陈本误笔基本特征相似,可能为误笔修正后的遗痕。

第三行 “群”字

陈本与集字一致性极好,“君”部构形特殊,两本形神皆肖,“羊”头两点形态一致。下面的杈笔,陈本轻细,集字粗重,存在差异,此类细节在摹拓、翻刻时极易走样,不宜苛求。

图1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1)

张本笔画粗重,“君”部形态明显存在差异,应为描补所致。定本 “羊”部位置左移。

“咸” 字

陈本、张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中间 “口”部,陈本与集字无左竖,与后面的 “迁”字写法相同,张本存在差异。

“集”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 “隹”部中竖侧斜,四个横画上密下疏,与集字相同,优于它本。集字下面的竖钩似楷书,应为摹刻失误。

第四行 “崇”字

此乃补字,书写率意。集字改变了摆放角度,视觉差异较大。

此字上面的 “山”部写法非常特殊,右下侧多出一个横画。该部首应为“出”字,集字笔意交代比较清晰,先写中竖,其次左右笔画,最后连带横画,连带处有断笔。陈本与集字笔画位置契合,张本横画位置有改变。中间宝盖部分,上点粗重,左点内收,“示”部中竖上端出头,陈本与集字一致,它本稍有差异。

陈本下面竖画出现蛇形扭曲与圭角,集字对应笔画较为生硬。

“领” 字

陈本、张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此字 “页”部有两个特殊细节,中部方框左上角伸出一个尖角,右下点细小,陈本、集字高度一致。这两个细节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形态非正常书写产生,绝非偶合,只能是底本如此。后续还有类似例证,表明陈本应是近真程度极高的帖本。

“茂” 字

陈本、张本、集字笔画位置契合。陈本笔画圆转优美,映带生动;张本笔画粗重,不及陈本;集字笔画劲挺,圆转特征多数丢失,但笔画间映带意态尚存。

定本差异较大,“戊”部位置右移。

“林” 字

陈本、集字一致性较好。主要特征如左横收笔端尖细,右横与上一笔连带,右竖钩细小内敛,右侧撇捺交叉位置在横画下方偏左,二者高度一致。张本右横单起笔,明显有误。

集字左竖下面弯曲,与它本不同,应为摹刻讹误。

第五行 “左”字

横、撇之间的连带各本有异,陈本撇画有顿笔,张本近于陈本,集字作圆弧状。圆弧状连带《圣教序》中常见,应出于摹刻者习惯。

“工”部末两笔,陈本映带生动,集字依稀可见。

“右” 字

陈本、集字一致性较好。集字 “口”部稍有调整,峻拔清丽。张本笔画粗重,差异较大。定本形态有失。

“引” 字

集字摆放角度稍有改变,“弓”部末笔伸长,与它本不同,应为摹刻失误。右侧竖画,陈本、集字一致性极好,张本有所不及。

“流”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末笔写法不类常态笔画,各本自具特色,陈本优美自然,张本重拙,定本近于陈本,集字形态特殊。推测原貌应如陈本,张本描补失真,集字因经多人之手细节难辨,摹刻者创构新形。

第六行 “虽”字

左侧 “虽”部中间多出一个回绕弯,不合常规;陈本、定本、集字相同,表明此细节源于祖本。张本不见回绕弯,应为描补修正。

右侧 “隹”部竖向长笔,陈本、定本有顿折,张本、集字为一笔直下。比较 “隹”部笔画位置,陈本、集字整体叠影契合。“隹”部上端形状,陈本、定本、集字基本一致;张本因描补失真,形状笨拙。下面四个横画,上横上翻,疏密有变化,各本相同。由此可知各本主要特征一致,只是竖向长笔是否有顿折存在差异。一笔直下为王书习惯写法,但是头部不应出现反向的弧势,如《平安帖》“集”字、《丧乱帖》“离、惟、摧、虽”等字,张本、集字头部出现反向弧势,表明此处不应为一笔直下,其原本应如陈本、定本。

图2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2)

图3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3)

第七行 “亦”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集字下面联飞点稍有润饰。

“幽” 字

从陈本看,此字写法非常特殊,先写中竖,次写左右绞丝,再次写下面横画,最后写左右两竖,右竖有一个粗重的回钩。它本基本上灭失了这种书写意态,改为常规笔顺书写,但留有遗痕,如 “山”部左竖与横画断开,双绞丝附近冗余空间较多,字形较为松散。

集字双绞丝摹刻明显走形。

第八行 “是”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日”部中间笔画连带生动,上点左伸超出竖画,陈本与集字相同。

“止”部右侧短横,陈本直接从上方回挑,它本为顿笔后从下方带出,二者笔画的轮廓形状相同,只因对笔意的理解不同,在细节处理方面稍有差异。

图4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4)

图5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5)

集字 “止”部撇画起笔处没有顿折,当出于摹刻者习惯,与前面的 “左”字相同。

“天”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笔画细瘦,捺画尤细,集字有加粗润饰之嫌。

“朗” 字

陈本、张本、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用笔生动,主要特征在集字中依稀可见。

定本字形存在差异。

“风” 字

陈本、集字一致性较好。主要特征,如 “凡”部外框形状,“虫”部中竖偏左,末笔收笔处没有顿点,各本基本一致。主要差异在 “虫”部方框的写法,陈本近乎草书,集字有两形,一形如陈本,一形近乎楷书,张本介

于二者之间。“虫”部方框近乎楷书者字形优美,应出于摹刻者的润饰。

第九行 “观”字

陈本与集字一致性极好,众多细节特征相同。如 “隹”部第二横偏长,第三横偏短,四横错落有致,“见”部中间笔画顾盼映带,位置、形态、左侧出头特征,两本高度一致。如此微妙趋同的细节,表明陈本应该非常逼近祖本。

张本因描补笔画重拙,上述特征多数消失。

陈本左侧中部有两处洇逾,它本不见,但对应处笔画形态互有差异,不能断定陈本洇逾是摹拓失误,还是祖本原貌。

“宇” 字

张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笔画扭动,宝盖头左点洇逾,这些特征不见于集字。

定本字形歪斜变形。

“品” 字

各本笔画位置基本契合。左下 “口”各本主体特征一致,另外两 “口”互有差异,集字末笔明显有误。

“类” 字

此字特殊,陈本 “米”部有误笔,此细节也见于宋薛绍彭翻刻唐摹硬黄本、南宋御府 “领字从山”本等帖本,表明误笔可能源于祖本局部残损,后世所见完整字迹应是添补而成。

陈本与集字笔画重叠对应情况较好,张本细节方面存在差异。

第十行 “足”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末笔有杈笔,集字亦有贼锋,所在位置稍有差异。

第十一行 “可”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其中连带笔画一致性尤好。集字摆放角度有所改变,视觉差异较大。

“仰” 字

集字漏刻中间短横的头部,与它本字形差异较大。右侧 “卩”部,陈本、集字作圆弧状,张本略作方形,应为描补失误。

第十二行 “怀”字

《兰亭序》共有五个 “怀”字,两字集入《圣教序》碑。集字 “衣”部撇画摹刻有失,导致整字重心下移,字形稍有变化,但与它本笔画位置契合,应为集字。

第十三行 “或”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张本右上角点画缺失。

“讬”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集字左侧 “口”部稍小,右侧竖弯钩略有收紧,整字不及它本舒展。

“形” 字

张本、定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左侧两竖扭动较多,右竖下端出现不当圭角,与它本存在差异。“外” 字

各本笔画位置基本契合,细节形态稍有差异,张本与集字稍近。

第十四行 “趣”字

各本一致性极好。集字摹刻生动,“耳”部笔画转承映带尤为精彩,陈本与之相同。张本重拙,细节有所丢失。

陈本与集字有两处细节差异,陈本 “走”部下面多出一个回绕圈,集字 “耳”部上面也多出一个回绕圈。陈本“走”部回绕圈写法与第八行 “是”字相同,容易误解为书写瑕疵。它本不见回绕圈,但是对应处笔画转承生硬,玩味其中意趣,应为灭失、润饰回绕圈所致。集字 “耳”部回绕圈,不见于它本,应为摹刻失误。

“耳”部陈本、张本局部笔画洇逾,集字不见洇逾,应是摹刻者作了技术处理。《圣教序》碑主要用途是实物观赏,不是字迹拓印,摹刻者遇到洇逾笔画,须还原成书写笔画镌刻。

“舍” 字

各本基本一致。陈本几处锋颖伸展,在集字中不显。张本重拙,“口”部左竖笔意有失。

“殊” 字

张本与集字构形相似,陈本差异较大,主要是右侧 “朱”部写法不同。

观察 “朱”部细节特征,陈本局部与它本多数一致,与张本除中横笔画外一致性极好。陈本中横写法不同,笔顺与张本、集字存在差异,但与定本笔顺相同。玩味中横笔势及连带关系,张本与集字存在差异,集字撇画位置严重偏右,超出书写常态,位置与陈本相似,疑似在陈本面貌的基础上润饰而成。

左侧 “歹”部,集字摹刻拙劣生硬。

“静” 字

陈本左上方的竖画有杈笔,此乃祖本折痕遗迹,集字此笔画向右歪斜,应是受杈笔影响所致。张本此竖亦有歪斜。

右侧 “争”部竖钩,张本、陈本上挑,集字斜掠,竖钩斜掠在《圣教序》中常见,应出于摹刻者习惯。

“不”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后两笔之间的连带牵丝,各本高度一致。

第十五行 “然”字

陈本有两处明显杈笔,张本亦能见部分杈笔痕迹。集字没有杈笔,但笔画轮廓形状与陈本填实后形状相似。

下面联飞点,陈本与张本一致,集字有所润饰,同于第七行“亦” 字。

第十六行 “知”字

左侧 “矢”部形态极为特殊,陈本、张本、集字基本一致。“口”下端收笔向下映带,三本亦相同。定本差异较大。

陈本 “矢”部右下点扭动,出现不当圭角,貌似缺陷,但整字匹配性略好于它本。

“将” 字

各本笔画位置基本契合,集字右下方 “寸”部竖钩稍有差异,陈本、张本竖钩明显弯曲,集字劲挺优美,可能出于润饰。

“至”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此字书写颇为特殊,上下部分之间没有连带,末横收笔上挑,各本基本相同,细节稍有差异。

第十七行 “随”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集字摆放角度略有调整。陈本与集字捺画稍有差异。

“迁” 字

此字上面部分书写比较特殊,“西”部左侧以点代竖,中间漏缺一笔横画。各本一致性较好,多数细节相同。

“西”部陈本宽扁,与张本相近,集字稍窄。

张本笔画重拙,长捺如楷书。

“仰”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部分笔画细瘦,张本、集字笔画整体丰腴。

图6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比较(6)

第十八行 “迹”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中间联飞点的写法相同。集字末笔有杈笔,陈本不见。

图7 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典型字比较(1)

第十九行 “之”字

《圣教序》与《兰亭序》中 “之”字极多,因从《兰亭序》集字时间偏后,多数 “之”字未被集取。此字形颇具特色,各本笔画位置高度契合,应为集字。

“况” 字

各本笔画位置基本契合。右上方的 “口”部,陈本与集字构形存在差异,张本介于二者之间。

第廿一行 “不”字

各本笔画位置契合。张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横画稍有差异。

“哉”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集字中间长横右端摹刻不完整。

“揽”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与集字细节一致性极好,左侧提手旁不类常态,两本完全相同。

陈本有三处洇逾,集字不见洇逾,但 “臣”部三个折笔中间隔断,“儿”部两笔上端粘连,似为洇逾笔画遗痕。

“昔”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上面两竖,陈本、张本写法一致,集字摹刻有失。

“由” 字

张本、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存在差异。陈本字形优美,笔画之间多有映带,集字仅中横入笔处留有映带痕迹。

第廿二行 “契”字

各本一致性极好。主要特征,如 “丰”部中横偏上,右端不出头,“刃”部外框粗重,里面笔画细瘦,右下点粗重且多见棱角,各本多数相同。

“刃”部陈本、张本洇逾粘连,集字还原书写笔画比较生硬。

“文” 字

陈本、张本与集字笔画位置契合。集字撇、捺连带的圈环形状,捺画收尾部分,与陈本、张本存在差异。陈本圈环与前面的 “是”“超”等字回绕笔一致,集字圈环貌似更合笔理,应出于摹刻者的润饰。定本摹刻草率,差异较大。

图8兰亭序与圣教序集字典型字比较(2)

第廿四行 “齐”字

集字结字松散,中间笔画混乱,明显存在缺陷。与它本相较,上下两部分笔画构形基本契合,中段两侧结构亦相似,可确定为《兰亭序》集字。该字的主要问题是中间短竖歪斜错位,导致整字结构涣散,起因可能是底本纸张破损,或摹刻时出现误刻,后期应该进行过补救,勉强拼凑成字。

陈本 “尸”部右端缺笔,与它本不同。

“为”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此字笔画圆媚优美,集字摹刻极好,下面联飞点稍有差异。

“后” 字

左侧三点水旁,张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陈本出现不当的扭动与圭角。右侧部分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张本上端稍有洇逾,集字还原成书写笔画。

第廿五行 “亦”字

陈本与集字一致性较好,张本联飞点稍有差异。

第廿六行 “时”字

各本形态略有差异。陈本笔画俊美,结构典雅,集字与陈本基本一致,牵丝映带俱存,细节方面稍有不及。张本重拙,存在差异。定本差异极大。

定本后面数行摹刻走样,笔画重拙,字形增大,明显脱离底本。

第廿七行 “异”字

集字摹刻极佳,多数映带牵丝细节留存,陈本、张本与集字一致性极好。

定本摹刻拙劣,几类楷书,但笔画位置与集字皆能契合。

“兴”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陈本上部笔画混淆,运笔细节难辨,张本相似;集字笔画交代清晰,应出于润饰。

“怀” 字

陈本、张本一致性较好。特征笔画如竖心旁右点粗重,各本一致。集字 “衣”部构形舒展,重心上提,字形俊美。

“致” 字

此字笔画圆媚,各本一致性极好。最后的捺画陈本、张本皆出锋,集字作反捺,应出于润饰,这种改变在《圣教序》中常见。

第廿八行 “者”字

《圣教序》碑有多种 “者”字,此种五次出现,五字各有差异。

此字主要特征在 “日”部,外框为稍歪斜的长方形,中横偏长,下横伸出右竖,出现十字交叉,陈本、集字高度一致,张本稍有不及。集字撇画末端有杈笔,陈本中段亦有飞白,二者出现位置不同。

定本差异极大。

“亦” 字

各本一致性较好。最上面竖向笔画,陈本有杈笔,集字稍细,似取杈笔左半部分,张本笔画较粗,与整体填实形状相似。

“斯” 字

各一致性极好。此字 “其”部笔画映带生动,顾盼有致,陈本与张本完全相同;集字牵丝丢失,但笔画形状、神态尚存。“斤”部竖撇形状特殊,陈本、张本相近;集字稍有不同,应为润饰调整所致。

除以上六十六个集字外,还有 “无、清、极、所、之”五个疑似集字,“春、万、间”等多个相似字,前人多误为集字。疑似集字因局部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确定为集字。相似字或大小不同,或笔画位置不能契合,缺乏集字应有的重叠对应关系,不应为集字。

在《兰亭序》传世帖本中,陈鉴本无疑是单字最接近祖本的帖本,存真程度明显优于其它帖本及《圣教序》集字。与其它帖本存在差异的细节,如果站在陈鉴本近真的立场观察,多数更合情理。陈鉴本行距宽疏,字行摆放草率歪斜,笔画扭动过甚,妄生圭角,表明其间曾经庸人之手。推测其底本应是近真程度极高的帖本,庸手摹拓非常认真,能留存底本的众多细节特征,因不得正法,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给人感觉品味不高,如果将陈鉴本单字与其它帖本比较,明显更胜一筹。

陈鉴本有一个高度相似帖本,即元人陆继善钩摹唐摹本,有人认为陈鉴本为陆摹又一本。陈鉴本与陆摹本并非出自同一人之手,陈鉴本留存的细节多于陆摹本,相关问题另文讨论。

《圣教序》碑是玄奘圆寂后所建的纪念碑刻,其中《兰亭序》集字应来源于摹本,很可能为唐太宗御府赐拓本。对于《圣教序》碑而言,底本是真本还是赐拓本,不会存在差异,对碑刻字形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摹刻。《圣教序》碑由弘福寺沙门怀仁集字,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即摹集、勒石、镌字分别由不同人完成。后期刻字者未必能见到前期墨本,在细节不辨时只能凭己意补足,难免与底本存在差异。在《圣教序》碑中,相同集字常有差异,甚至局部差异极大。《圣教序》摹刻过程中还存在主观润饰、调整现象,如细瘦笔画加粗,圆转笔画刻为劲挺笔画,洇逾处还原书写笔迹等,这些润饰、调整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碑刻美观,为唐人刻碑镌字习惯做法。尽管《圣教序》集字的底本来源于近真程度极高的摹本,为我们提供了《兰亭序》祖本可靠信息,但其失误也客观存在,多数字形存真程度不及陈鉴本亦在情理之中。

张金界奴本笔画重拙,细节多数不显或存在失误,显然曾经描补,失真较多。启功称其 “墨色晦暗,笔势时见钝滞”,正是描补带来的恶果。

定武本摹刻存在明显不足,行书特征多数丢失,后面数行尤为荒率,与祖本原貌相去甚远,难符盛名。

[1]胡焰智,乔柏梁.《兰亭序》帖本与《集王圣教序》勘校 [J]中国书法,2014(06):183-185.

[2]胡焰智.《兰亭序》七种帖本叠影勘校 [J]书法赏评,2017(01):2-7.

[3]王连起.元陆继善摹《兰亭序》考 [J].文物.2006(05):95.

[4]路远.墨池之龙象 兰亭之羽翼--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与《集王圣教序碑》[J]中国书法,2013(05):182.

[5]启功.兰亭帖考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1962(03):116.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张本圣教序兰亭序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对阵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
书法作品
中国男乒主要对手张本智和技战术特征分析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王羲之 兰亭序》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三)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四)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一)
王羲之书兰亭序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