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行为观察的关键技术要求

2017-05-06李思娴林举卿李蔓思邹孟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儿童

李思娴++林举卿++李蔓思++邹孟换

【摘要】客观性、细节性、关系性、情绪性和线索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五种关键技术要求。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儿童;行为观察;关键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21-04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观察和评价儿童行为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借助照相机、录音笔和录像机等工具,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随机或者系统的观察、记录,从而发现儿童心理活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本文拟对儿童行为观察的关键技术要求进行梳理分析。

一、客观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核心技术要求

观察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八、十九世纪,提德曼和达尔文就以观察法记录和分析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他们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著作《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一个婴儿的传略》。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通过观察和系统分析,研究了儿童的智力发展特点,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到了1910年,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其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使用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要关注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为了使观察法更加客观,行为主义研究者设计了时间抽样法、事件抽样法等观察方法。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与普及,为观察法客观性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研究者开始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观察新生儿的肢体运动速度,使用声频和视频软件分析儿童的哭声。观察法的客观性水平迅速提升,使其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也被广泛使用。〔2〕

从观察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客观性是对这种研究方法的核心要求。在日常的儿童行为观察中,客观性同样是核心的技术要求。要做到客观观察儿童,教师应当准确区分“观察”与“解释评价”的不同。“观察”是客观记录,“解释评价”是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观察者自己的已有经验作出判断。观察需要“看到什么记录什么”。在下列的案例1中,下划线部分是教师的解释评价。显然,只通过白描性记录,我们很难得出“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等结论。观察者的主观判断需以客观的观察记录为基础,以确保观察的客观性。

案例1:在沙水活动区,小诺拿着水桶和铲子在堆沙堆。开始的时候,他站着把小桶里的沙子从高处往下倒,他说他要堆一个很高很高的沙堆。他重复做这个动作,但沙堆并没有明显变高。

过了一会儿,他捡起旁边的鹅卵石,把它埋进沙堆顶部。他又蹲下来,在沙堆的底部继续倒沙子,如此反复操作。一个小朋友走了过来,往他的沙堆上倒了些水。小诺一边生气地说:“不要弄湿我的沙子”,一边蹲了下来,用手压了压那些有些湿的沙子。

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在探索水与沙的关系,他的游戏其实很复杂。可是他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游戏中没有合作,二是与同伴出现了语言冲突。(华南师范大学李晓琳等同学提供的案例。)

在观察儿童时,教师应当注意不要受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干扰。首因效应是指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之后,倾向于用这一印象去推论这个人的其他各种行为。例如,在幼儿园观摩活动中,有一个小女孩有礼貌地向客人老师打了招呼,那么客人老师很可能认为这个女孩子是很有礼貌很友好的。这种主观效应若不加避免,会影响观察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观察者容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这个女孩子的其他行为作出不一定客观的解释。

二、细节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基础技术要求

观察的时候如能注意到细节,并且客观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则有利于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儿童,从而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作出判断。如果只从案例2的描述看,教师可能会认为小晖是一个内向的、游戏水平不高的儿童。而因为案例3中加入了许多细节的记录,所以小晖的形象变了,教师发现他其实很关注同伴的游戏,正在准备加入游戏。虽然案例3并没有作出解释评价,但细节的描述为教师的观察判断奠定了基础。

案例2:小晖一个人坐在桌子的一角,玩了一遍白雪公主拼图游戏(约3分钟),然后把材料放回原处。接着他去拿了“迷宫”材料,一个人玩了5分钟左右,然后也把材料放回了原处。再接下来,他走到语言区门口观望了一会儿(约1分钟),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教师见状后问他:“你要不要去建筑区玩玩?”小晖没作出回应,但跟着教师来到了建筑区。小晖脱下鞋子进入建筑区,但只在外围走来走去,并没有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去。后来,教师带着小晖一起搭起了房子。

案例3:小晖一个人坐在桌子的一角……再接下来,小晖又走到语言区门口观望了一會儿(约1分钟)。语言区的小朋友正在玩“熊宝宝睡觉”的角色游戏。小晖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作任何交流。教师见状后问他:“你要不要去建筑区玩玩?”小晖没作出回应,但跟着教师来到了建筑区,不过他还是不断回头瞥向语言区。小晖脱下鞋子进入建筑区,但他只是在外围走来走去,看小朋友搭建轨道和桥梁,有时还会停下脚步看,但没有参与到小朋友的活动中去。过了一会儿,教师走过来,带着小晖一起搭起了房子。(华南师范大学吴水清同学提供的案例。)

掌握描绘细节这一儿童行为观察的关键技术,需要观察者进行自我修炼。具体来讲,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观察前最好对儿童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包括对儿童特定发展阶段心理与行为特点等的了解,还包括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相关行为表现的了解。对儿童的了解越多,在观察时就越能抓住儿童的行为细节。在这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产品,如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作辅助记录,通过场景还原等方式,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细节。

三、关系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难点技术要求

儿童是在与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3〕教师在观察儿童行为时应当注意观察儿童与教师、家长、环境之间的互动。例如,从案例1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与同伴和环境发生了交互作用;在案例3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与同伴、教师和环境发生了交互作用。其中,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般比较明显,而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时比较隐蔽。环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这些维度有时会被观察者忽视。例如,案例3中,小晖站在语言区门口约1分钟。他为什么要在门口观望,没有立刻进入语言区呢?这是因为语言区儿童正在玩角色游戏,小晖在观察小朋友在玩什么。如果教师忽略了环境中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则会忽视小晖的主动性。

关系性强调教师在观察儿童行为时要注意观察行为发生时的关系,包括与人、与物、与环境的互动,也就是说,要把“关系中的儿童”和“与儿童的关系”都记录下来。这需要教师观察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难度颇大。为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记录,还可以采用做流程图的方式来把握关系。所谓流程图,是指教师在观察时利用草图简单绘制出与儿童行为发生过程相关的各种要素及环境布局,从而完整记录儿童行为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关系,以便为之后的分析提供方便。根据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为了翔实地再现观察中的各种关系,观察者需要在观察过程中运用想象、自我指导、注意力集中等技术来进行自我控制,〔4〕从而避免受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影响。观察者可以通过制定计划、设定目标、执行计划以及自我指导这四个步骤来监控自己是否在观察过程中兼顾了客观性、细节性与关系性,以提升儿童行为观察的水平。

四、情绪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重要技术要求

在儿童观察中,观察儿童的行为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对儿童情绪的观察。对儿童情绪的观察,有助于分析和评价儿童的心理活动。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可以直接使用情绪词汇来记录儿童的情绪,如“他有些生气地说”“他害怕起来”等,也可以使用相关行为词汇来间接反映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回头瞥向语言区的小朋友”等。在案例4中,比起教师的帮助,刚刚更需要教师的安慰,因为他很难过。在案例5中,刚刚不仅需要教师的安慰,而且需要教师帮忙解决问题,因为他既难过又焦急。

案例4:3岁的刚刚哭着跑过来,难过地对我说:“老师,他把我的球拿走了。”

案例5:3岁的刚刚哭着跑过来,焦急地对我说:“老师,他把我的球拿走了。”

掌握有关儿童行为观察的情绪性技术,还要求教师意识到,儿童的内隐情绪状态与外显情绪表达往往会不一致。例如,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儿童,他的内隐情绪是委屈,而外显情绪状态很有可能是愤怒。儿童还可能会通过一些自我调节行为来缓解内心的消极情绪,例如害怕的时候会蒙上自己的眼睛。此外,儿童的情绪表达还会受人际关系的影响。例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把汤洒到衣服上,在有成人关注的情况下,儿童也许会表现出害羞的情绪,而在没有人关注的情况下,儿童常常会表现出内疚的情绪。〔5〕在观察儿童时,常会发现儿童在尝试掩饰真实情绪。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为了得到积极结果,避免消极结果。例如,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新入园的小朋友会忍住眼泪不大声哭闹。二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例如,3岁的佳佳尿床了。他偷偷把被子掩好,没有告诉妈妈。妈妈发现后问他为什么尿床了,他用责备的语气怨妈妈没有在睡前提醒他小便。三是为了维持与改善人际关系。例如,丽丽收到阿姨送的礼物,虽然不喜欢,但会在阿姨面前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四是为了遵守社会规则与习惯。例如,贝贝摔倒后强忍疼痛,虽然眼泪已经在打转,但忍住没有哭出来。他说这是因为男子汉不能哭。〔6〕兼顾儿童的外显情绪表达与内隐情绪需要,有助于教师掌握情绪性这一关键技术。

五、线索性是儿童行为观察的系统技术要求

在儿童行为观察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线索观察,能系统反映儿童的已有经验、儿童遇到的困难、冲突和矛盾以及儿童解决困难、冲突和矛盾的全过程。儿童行为观察中的逻辑线索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时间线索,如按照入园、早操、集体活动、午餐、餐后活动的线索观察儿童的一日生活。二是事件发展线索,像案例1那样遵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脉络观察记录。三是地点变化线索,如案例3那样,根据地点变化线索观察小晖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境线索来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例如案例6(见后),是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观察儿童和家长的行为表现的。五是按照主题线索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如通过语言、动作、注意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去观察一个3岁幼儿的发展水平。

案例6:家长开放日,强强的班级在开展美工活动。活动中,强强要用刷子粘白胶,可是刷子在小如手上。强强伸手就要过去抢。这时强强的妈妈微笑着对强强说:“别急,等一下,等她用完你再用。”强强马上就收回了伸出的手。强强的爸爸一直在从各个角度录像。强强开始认真地粘贴东西。

粘完之后,需要用马克笔画线条,然后用蜡笔涂色。可强强一直在用马克笔画线条。强强的妈妈坐在旁边,并没有要求强强用蜡笔涂色,而是拿出了另一台摄像设备开始给强强录像。一直到美工活动结束,强强都没有用蜡笔涂色。(华南师范大学许彤琳同学提供的案例。)

掌握儿童行为观察的关键技术要求,需要对儿童发展有深入的了解,既包括对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了解,又包括对儿童兴趣的关注。教师如能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知識的积累,则有助于提升自己观察儿童行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思娴.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3.

〔2〕中澤潤,大野木裕明,南博文.心理学マニュアル観察法〔M〕.京都:北大路書店,1997:4.

〔3〕MAGNUSSON D, STATTIN H. The person in context:A holistic-interactionistic approach〔M〕//DAMON W,LERNER R M.(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6th ed.Hoboken,NJ:Wiley,2006:400-465.

〔4〕ZIMMERMAN B J.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An overview〔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1(2):64-70.

〔5〕〔6〕SAARNI C,CAMPOS J J,CCMRAS L A,et al.Emotional development:Action,communication,and understanding〔M〕//DAMON W,LERNER R M.(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6th ed.Hoboken,NJ:Wiley,2006:226-299.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