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学生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017-05-06朱剑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监督管理

朱剑

【摘 要】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不仅可以培养这些学生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还对图书馆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并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图书馆应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勤工助学;学生;管理;监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在考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中,每年有将近25%左右的学生为贫困生。同时,伴随着并轨、扩招、学生公寓化等管理措施的实施,更加大了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也给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如何解决这部分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问题,而不致于使他们在进入高等学校后的学业受到影响,党和国家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助学贷款等。我馆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使用勤工助学学生,从开始的十几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五六十名学生,由原来的学生仅在下午工作,发展到现在白天和夜间都有学生工作。由原来只有在流通部工作,到现在已延伸到图书馆各个岗位。应该说,勤工助学不仅使大学生减轻了过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去。

一、勤工助学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实践证明,勤工助学学生通过在图书馆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为大学生日后做好其他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勤工助学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些实际同题的存在必然促使学生在“学”和“做”当中不断进行摸索、思考,并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同时身边工作人员的亲身指导和示范,也使他们受益非浅。其次勤工助学的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熟悉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分布情况及功能。日积月累,利用图书馆获得知识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勘工助学学生的参与对图书馆工作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机构,除了来自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外,还应有来自读者参与的监督和管理。勤工助学学生的参与,弥补了目前图书馆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有效地引进监督管理机制,无形中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内涵。

勤工助学的学生来到图书馆,即是读者又是参与管理者,这样就有效地完善了读者的监督机制,强化了读者监督意识和参政意识,将会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转变服务观念,真正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是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图书馆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读者获得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过程中,以读者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图书馆为了对服务质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引进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在服务中既监督了图书馆职工的工作质量,同时也能以主人翁身份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加强了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馆员与学生的友谊,使其达到深层次的相互了解,并能帮助图书馆搞好宣传,树立图书馆在读者中的良好形象。勤工助学学生的宣传往往比图书馆自身宣传更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如此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达到了图书馆与学生双赢的目的。

三、勘工助学学生的参与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充当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学生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图书馆原有使用面积没有增大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延长开放时间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无论流通部还是阅览部,白天和晚间都同时开放。这样就大大延长了图书馆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每周开馆时间75小时增加到现在的360小时,人馆人数也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读者的服务方式和态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勤工助学学生的参与管理,有效地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也很好地解决了过去图书馆与学生沟通不畅,学生对图书馆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答复和解决等问题。勤工助学学生的参与,使图书馆通过他们可以把本馆的各种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取得学生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四、勘工助学发展到今天.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作保证

由于在校大学生四年一届,因而勤工助学的学生每三年更换一次,岗位变动也十有发生。由于不同学生受世界观和价值观认识的不同,在工作上的认真程度和工作质量也有所差异。有些学生在工作中也有消极情绪,个别勤工助学的学生不排除有干一天拿一天钱的想法。一定程度上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对勤工助学的学生管理要有一个“度”的要求。要求高了,学生难以接受;要求低了,学生责任心就差。这就要求根据图书馆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在勤工助学学生管理方面大体思路有如下三方面:

1.实行专人负责制。

勤工助学分配到图书馆后,因工作岗位不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环节上也有所不同,工作的要求上也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到岗以后,各个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名或数名工作责任心强,事业心强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勤工助学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打破过去多人多头管学生,谁用谁管的混乱局面。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责任到人,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的局面,使馆内勤工助学学生活动向着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

2.实行“奖惩”制,量化工作指标。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激励理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础之上。因此,我馆在对待勤工助学这个问题上,馆领导高度重视。在着重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上,提倡以思想激励为主,以奉献为荣。同时对学生的工作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每天的工作都有量化标准,并由当天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奖惩的主要依据。对有责任心且工作突出的学生,馆领导经过研究后,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对完不成工作基本要求,且工作责任心差,多次教育仍不见效果,每学期的累计分数达不到馆规定要求者,实行淘汰制。这种做法的实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心,使学生的管理步入了制度化的轨道。

3.培养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相互尊重的氛围。

培养和教育学生是每一位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懂得自尊自重,维护其做人的尊严和利益。馆里经常组织勤工助学学生参加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询问学生在工作、生话、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密切了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关系,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勤工助学学生的参与为图书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有生力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困难学生在校生活问题,也使本馆职工的工作始终处于学生的有效监督之下。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无疑也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使图书馆职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好坏,始终处于读者的监督之下,这为图书馆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亚军.对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05.

[2]粱萍.勤工助学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监督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