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让课堂“无”中生“有”
——顺应学生问题展开教学的尝试
2017-05-07
如何真正基于学生需要,顺应学生思维,开展学生问题引领的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以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为例,尝试开展依据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在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中,真实而自然地发生。
一、教学前测
学生学习比的生活经验是什么?认知基础是什么?困惑是什么?针对情境及学习主题,学生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顺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带着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1.前测对象:实验班学生共40人。
3.测试题:
(1)关于比,你知道些什么?可以举例、描述。
测试目的:了解学生关于“比”的认知起点,了解学生在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情况。
(2)看到下面这几幅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图1
测试目的:了解学生依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情况。
4.前测结果。如表 1、表 2。
表1:第一题测试结果统计
表2:第二题测试结果统计
观察前测中的数据可知,学生在生活中见到或接触过比,有一些相关经验,但对比的意义了解甚少,不了解比的本质。
为保证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效果和提高综合查询服务能力,系统建立后,要做好档案管理的维护,及时更新,发布最新的归档数据。在整理出数据后,档案管理员要仔细核对数据清单,保证入库档案数据无误后发布。不同单位应根据归档情况和著录情况来确定更新频率,但至少保证每半年更新一次,漳州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是基于一张图平台实现了全部测绘档案信息的实时入库管理,入库后的归档信息如图4所示。
依据“五幅有趣的照片”进行提问,学生能提出“照片为什么有大有小”“为什么A、B、D这三幅图比较像”,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看似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如何处理?若一一回应后再解决“像”的问题,学习完不成怎么办?是否能从学生的问题与比的本质中寻找突破口?
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逐步清晰:若老师不再“发声”,放开让学生提问与探究,学生在对自己问题的探究交流中,会发现用面积解释不了(障碍与冲突)像不像的问题,自然会想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这就是比产生的现实来源!
依据这些思考,我设计了本环节的教学,与实验班的学生一起上了这节课。
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来看一件生活中的趣事。
(出示图2。画外音:大家好,我是上周提问财富排行榜冠军。今天到照相馆打印照片,在调整照片大小时,出现了这几种情况,非常有趣)
图2
师:用数学的眼光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照片有的大,有的小,难到他是变形金刚吗?
师:问得好,我记下来。
生:为什么A、B、D这三张照片看起来很像,其他两张不像?
师:针对他的问题,你们有什么猜想?
生:像不像跟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会不会跟它们的面积有关?
生:会不会跟它们的周长有关?
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借助探究卡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同桌合作,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生1:我们是通过长除以宽的倍数关系来解释像不像的(如图3)。
图3
生2:我们跟他的方法一样。刚开始想用面积来解释,发现不行,后来就用长除以宽来解释。
生3:可以用长除以宽,也可以用宽除以长。(图略)
生4:我们用这几个图形的长除以长,宽除以宽,也可以解释像不像。
图4
教师小结,在学生画一画具有这种关系的长方形后再次感知,抽象出比的概念。
在多次尝试后,学生感受到了“用长和宽的比”来解释像不像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比的本质的认知!正如学生所言: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这个问题对我的启发最大,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用面积解释不了,而用比可以解释。
为此,在实施问题引领教学时,需要教师找准学生“提问”起点,了解学生问题的范围,让“顺应”有据可依。善于发现、读懂学生“问题”背后的价值,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与猜测中自然生成对核心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