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2017-05-08洪瑕苏有邦刘绍芳

文学教育 2017年5期

洪瑕+苏有邦+刘绍芳

内容摘要:初任教师入职阶段是教师生涯的一个关键时期。本文对初任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初任教师 入职 专任导师

初任教师是指完成了师范教育课程,被引入教师专业岗位,但尚未完全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教师。[1]入职阶段是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期,是迅速建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期。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初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面临更多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工作满意度,影响其职业生活的质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试图就初任教师在执教初期会遭遇的困境,探讨如何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

一.初任教师入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中小学新进教师基本都达到大专或大学学历。虽然初任教师在大学里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也经历过教育实习,但毕竟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了解不多,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尽管初踏讲台大都有满腔的干劲,但实际的教学远比想象中复杂,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许多初任教师感到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初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工作上的困难

学者赵昌木对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新教师在任教的最初几年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教学困难:教材不熟,重难点把握不准;教法不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学语言不流利,有时出现口误;板书不规范等。[2]这些情况经常发生会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对能否胜任教学工作感到心里没底,体验到强烈的失败感。

2.管理能力差

通过下面这位新教师的叙述,我们来看看新教师经常趟到的困境:

我已经失去了对这个班级的控制,我也不情愿说出这件事,但是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当我教学的时候,我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我身上——我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不起什么作用。我给家长打了电话,我让学校领导定期来我的班级。但是都没用。当学校领导在教室里的时候,学生们就听讲,但是一旦他离开,学生又会是老样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想大叫!我想大声抗议!我恳求他们!除了跪下来求他们,我什么都做了。我真的很沮丧,很抑郁,我没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我忙于去维持纪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3]

对于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初任教师而言,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类似这样的情境在大量新老师中经常上演,当管理较差时,无序和混乱会占用学习时问,会耗费教师的精力。谁都不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的问题行为,但管理不善往往易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工作任务分配方面的困难

教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但不同于医生、工程师等行业有一个严格的实习期,受到老同事的严格监督,教师只要一踏上岗位,就必须独自承担与老教师同等工作量与责任。在中小学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刚走出校门的新老师一般被安排到問题较多的班级任教。由于安排的工作量太大,使他们压力重重,无法集中精力于课堂活动。又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必然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血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备课、上课、管理学生。学校和社会不会因其是新手而降低对他们要求。由于没有得到学校理想的支持,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去适应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过渡,就使新教师只能边工作边摸索,从而使教师的成长出现延迟。

4.人际环境的困惑

初任教师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大都有满腔的热情,工作干劲足。他们比较关注对学校文化的了解和融入,渴求能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希望能得到校长、同事的理解、鼓励。笔者在与许多新教师交流时他们说到由于中小学面临着升学压力,教师之间在学生成绩的排名、劳动、纪律或其它竞赛活动中存在着激烈竞争,其好坏直拉关系到教师的履职晋级、获奖金数额的多少,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不愿和新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又由于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农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迷失,认为知识无用,出现厌学情绪。农村“现实的冲击”给新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他们常常感到孤立无助、紧张、焦虑,这些不愉快的心情和体验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二.初任教师的入职指导

初任教师要克服上述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也要寻求外在的帮助和支持。初任教师缺乏适当的培训和支持体系,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勒温表示“除非我们为新教师提供了恰当的支持和帮助,否则职初期往往是纠正不良习惯的时期,而不是专业成长的时期。如果让教师独自增长作为教师的专门知识,那么他们通常会以‘试误方式来学习,只让新教师依靠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他们仅会掌握各种‘生存技能。这些技能可能会固定和定形,变成了他们的教学风格,最终阻碍他们成为有效的老师。[4](P.80)

结合普洱市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农村初任教师度过职初期:

1.推行专任导师制:对于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应为其成长创设一定条件,提供足够的支持。目前,在我国有许多学校常常采用骨干教师与初任教师结成对子的办法,对初任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其知道“如何教”。这一培训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任教师希望尽快获得其他教师的认可、接纳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了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做法却存在以下问题:很多骨干教师在学校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天要花大量时问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又要当好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好班集体。由于任务繁重,就使骨干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如果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责任心,没有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初任教师的帮助就没有多少意义。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对初任教师的指导,建议在思茅区农村中小学中设立专任导师,由已退休的优秀教师专门指导初任教师,指导期为刚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之所以请退休老教师承担专任导师工作,是因为他们不用承担教学工作,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充足的时间与初任教师进行亲密接触,可以更好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和优势,对初任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尽快成长。作为专任导师应负责对初任教师备课的全指导:如何把握教学进度、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根据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其次,专任导师每周要完整听初任教师的至少一次课,课后提供及时而适当的反馈,促其反思自己的教学。

为了调动专任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给予适当的报酬,这是他们劳动价值的体现。相信通过专任导师传、帮、带,能缩短初任教师从教师本休向教学本体转变的时间,很快适应教学工作。

2.教学反思制度化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明确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才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学会不断反思,是初任教师成长的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

为了提高初任教师的反思能力,建议学校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规定初任教师作反思记录、反心笔记。

对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对一个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在课后要求教师及时回忆,认真总结,供日后参考,并请教务处对初任教师的反思日记或记录做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促其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工作量增大,有很多教师只是应付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分析、研究教材,变成了教学的机器和奴隶。与城市中小学相比较,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同时农村教师敬业精神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学校应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促其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让教师相互学习、切磋。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创造条件让农村教师有机会到一些教改实施较好的学校观摩、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5]这一方面使初任教师有机会和老教师一起探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由于学校为教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环境,促进了新老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3.完善师资培训模式

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本课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思茅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年参加一次培训、一年参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培训的人数占87.1%,师资培训频率并不低,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教师包括初任教师认为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水平不够高、教学方法落后、教育内容实用性不强,缺少案例分析、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培训时间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培訓的效果。[4]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的组织者应先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解,针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模式,如初任教师培训、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高级研修班等。如对初任教师培训应侧重于任教的使命感,使他们学会实际教学方法技能。这样的培训针对了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需求,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促进农村初任教师专业成长。

4.因地制宜,加强与师范院校的合作

基础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需要师范院校,职后培养,也需要师范院校。农村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与普洱学院合作。普洱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为普洱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农村中小学可以为师专学生提供固定教育实习基地,让初任教师在职前获得大量教育实习锻炼机会,提高其教育实践经验。作为回报,普洱学院成为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基地。大学教师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针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合作研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合作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双方的专业提高与发展,因而具有互惠性。[6]

三.结语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中小学教师主要分布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虽然思茅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占绝对主力,但资深教师总有退休的一天,如何根据初任教师成长的规律及时补充优良资源进入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能为初任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尽快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杨.论初任教师入职引导的意义及其途径[J].淮南师范学院,2007(4)

[2]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J].教育研究,2004(5)

[3]梁红京.如何帮助新教师走出初任时的困境[J].江苏教育,2007(5)

[4]Ralph Fessler & Judith C.christensen.教师职业生活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孙一鸣,史晓红.普洱市思茅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及培训需求调查报告[J].思茅师专学报,2010(2)

[6]郑友训.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作者介绍:洪瑕,普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苏有邦,普洱学院理工学院讲师;刘绍芳,云南普洱市民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