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传承红色文化 发展红色旅游
2017-05-08杨理显
杨理显
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红军为贵州留下了一大笔红色旅游财富,以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黎平红色文化遗址群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中午放学时,贵州黎平城关一小校门外的红军广场,聚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校门里,学校老师带着放学的小学生三三两两地走下石阶,脸上带着微笑。
1934年12月17日,就在这个地方,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红军的性质、任务、纪律,散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红军广场因此而得名。
黎平红军广场边上的城关一小,是黎平城最古老的学校,黎平城关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此就读,他们从小在这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城关一小毕业的,现在分别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他们是红军战士的后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折不扣的‘红三代。”说到红军长征,王四红的脑子里满是父亲的伟岸形象,满是父亲的谆谆教诲,两块银元的故事、鼓楼藏红军伤员等久远而模糊的红军往事渐渐清晰起来,一家三代人的红色记忆一下子被打开了。
王四红的祖籍在江西兴国县,祖上世代贫农,父亲王茂生是家中五兄弟中最小的,由于家里穷,常常出现缺米断炊、挨饥受饿的情况。父亲6岁那年,王四紅的爷爷奶奶为了她父亲不被饿死,忍痛把他过继给邻近泰和县老营盘镇田段村的同宗王文桢的遗孀肖方秀。13岁那年,在一次红军转移的战斗中,因为帮红军搬运物资器械,王茂生得到2块银元酬劳。
那是王茂生第一次接触红军,年少的他隐隐约约觉得红军与其他的队伍不一样,是一心一意为穷人打天下的。为了吃饱饭,王茂生眼含热泪与养母告别,追随红军长征而去。湘江战役中,王茂生因为被弹片击伤,经过简单处理后,便跟随大部队一块儿转移。转移途中遇到一户流浪难民,其父毫不犹豫便把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送给了他们。那户灾民感激这个红军伤员的倾囊相助,只收了一块,将另一块放进了王茂生的上衣口袋。令王茂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块银元救了他一命,在后来的国军空袭中,王茂生的胸部中枪,恰巧是这块银元挡住了射向他胸部的子弹,让他死里逃生。
随军到达黎平时,王茂生身上伤口已经感染,很多部位都红肿溃烂生疮,并且伴有低烧现象,有时出现迷糊状况。好在到黎平县城休整时,卫生队买到一些药品,病情得到控制,稍有好转。
12月21日,王茂生随部队离开黎平县城开往剑河,走到坝寨乡高场村时,因病情未痊愈,跟不上队伍而失散流落在高场。红军过境后,黎平的革命形势很严峻,高场村民担心他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方民团抓走,就把他藏在高场的鼓楼顶上。后来他在村民吴明礼家养病一住就是四年,直到1938年秋,身体略有好转的王茂生才返回黎平寻找红军队伍,为后来黎平解放、剿匪等工作作出了贡献。解放后王茂生就任黎平县工商科副科长,为了党的事业,一直扎根在黎平。
很小的时候,王四红的父亲就教育她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父亲分别给他们四兄妹起名叫王大红、王二红、王三红和王四红,就是要让她们发扬传统、永跟党走。从父亲那里受到的教育,王四红也原原本本地传教给她的孩子。
事实上,到黎平翘街接受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只是黎平的群众,还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由于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红军为贵州留下了一大笔红色旅游财富,以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黎平红色文化遗址群就是其中典型一例。黎平古城翘街,因为黎平会议而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重要节点。
“十二五”期间,黎平县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带动下,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都实现了翻一番,旅游综合收入从2011年的7.3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7亿元,年均增长31.96%,共有14.43万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实现脱贫。2016年上半年,黎平县旅游业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共接待游客164.5万人次,同比增长40.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41.39%。(作者单位:黎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岳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