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7-05-06吴凤敏胡艳郑稚棚

科技资讯 2017年7期
关键词:产业战略经济

吴凤敏+胡艳+郑稚棚

摘 要:2015年重庆两江新区确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推动建立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开展探索”的新目标,因此如何进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与质态,让重庆两江新区在西部新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产业发展关键。该文基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相关规划、专题资料等,构建了新区产业发展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提出未来两江新区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新区发展规划、产业引入和空间落位提供决策性依据。

关键词:两江新区 产业 经济 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21-03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Wu Fengmin Hu Yan Zheng Zhipeng

(Chongqing Geomatics Center ,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 The new Development goal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is to make important convergence point betwee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and explore new supervising model of inland port. It is certain importan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at how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new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planning and other materials. The result provides suggestion for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hongqing Liang Jiang New Area.

Key Words: Liang Jiang New Area; Industry; Economic; Strategy

經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1]。重庆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加快互联网经济建设进程,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并驱[2]。

重庆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为重庆两江新区确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推动建立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开展探索”的新目标。重庆两江新区肩负着“内陆开放示范、西部开发先行、综合改革实验”三大历史使命,它的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内产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发展[3-5]。如何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与质态,让重庆市在西部新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两江新区发展的关键。

该研究基于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布局及相关规划、专题资料旨在:一是构建新区产业发展分析框架、指标体系等;二是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提供新区发展规划、产业引入和空间落位的决策性依据。

1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总体概况

回顾“十二五”期间,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重庆市,两江新区GDP增速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级新区GDP总量相比,两江新区排名靠前,但人均GDP相较其他新区较为落后。此外,地均GDP整体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反映两江新区的发展程度和经济集中程度趋势较好。5年来,两江新区在产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优势支柱产业逐渐发展壮大,集聚度明显提高,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全球重要的笔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型服务业生机蓬勃,促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形成,支撑了新常态条件下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1.2 产业落实

两江新区规划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长江上游金融核心区初现雏形;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物流巨头为两江新区带来新动力;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定位落实情况与预期发展规划存在一定差异或还未得到完全发展。

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分布情况与规划存在差异。汽车产业主要布局于龙兴和鱼嘴组团。截至2015年底,约30%汽车产业企业位于北部新区,约30%位于渝北空港工业园,约10%位于两江新区鱼复直管区,其余少量企业分别位于渝北台商工业园、同兴工业园、两江新区水土直管区,规划中的龙兴组团汽车产业还未得到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不稳定,目前基本完成规划布局。电子信息产业拟在两江新区水土片区西北侧、空港组团发展布局,截至2015年底,约35%位于渝北空港工业园,约35%位于两江新区水土直管区,其余部分零散分布于渝北台商工业园、江北港城工业、同兴工业园区和北部新区,与规划基本相符。

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趋势回落,布局范围超过规划范围。高端装备产业2014年发展势头迅猛,完成27.7%的增长,2015年不增反降,下降0.2%。高端装备产业拟在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果园港西侧,郭家沱聚集区以北建成果园港西区装备制造园。 截至2015年底,高端装备企业主要分布在北部新区、江北港城工业园、渝北空港工业园、同兴工业园、两江新区鱼复直管区,比规划的龙盛片区定位覆盖范围更广。

云计算产业已取得一定发展,促进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已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南端建成,云计算基础设施项目已陆续入驻,基本与云计算产业规划布局相符。

1.3 产业结构

得益于重庆市优良的工业基础以及两江新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两江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结构,较为合理。

两江新区的产业规划中农业占比很少,已有农业结构中,多为一些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缺乏利用现代高端技术所建立的现代农业开发区以及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区。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其发展速度快于新区GDP发展速度,但传统工业占比较为突出,新型产业工业发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和提升。第三产业呈先下降后回升,高端现代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以增强新区竞争力。第三产业在2012年出现低谷后,2015年大幅上升至46.9%,对经济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服务业营业收入前100名企业中占比超过传统服务业,但创新发展动力仍需强化。

1.4 创新实力

两江新区以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创新中心”为定位,大力开展创新创造建设。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逐年增加,政府及企业对高新技术投入力度也逐年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逐年增长直接带来了新区创新收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幅远远高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支出。

新区高新企业个数及发明专利数与上海浦东新区相差较大,突出了两江新区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创新力度不够。区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幅跟不上试验支出增幅反映了其高新技术试验研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企业实验研究模式应得到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如图1)。

2 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2.1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发展

两江新区围绕“八园”(保税加工贸易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服务贸易产业园)集聚区,培育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空间载体。择优选择农业资源要素聚集的地区,规划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形成集育苗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和观光旅游于一身的农业产业链。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每个园区3~5个主导产业,每个组团1~2个主导产业,避免到处分散、杂乱无章,提升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壮大新兴制造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務业,加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从完善区域功能出发,实现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和一体化科学发展。

加大绿色制造示范。依托物联网构建重要污染物监测网络,对高污染产业进行能源智能化检测、控制、预警,推动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建设智能化绿色制造示范工程。完善公共环保设施。加强园区污水、废气、固废处理等公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做到达标甚至高于国家标准排放,“十三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以上。强化绿色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降低工业生产用水量,达到“十三五”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

2.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引导政企加大

在战略高度上规划西部自主创新中心,优先发展金融平台、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配套功能。围绕“311”产业体系,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立研发公司;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建设一批以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重点的研发中心;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和人才集聚高地。完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平台,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城、水土、龙兴和鱼复等高新成果转化基地。引导企业通过政府引导、扶持等手段加大新区研发持续投入力度,力争R&D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3.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翻番。

2.3 坚持规划布局,联动区域发展

按照延伸产业链和集聚产业的内在要求,两江新区应强化与重庆城区及周边协作配合以及功能联动,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在两江新区内部,落实“1+3”管理模式,减少行政区域之间的摩擦,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加强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融合,以都市功能拓展区及城市发展新区为重点,加速传统工业生产提档升级;加强与四川和陕西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打造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合作,串联长江流域的重庆、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共建长江流域经济带。

参考文献

[1] 李琳,徐烈辉.论经济全球化下的 西部产业发展战略抉择及实现途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60.

[2] 唐伯明,万宇, 张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视域下的重庆对外开放通道[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17(2):4-6.

[3] 薛芬,王桂林.重庆建设两江新区的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1):31-33.

[4] 丁卫.重庆两江新区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史文中,秦昆,陈江平,等.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J].科学通报,2012,57(24):2239-2248.

猜你喜欢

产业战略经济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