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地区方言程度副词“老”和“贼”的对比分析

2017-05-06李寅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料主观副词

李寅华

摘要:东北方言口语中的常用副词“老”和“贼”在语感上极尽相似,很多场合下可以相互替换,但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可能出现两个全完一致的词汇,本文旨在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在长春市一地对两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描写与对比分析,找出两者根源和本质上的差异性。

关键词:方言程度副词;老;贼;对比

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因其诙谐幽默、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对东北方言的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本文选取了东北方言副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使用频率较高的“老”、“贼”两个词,通过对具体城市的语料搜集,对这两个副词进行地域性考察以及对比研究,期望更充分地阐述东北方言副词的语法格局、发展前景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语法搭配的对比分析

(一)修饰成分的差异性

1.修饰能愿动词

“老”和“贼”都可以修饰能愿动词,后加宾语。

A.贼能说\贼会哄人\贼想去\贼愿意看书

B.老能吃了\老会来事了\老想回家了

A.B两组都是常规与能愿动词搭配的句式,但是两者相比较,我们发现,在语义表达上有细微的差别。

C.我家孩子贼愿意跟你家孩子玩。

*我家孩子老愿意跟你家孩子玩了。

D.婷婷贼想要一个新书包。

*婷婷老想要一个新书包了。

C、D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强烈“想要”的主观倾向,但“贼”句只是高度提炼了“想要”的主观情绪,表达的是一种情感意愿,而“老”则表现出一种主观上强烈“想要”,客观上却“要而不得”的情况,有一种解释或者乞求的感情因素包含其中。“我家孩子老愿意跟你家孩子玩了一要不是没写完作业,我就让他过来了”,“婷婷老想要一个新书包了一你就给她买一个吧”。

2.修饰兼语结构

“贼”和“老”都能不同程度的与兼语短语搭配,“贼”受到的限制较少,如“贼让人高兴、贼叫人生气、贼招人烦”,但对比之后,我们发现,“老”后面出现的兼语短语一般不能是否定式,或是表达贬义的感情倾向,除非是特定语境的需要。

1)A.那孩子贼让你王姨不省心,一天天就知道上网吧。

B.*那孩子老让你王姨不省心了,一天天就知道上网吧。

2)A.一张嘴说话就骂人,贼招人烦,知道不?

B.*一张嘴说话就骂人,老招人烦了,知道不?

(二)句法位置的差异性

“老”和“贼”在句中的分布位置基本相似,都可以做谓语、补语、定语和状语,但在分布频率的侧重上是有差异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个关于“老”、“贼”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抽样200个受试者,其中包括:初中生25个、高中生31个、大学生50个、教师12个、公务员27个、体经营者22个、退休人员15个、自由职业者18个。所有受试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语言使用习惯均有所差异。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如下规律:

1.作谓语时,两者使用概率基本均等,可以互换。

1)A我贼喜欢那部电影。

B我老喜欢那部电影了。

2)A那棵树老高了,估计得一百来年了。

B那棵树贼高,估计得一百来年了。

2.作补语时,“贼”和“老”的分布出现了明显不均的差异性。

1)A他说话声贼小,我听不清。

B他说话声老小了,我听不清。

2)A这顿饭我吃的老高兴了,一不小心就喝多了点。

B这顿饭我吃的贼高兴,一不小心就喝多了点。

作补语时,我们发现,在描述心理状态或抒发强烈感情倾向时(这种感情的抒发通常是自主发出的),我们经常选择副词“老”来修饰,而只需评述客观事实或后面有相应的结论的情况下,经常选用副词“贼”。

3.作宾语时,与作补语情况相似。

1)A真有意思,你那玩意儿还用学啊。

我学老长时间了,你学一遍就会了?

B真有意思,你那玩意儿还用学啊。

我学贼长时间,你学一遍就会了?

2)A历史书是哪本啊?

书架上贼厚的那本!

B历史书是哪本啊?

书架上老厚的那本!

如果只单纯描述客观事实,没有附加明显的情感因素,这类情况要选择“贼”,因为“老”与“了”强制连用,本身自带夸张、强调的意味,与简单描述客观事实有语义逻辑上的矛盾。而在有明显情感附加的情况下,就要选择“老”。

4.作状语时,“贼”的使用概率虽然很小,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出几例使用情况,而“老”在所有语料中,只发现了一种作状语的情况。

(1)他贼吃惊地看了我一眼,好像不相信这话是我说的,

(2)媛媛:(张百鑫骑摩托)可也没啥事儿,离老远我就看着了,在那儿玩急转急停呢。(《红男绿女》)

(三)重叠方式的差异性

“老”和“贼”的重叠方式都包括“XAXB”式和“XAXA”式,但“老”的两种重叠方式使用频率均等,用在不同的情感需求上,而“贼”通常只用“XAXB”式。

(3)那公园可老大老大了,咱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三天才能玩儿完。

(4)张楠:我隔壁那王叔,老能说老絮叨了,我见面都得绕着走,可不敢轻易凑跟前儿去。(《红男绿女》)

(5)媛媛:我弟弟家的狗,你別看个头不大,可是他们小区狗界中的一哥,平常老霸道老厉害了。(同上)

(3)中“XAXA”格式用同一个形容词表述一个层面,将说话人的情感倾向推至最大化,夸张意图明显。(4)中“XAXB”格式用两个形容词表述同一个层面,被“老”修饰后的“能说”和“絮叨”重叠使用,将“哕嗦”的同一属性发挥到极致,也充分表现了说话人的抵触情绪。(5)中“XAXB”格式用两个形容词表述了两个不同层面,一是“性格霸道”,二是“水平厉害”,两个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将“狗”的属性特征完全表现出来。而“贼”与“老”相比,呈现出的格式就相对简单化,基本固定在“XAXB”格式。

(6)张百鑫:我家门前那河不是谁想游就游,水贼深贼急,一般小孩儿不敢着量(同上)

(7)杨总:电视里的模特吧,一般都贼高贼瘦,你这条件的,自己再考虑一下吧。(同上)

“贼”的重叠结构一般都是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两个层面,这种描述相对客观,并不包含过多的情感倾向,(6)中的水“深且急”,是从“度量和速度”两个层面来进行评价,(7)中的模特“高且瘦”,是从“高度和重量”两个层面来进行衡量,这两种层面的重叠达到了一种完整的互补功用,使客观陈述有更充分的理据性。而我们不说的结构“贼A贼A”,虽然在搭配上有实现的可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贼A”的完全重叠是一种累赘表述。

(8)*那座山贼高贼高,我是没有勇气爬了,我在下边儿给你加油好了。

(9)*他赚的贼多贼多,哪个姑娘要是嫁给他就吃香喝辣了。

(8)是客观陈述“山高”,(9)是客观陈述“钱赚的不少”,两者都没有附加强烈的主观倾向,所以一个“贼x”足够表述清楚说话者的语义内涵,两个“贼x”的叠加并没有引起听话者更强烈的共感,相反,在句式上缺少了简洁的力度。

二、语义选择的对比分析

(一)度量性选择差异

“老”和“贼”在对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的搭配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贼”的选择范围更宽一些。“老”由于在语法化进程中的每一阶段,语义属性的选择都集中在量大、重复次数多、时间长的范围内,这样的衔接传统,导致我们现在使用程度副词“老”时,也多用来修饰“粗、大、厚、远”这样的形容词,而与“小、少、细”这类的“小量”形容词搭配,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并不符合我们日常使用习惯。

A.超市老远了\字典老厚了\河老宽了\人老多了

B.*字老小了\*钱老少了\*路老窄了

B组中要表达“小量”形容词程度高的用法时,我们常规的语言习惯是“字贼\特别\很小、钱贼\特别\很少、路贼\特别\很窄”。与“老”相比,“賊”对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的选择基本不受限制。

A.广场贼大\数量贼多\水贼深\树贼高

B.信号贼弱\爪头贼小\内容贼少

虽然在对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的修饰上,“贼”的使用情况更灵活,但不意味着“贼”比“老”的使用频率更普遍,实际从语料搜集的结果来看,“老”的使用概率要远远超过“贼”。

(二)对比项隐匿差异

从对语料的整理中,我们发现副词“贼”还存在于一种特殊句式中,即“……(还)…,还贼……”,这在副词“老”的句式中并未出现。

(10)那小姑娘审美也真是不行,那脸画的花花绿绿的,跟京剧脸谱似的,就那样还贼多人追呢,你说你跟她比差啥?

(11)一考试就五六十分,一天天还贼美呢!

(10)中隐含的是“画的花花绿绿的脸,不应该有很多人追”和“画的花花绿绿的脸却有很多人追”的对比,(11)隐含的是“考试五六十分,心情应该惆怅”和“考试五六十分却心情不错”的对比,前者是我们的常规认知,后者也就是句子中所反应的事实与常规认知相悖,因此激活了我们潜意识中的对比认知,所以,即使没有明确的对比标志,我们也能体会到两者的转折和对立。其实,我们去掉副词“贼”,也不影响句子的独立完整性。

A.一考试就五六十分,一天天还贼美呢!

B.一考试就五六十分,一天天还美呢!

对比这两个句子,都是合理的,B句中虽然没有“贼”的修饰,还是能体会到两句话之间的对比差异。但与程度副词“贼”搭配后,这种对比性就被放大了,加重了后半句的情感倾向,同时也加深了前半句条件的前提力度,让两者之间的对比色彩凸显出来。如果将“老”带入这个句式,也可以成立。

C.一考试就五六十分,一天天还老美呢!

把“老”带人这个格式,句法上没有问题,但在语义上发生了改变,这里的“老”不再表示“很、非常”的含义,而是转变为表示“总、总是”的含义。在另外一些句子中,替换“老”之后,“老”的程度副词属性不变,但前后句中的对比差异则不那么突出了。

那小姑娘审美也真是不行,那脸画的花花绿绿的,跟京剧脸谱似的,就那样还老多人追呢,你说你跟她比差啥?

将“贼”替换成“老”之后,原来的客观评价升级为说话人主观情绪上的强烈不满,言语重点放在转折之后的“老多人追”上,与常规认知之间的对比感被弱化。综上,“贼”相较于“老”在某种特定句式中,隐含了一些对比信息。

(三)主观性强弱差异

“老”和“贼”都具有强化事物某一性状特征的语义趋势,但是这种强化所附着的主观性是有明显的强弱差异的。总的来说,就是“老”附着的主观色彩要比“贼”附着的主观色彩强烈的多,“贼”的普遍情况是程度加深,但“老”在一些语境中则是程度过头。

(12)张楠:我寻思再研究研究你妹妹那事呗,行不行,人家我们同志对她印象老好了。

(13)杨总:离老远就听着你们搁这唠嗑,能不能好好干活。

(12)中“老好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但张楠想要尽力撮合两人,这个受到“老”修饰的“好”一定尽可能的靠近较高程度,并且说话人情绪激动,有一定夸张成分。(13)中“老远”到底有多远无法估算,但实际上能听到对方说话内容的距离并不能构成“老远”的概念,这里也是夸张了的,为了突出说话人的不满情绪。以上三个句子在被“老”修饰后,都或多或少在原有的基础事实上加深了情感的主观性,这种强烈的感情倾向能够直接传递给听话人,以达到情感层面的共鸣。

(14)张百鑫:昨天洗了一天衣服,贼累,今天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15)张楠:欸,我跟你说,那小姑娘贼招人稀罕,大眼睛跟玻璃球似的锃亮,小嘴儿才甜呢,一口一个姐姐、姐姐的叫你。

(14)中“贼累”表达的是“很疲惫”的一种客观状态,其“累”的程度限定在“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的范围内,没有无限制的夸大。(15)中“贼招人稀罕”表述的是“很讨人喜欢”的一种心理评估,其“讨人喜欢”的原因是“眼睛漂亮、嘴甜”,这种“讨人喜欢”是基于一种事实而存在,所以也可以定性为客观评价。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贼”在修饰的过程中,语义重点均放在对客观事实、情感、状态的描述上并附着可把握的、有限制的主观倾向。将“老”与“贼”放在同一语境中,这种对比更加突出。

A.昨天那电影老好看了,我注意力全程高度集中,水都没顾得上喝。

B.昨天那电影贼好看,我注意力全程高度集中,水都没顾得上喝。

A句中“老好看了”明显附着着说话人愉快、急于与他人分享的主动情绪,而B句中的“贼好看”只是客观陈述这部影片的精彩程度,其“好看”程度的标准是“水都没顾得上喝”,这里的评论意味更浓。两相比较,副词“老”的主观性比“贼”的主观性要强烈的多。

三、语用搭配的对比分析

“老”和“贼”在感情色彩的表达上并无太大差异,均可表示褒义、贬义及中性。

A.老激动了\老烦人了\老捧场了\老厚了\老轻了

B.贼满意\贼厉害\贼闹心\贼得瑟\贼短\贼少

但在语体色彩上,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异的,由于副词“老”的传诵率较高,社会普及面较广,已从传统修饰日常、生活化词汇升级到修饰一些严肃、正式的词汇,甚至可以出现在报刊文章中,如“老恢弘了、老磅礴了、老愤慨了”。但“贼”的使用情况较“老”相去甚远,一般只出现在口语表达中,习惯上也不与标准、正式的形容词搭配。

*贼悲凉、*贼庄重、*贼肃穆、*贼愤慨

这样的搭配在语法和语义表达上均是成立的,但从搜集到的两百多条语料来看,无一例是与严肃形容词进行搭配的,可能是受限于“贼”本身强烈的口语色彩,两者之间的搭配不协调,导致我们没有这种使用习惯。

四、小结

以上是“老”和“贼”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差异,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把目光只集中在“长春市”一地,语料搜集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导致最终得到的结论可能不是很完备,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猜你喜欢

语料主观副词
后印象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短句—副词+谓语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对立与存在
副词和副词词组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