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缺失及对策探究
2017-05-06李晶
李晶
摘 要:体育是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途径。但体育之所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和其积极向上的拼搏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有着紧密联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最为紧要的任务。本文则主要分析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缺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多元体育教学方法、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加强人文精神对策,望给予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人文缺失;教学;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发展和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然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较为落后。尤其大学体育教学,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在课堂中过于注重对体育技能的示范以及单纯理论知识讲解,忽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致于部分学生极度缺少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影响整体素质。
1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缺失
1.1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受教育主体的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过程。但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根本没有专业的教材,教师在课堂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因为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为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运动,因此体育教学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素质以及缺乏对学生人文关怀。
1.2教学目标缺少明确性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教材呈现的知识充分让学生加深自我感悟和提升。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讲或模仿,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更不知从何谈起。
1.3校园文化建设较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都不重视大学体育教育,导致高校体育文化较为落后。一般高校的体育活动最集中的就在每年的运动会,但运动会程序十分简洁,参加人数少,运动项目有限,再加上学校也灭有特别鼓励学生参加运动会,长期以往导致校园文化现状不容乐观。
2加强大学体育教学人文措施
2.1运用多元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关。如大学体育教师在讲解田径知识时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科学优化教学内容,使田径理论能很好地结合实践,促使学生投入到田径运动技能学习中。尤其在学习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生活化、竞赛化、情节化等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某大学体育教师在讲解100米加速跑和途中跑教学练习过程中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接力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再例如某体育教师就在田径跑步教学中采用反应追逐跑游戏,增强教学灵活性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田径的乐趣。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掌握能力。如仰卧起坐新做法;如盘腿仰卧起坐;学生双腿交叉盘起仰臥,之后用左手触碰右脚右侧地面并来回左右交换。如V型仰卧起坐;学生两腿伸直分开约60°,其脚尖勾起,仰卧起坐后用左手触碰右脚并来回左右交换。而俯卧撑新做法分为移动俯卧撑和俯卧移动双手,其中前者学生成俯卧姿势准备,先做一个俯卧撑后双手伸直向双腿处移动,此过程要求双腿不能弯曲,当移动到极限后再向前移动至俯卧姿态做一个俯卧撑。后者则为学生做俯卧启示准备,双手并拢支撑,左右手在练习中依次向两侧移动,之后双手再依次移回原位,双手移动幅度越大越好且移动中保持水平。加强个别指导和改进训练方式,最终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自信心。
2.2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情感
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仍坚持师本教育,课堂依旧被教师主宰,任何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课前设计步骤开展。但不得不指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学生能力水平发展和自主性发挥。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个体差异性、实际学习水平并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驱动下合理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学什么内容,怎么学,更应考虑学生在学习后是否会产生积极作用。将学生需求放在首位并根据其兴趣、需求、爱好选择和其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要从体育教材的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中挖掘出其潜在的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等各种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即该主体有克服问题的能力,也是个性与差异并存的人。所以教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多组织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过程中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例如某大学体育教师在讲解“中长跑”一课时,当讲解完中长跑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后就组织小组竞赛等体育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中长跑知识理解,也让学生在游戏中发挥主体性,提高自主锻炼能力,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更达到体育锻炼目的。
2.3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要延伸到课堂外,不能只单单局限于课堂之中。所以有必要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加大校园体育设施建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当中。必要时还可建立不同形成的俱乐部和社团。其中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围绕“健康”和“以人为本”两个核心应运而生且获得较好的效果。该教学模式是从体育大课程观念出发,将群体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四大训练机制均纳入体育课程之中,极大保持课余锻炼和教学活动的连贯性,最重要是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形成贴切学生运动需求、身心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教学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结语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要坚持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丽华.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缺失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441,444.
[2]陈剑锋.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缺失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5):70.
[3]于洪涛.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缺失及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2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