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史话
2017-05-06马莎
马莎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统一的法律、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有环钱、刀币、铲币等,而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朝建立后,废止了六国旧钱,在秦国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铸成方孔圆形的秦半两钱流通于世。秦半两的使用结束了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也开启了方孔圆形钱币的先河。
“秦半两”青铜币以“方孔圆形”为造型,这种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内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当然,也有人认为,方孔圆形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是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形式。钱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由秦国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故称之为“半两钱”。
秦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从“秦半两”开始,奠定了“方孔圆形”的古钱币造型。从此,“方孔圆形”钱币成为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但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很乱,民间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钱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就导致了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相当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于是,西汉朝廷开始币制改革,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严重后果,汉武帝刘彻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6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通行三铢钱,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又开始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和制都有一定的规定,一枚五铢重,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由此诞生。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需求。西汉时期的五铢钱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對货币铸造权的集中。在历经王莽篡汉乱世后,到了东汉,于建武十六年,汉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曾中断的五铢钱制。货币的修整,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其后的朝代中,五铢钱经过各种改革,依然使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至开皇五年,隋五铢成为国内统一的法定货币。直至唐朝开国以后,流通了720年的五铢钱才退出了钱币的历史舞台。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秦半两钱
从秦惠文王二年初(前336年)起算,至秦灭亡(前206年),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130年。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很广,东起山东、江苏,南抵广州,西至河西走廊,北达内蒙,甚至到达了辽东半岛。可以说,秦半两钱是当时全国通用的货币。《史记·平准书》载:“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汉五铢钱
“五铢”是中国一种古铜币,上刻有“五铢”二字,表明钱重五铢,故名。铢,古代重量单位。《中国古代度量衡》记载,汉代一两为15.6克。汉一两为24铢,因此,一铢为0.65克,五铢就是3.25克。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蜀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朝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古钱币。
上林三官五铢钱
西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后,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上林三官五铢钱”中的 “上林”是指长安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5县县境,纵横三百里;而“三官”指是汉代主持铸币的官员,即钟官、技巧、辨铜三官,由他们所铸、规格整齐的五铢钱,是考古学与钱币学上重要的分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